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HIF1α真核表达质粒转染成骨细胞的条件优化

作者:陆蕴松 刘光耀 高忠礼。

【摘要】 目的 优化重组低氧诱导因子(HIF)1α真核表达质粒转染成骨细胞的条件,为进一步检测重组HIF1α真核表达质粒成骨细胞功能的调控作用提供基础。方法 将连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重组HIF1α真核表达质粒转染成骨细胞中,应用不同量的质粒脂质体转染24 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计算转染效率。结果 在24孔培养板中,转染24 h后10 μg质粒和5 μl脂质体的条件下转染效率最高。结论 通过对转染条件的优化,可提高转染效率

【关键词】 重组低氧诱导因子;成骨细胞

低氧诱导因子1(HIF1)是缺氧条件下的一个重要的氧依赖转录激活因子,在低氧状态下对成骨细胞有促进成骨功能,其对骨折愈合的功能调控都是在低氧环境下实现的〔1〕。采用脂质体介导的重组HIF1α真核表达质粒转染成骨细胞,其转染效率可因脂质体质粒量的不同而有差别。本研究旨在优化重组质粒转染成骨细胞的各种参数以提高转染效率,为下一步研究重组质粒成骨细胞功能的调控提供研究条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重组质粒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HIF1α由本实验室构建〔2〕,DMEM培养基和OptiMEM购自Gibco公司,胎牛血清购自Hyclone公司,胰蛋白酶购自Difco公司,Ⅱ型胶原酶及Lipofectamine 2000购自Invitrogen公司。

1.2 方法。

1.2.1 重组质粒的制备 应用上海博亚公司质粒提取试剂盒提取。

1.2.2 成骨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将4只1~3 d龄的Wistar大鼠,引颈处死,放入75%乙醇中浸泡2 min。无菌取颅盖骨,置于含有PBS液的培养皿中,尽量剔除附在颅盖骨上的血管和结缔组织。加入2 ml的(0.25%)胰蛋白酶,于37℃气浴振荡,预消化20 min后终止消化,PBS液清洗。再将颅盖骨剪成1 mm×1 mm 碎块,加入2 ml的0.1%Ⅱ型胶原酶,37℃气浴振荡消化1h,终止消化,液体移入另一离心管,1 500 r/min离心10 min,弃去上清液,沉淀即为成骨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重悬,吹打均匀,接种至培养瓶。37℃,5%CO2饱和湿度下培养24 h后换液,以后每3 d换液1次。待细胞长满后,用0.25%胰蛋白酶反复消化传代以提高成骨细胞纯度。

1.2.3 成骨细胞的鉴定 碱性磷酸酶(ALP)染色观察(本实验采用改良的钙钴法),将成骨细胞以适合密度接种内置盖玻片的6孔培养板内,待细胞铺展均匀后,以90%乙醇固定10 min,水洗,将涂片放入孵育液(临时配制,孵育液成分为:2%甘油磷酸钠25 ml,2%巴比妥钠25 ml,蒸馏水50 ml,2%氯化钙5 ml,2%硫酸镁2 ml,氯仿5~8滴)中,37℃孵育4 h。再水洗。用2%硝酸钴溶液作用5 min,流水充分洗净多余的硝酸钴,浸入1%硫化铵溶液中2 min。流水冲洗,待室温干燥,甘油明胶封片。自然干燥、封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成骨细胞

1.2.4 细胞转染条件优化 以3×104/ml的密度将成骨细胞接种到24孔板上的9孔中。细胞达到90%~95%融合开始转染溶液1:200 μl无血清培养基分别加入3、5、10 μl的Lipofectamine 2000温育10 min;溶液2:200 μl无血清培养基分别加入3、5、10 μg质粒。将溶液1与溶液2混合成溶液3,室温放置30 min。用无血清培养基冲洗细胞,加入适量无血清培养基。将不同含量溶液3的混合液逐滴加入9孔中,摇动培养板,轻轻混匀。在37℃,5%CO2中作用6 h。更换含有血清的全培养基,在37℃,5%CO2中培养24 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率

1.2.5 转染效率测定 应用荧光显微镜,在可见光先固定一个视野,计数细胞总数,然后换成荧光下计数能发出绿色荧光细胞。能发出绿色荧光细胞数与总细胞数之比即为成骨细胞转染效率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