农村生态金融创新的探讨

摘 要:目前中国金融业存在着金融服务结构单一、效率低下,金融资源配置失衡,金融风险控制薄弱,银行不良资产累积等一系列问题。随着中国经济转轨的不断深入,金融风险的产生、聚集和爆发又出现了新的变化,诸如商业银行改革的艰难,利率体系调整结构的复杂和资本市场发展的沉重。这些问题决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因此,要切实解决我国金融业的问题,提高我国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不能只着眼于局部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必须着眼于整个市场体系的农村生态金融创新发展。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关键词:农村金融 创新 动力机制   一、金融生态的内涵   金融生态中的“生态”概念是对生态学的生态概念的借用,整个“金融生态”是个仿生概念,它是社会科学概念的“金融”和自然科学概念的“生态”的结合,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各种金融要素(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服务、金融法规等)为了更好的生存和长远的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以及金融要素之间密切关联、互相制约、相互作用,彼此通过货币资金的融通、利率和汇率的调整、风险的度量和化解、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风险与受益的转换等行为,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金融生态包括生态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复杂连环扣,金融生态中任何一个环节功能不畅,都可能影响整体的良性循环和运行效率。   二、建设创新金融生态的意义   加强金融生态建设,有利于促进金融业的发展,提高金融企业竞争力。我国经济尚处于转轨时期,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以及企业违约因素比较复杂,有不适当的行政干预,有法制不健全、执法不严格的影响,有客户质量和行为方面的影响,还有其他更为复杂的体制因素。这些因素大多与金融生态的外部环境不健全有关。加强金融生态建设,有利于建立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长效机制,提高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质量,更好地发挥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

论文网   加强金融生态建设,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实力。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有效投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流动取决于金融生态,这是资金按市场原则自由流动规律的结果。经济运行的市场化程度越深,金融生态对区域间资金流动的决定作用就越明显。金融生态好,商业评级就高,在资金调度、信贷规模或授权授信时,就会产生倾斜,就会有更多资金向这个地方流动,形成资金聚集的“洼地效应”,从而促进经济更快发展;反之,则会引发资金的外流,削弱一个地方经济的竞争力。   加强金融生态建设,是维护金融系统稳定、防范金融风险的关键,是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它关系经济发展全局,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对外开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农村金融生态创新的动力机制   农村金融生态制度是一个不断演进的制度变迁创新过程。由制度经济学可知,制度变迁创新是通过极为复杂的规则、法律、标准和实施的边际调整来实现制度设立、替代、转换交易的过程,而促使这一过程发生的动因既有微观方面的,又有宏观方面的。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一)微观层面的动力机制创新   根据制度变迁创新理论,制度变迁创新的动力是预期净收益大于零,而影响预期收益的根源在于相对价格和偏好的变化。相对价格的变化又包括要素价格比率、信息成本和技术等的变化。基于此,农村金融生态制度的动因在于农村资金供求关系的变化、利率的变化金融交易方式的变化以及农村居民投资收益、储蓄偏好的改变等。(1)相对价格的变化。在农村金融领域,当金融市场中各种金融产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时,农村货币资金的供求和流向、存贷款利率、金融机构经营方式和利润水平、同业拆借利率等都会跟着变化,从而产生重新缔约和重新制定规则的需求。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相对价格的变化会影响农村居民和企业的预期收益和成本,进而导致金融制度为利益协调所做的变迁创新。(2)信息成本的增加。随着农村金融的不断发展金融交易中信息不完全、不对称现象日益严重,由此产生的不确定性、风险明显增加,即信息成本增加。于是,金融组织和个人、企业就会想方设法通过制度创新来降低信息成本。因此,信息成本的增加将会导致原有的高信息成本下的旧制度被新制度代替,而这种新制度将大大降低信息成本。(3)技术的变化。技术变化的最大作用在于增加制度创新潜在收益的同时,还降低了制度创新成本。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了金融工具、产品的推陈出新,使得金融组织在增加业务空间和利润增长点的同时,还规避了金融监管。于是,国家为了增加监管力度,往往要对金融制度进行相应的变革和创新。(4)偏好的变化农村居民对于投资收益和储蓄的偏好,往往受自身收入水平、金融产品多样化、投资方式、利率水平等经济因素和其他社会文化因素影响而更趋合理化,并使得农村金融生态制度中的非正式制度受新的信念、道德标准、信用观念、消费方式等影响而发生变迁。 毕业论文   (二)宏观层面的动力机制创新   (1)金融供求均衡化。农村金融活动的目标是满足农村社会对货币资金的供求需 要,即在储蓄者和投资者之间实现资金的合理流动。主流经济学指出,市场机制是实现供求均衡的最有效方式。但往往存在市场失灵的现象,需要政府进行调节。金融制度作为市场机制的补充,常常出现不稳定性,需要不断调整、创新,从而达到资金供求均衡的目标。(2)金融运转效率最大化。农村金融运转效率最大化主要是指农村金融交易主体在交易过程中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制度的存在就是为了润滑交易摩擦,使交易顺利进行,并且能大大降低交易费用,而交易费用是交易主体收益—成本函数的关键变量,因此,农村金融组织制度、市场制度创新等都是金融交易过程中为降低交易费用,进而增加净收益而发生的。(3)金融交易公正化。农村金融交易的公正化是保证金融交易双方利益、维持正常交易秩序的制度安排,尤其体现在政府推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之中。不管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金融交易中的不公正现象随处可见,如信贷发放的条件、。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