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活化教学模式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生活化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发展导向。

分析了初中物理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以及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巧用生活化课程导入、适用生活化课堂教学、善用生活化课后训练等方面,提出了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策略。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模式;初中物理;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ki.16723198.2018.02.086   物理知识与人们日常生活实践的联系非常紧密,大量的物理现象就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大家每时每刻会自觉不自觉地应用到物理现象,解决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初中物理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基础阶段,由于他们的知识积累和社会阅历还不够丰富,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而生活化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就成为当前物理教学的重要发展导向。

生活化教学模式融入初中物理教学,是通过选择合理的联系点与切入点,把通俗易懂的生活知识生活体验融入抽象的初中物理知识学习中,以增强学习的实践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生活化学习生活化统一过程中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初中物理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   1.1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初中物理课程改革中强调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式、教学模式,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激励和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是教师通过“授之以渔”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将他们日常的生活体验运用到物理知识学习过程中,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运用物理知识;激励学生主动联系生活实际来学习初中物理,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也能够将所学到的物理知识巧妙地运用到生活中,有助于提高生活能力。

物理教学生活化提升了学生整体的科学素养,也提升了学生的生存能力以及生活能力,充分体现出教育促进发展、以人为本的理念。

1.2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初中物理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能够主动学习的主要动力。

教师将充满多样性的生活化知识引入到枯燥乏味的物理知识学习领域,会刺激学生的探索求知欲望与学习兴趣,并不断激发他们从生活化物理知识当中发现新的知识,形成对物理理论的自主性探索。

借助物理知识生活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索欲望,渐渐转变为持续学习的内在动力,最终“梦想照进现实”,实现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提升。

1.3有助于学生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初中物理知识一般理论性较强,对于初中生来讲学起来比较抽象枯燥,不易于理解和把握。

教师教学时联系学生周围息息相关的实际生活经验,就大大降低了他们学习物理知识的难度,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他们能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式记牢很多知识点,并以点带面,形成系统的学习

同时,理论又能应用于实践。

回归到日常生活中,学生又会将运用所学的物理理论对身边经常接触到的问题进行探索,进一步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让学生充分体会、领略物理这门学科的无穷魅力。

2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倡导教学生活化,通过导入生活实际与物理知识密切关联,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知识的能力,并且学以致用,同时提高他们的实际生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就目前而言,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仍然存在许多需要解?Q的问题。

2.1生活化教学理念的贯彻落实有待加强   新课改重点强调了在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核心的教学理念。

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生活化教学理念的贯彻落实目前还处于初期阶段,仍然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需要逐步加以完善。

部分教师甚至没有真正理解其内涵和重要意义,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也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与方式。

同时,教学是一个互动双向、教学相长的过程,需要教师学生双方都具备生活化教学理念,组织实施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实践中,教师更多的是关注自己如何开展生活化教学,而在引导学生如何观察生活、如何把物理知识生活常识相结合做得不够。

初中阶段恰恰需要老师最大程度上引导学生去自主观察生活、了解生活,并结合物理知识学习,更多地去思考、去判断、去分析。

2.2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有待强化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传统的教育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还是主要采用“填鸭式”的灌输教学模式,重点是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以强化记忆,采取满堂灌教学和题海战术,有意或无意忽略了理论与实践、问题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显得枯燥乏味、效率低下,学生失去了对物理学习兴趣,产生抵触心理和厌学情绪。

有时即使教师联系生活实际来讲解书本上的物理知识,但是却忽略了学生在其中的主体性作用,更多的是教师“自编自导自演”,导致学生无法实际构建学习生活的联系,妨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有效发挥,这在本质上也违背了实施教学生活化的初衷。

2.3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有待提升   物理生活化教学需要相关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作为支撑,才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由于主观和客观因素的限制,生活化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仍然很大的提升空间。

首先,自制教具使用。

自制教具的制作过程有时候会很繁琐也很消耗老师的时间和精力,可是自制教具对学生更好更深入的学习物理知识是非常有益的。

借助自制教具,可以改变刻板抽象、枯燥乏味的学习环境,对学生形成更加直观深刻的印象和冲击,强化他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激发更深入学习和探索知识的欲求。

目前来看,自制教具缺乏多元化,缺乏与教材的同步性、多样性。

其次,教学实施环境。

由于教师上课课时不充分和学校的仪器设备等教学基础设施不充分等原因,导致生活化教学的实施存在很大阻碍,这在欠发达地区或广大的农村地区体现得特别明显。

最后,教学设计内容。

课堂导入形式主要采用小视频、小故事、生活事例和PPT,缺乏创新和变化;在课后作业方面,教师们还是倾向于传统的练习册和试卷,而不是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动手去操作,亲身去体会;正是由于以上因素的存在,导致了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效果短期内难以显现。

3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3.1巧用生活化课程导入   导入环节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据着基础地位,它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初中物理的课程内容很多与生活实践密切联系,在课堂一开始教师以设计有趣的生活实践案例进行课程导入,改变枯燥乏味的理论学习方式,能够吸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把握物理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摒除学习的畏难心理,提高他们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

这种联系生活教学方式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在学生产生兴趣并主动接受知识的情况下,教学效果自然会事半功倍。

教师在备课时要提前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规划,导入环节注重与常见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

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联合加以设计,带动他们积极思考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对所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最终达成理想的教学效果。

3.2适用生活化课堂教学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物理知识还是相对比较陌生,单纯的知识讲解会使课堂气氛压抑沉闷,学生觉得学习枯燥无味,缺乏兴趣和动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解某一个物理知识点时,运用生活中的案例对课堂内容联系分析,让学生通过真实感受,在脑海中将知识转化到可以理解的事物当中。

教师可以专门设计与生活相结合的教学内容,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来辅助教学,特别是在实验教学环节。

教师挖掘生活中的物理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来揭示物理规律,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的真正价值。

教师要善于?l现现实生活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以生活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去积极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训练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3.3善用生活化课后训练   首先,将作业、练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进行课后拓展探究。

教师设计物理习题和布置课后作业时,要贴近生活实际,加以多样化、多元化的设计,形成生活化和开放性相统一,课内、课外与社会实践相融合。

课后布置与生活紧密联系的作业,能够使学生在理解知识和原理的同时,进一步理解物理的实用性,进而使其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增加其自主创新能力。

这样,既能保证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巩固,又可以让学生去发现物理知识生活中的应用,进而提高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化实践活动。

教师可以定期带领学生深入到大自然当中,引导他们结合所学到的物理知识,细心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发散思维,探索到物理知识与大自然之间的奥秘。

拓宽视野,拓展广度,引导学生真真切切地走进生活、走入生产实践,充分了解物理的实用价值。

通过拉近现实生活与理论知识之间的距离,让物理教学真正地回归生活,提高这门学科的实践性,在学以致用中帮助学生理解书本上没有、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与能力。

参考文献   [1]石菊仙.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J].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2016,(5):110.   [2]郑丽芬.初中物理课堂生活化教学探析[J].中学教学参考,2016,(32):6869.   [3]常世都.浅析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7,(4):271.   [4]于淼.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现状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6.   [5]朱强.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探索[J].新课程(中学),2016,(7):2425.   [6]郑智友.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J].新课程?下旬,2016,(12):209,211.   [7]尹兆平.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教学方法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6,(3):155.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