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19:30天气预报回放【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叙事模式】

当今时代,天气与人们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

有调查显示,76.7%的社会大众认为天气资讯是相当重要的。

高达93.6%的人,以电视媒体为获得天气资讯的主要渠道。

在国内外,电视天气预报节目都很受欢迎。

BBC每天就播出56档天气预报节目

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还开办了气象频道,其收视率也很高,如美国天气频道1992年关于安德鲁飓风的报道、1999年关于Floyd飓风报道的收视率都超过了CNN海湾战争报道的收视率。

2003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系统研究所、国家统计局等机构对全国电视观众2002年收视情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天气预报”列所有电视节目类型排行榜首位,成为观众最爱看的电视节目

然而从叙事的角度看。

天气预报节目的模式单一、表达乏味、鲜有变化。

难以适应日益变化的媒介现实,也难以满足日益多元的受众需求。

同时,新媒体的不断涌现与成熟,也给电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所以,必须大力拓展电视叙事的空间,增加叙事的多样性,以便更好地开发天气预报节目的价值。

因此。

可以在叙事表达上作以下多种尝试。

一、户外式叙事      我国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叙事空间相当狭小,基本上采用室内演播室拍摄与电脑后期制作合成的模式,多年来一直没有改变。

这种叙事模式简单易行、成本不高、便于操作,但其劣势也很明显。

它限制了叙事上的多元性,使受众的视域单一化,也没有体现出电视自身的特色。

如果把天气预报节日移到户外,那么其叙事方式会立即豁然开朗。

天气本身就是变化多端的、难以预料的,天气预报节目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户外式叙事使叙事时空伸展,叙事视角开阔,叙事的多种可能性得以实现,比如,增加了全知视角与远景描述,丰富了镜头的表现力。

现在已有一些电视台作了尝试,大连电视台的《大连,你早》就采用室外直播的方式。

《东方新气象》等已经开始采用实景拍摄、记者现场播报的模式进行天气报道。

辽宁电视台的《佳妮说天气》也把摄制地点挪到了户外,其收视效果非常明显。

二、情景式叙事      目前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叙事表达还很初级原始,只是对现在和将来的天气状况作简单的描述和浅层次的梳理,其作用仅仅是信息的“传达”。

而谈不上“表达”。

即使有一些简单的户外播报。

但从叙事的可能性来看,仍然很单调。

基本上是央视模板的机械复制,因此必须进行突破。

既然天气是多样的,天气预报节目就可以采用情景式的叙事表达

受众在丰富的情景中,感受天气的多姿多彩,体验自然的神奇莫测,同时激发电视叙事的表现力,其效果当然是很好的。

而且,情景式叙事还能把复杂枯燥的天气现象与术语变得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给予受众视觉的享受,从而拉近人们与天气的距离。

因为,人们是“生活在天气之中,而不是生活在天气预报过程的理论之中”。

三、表演式叙事      表演式叙事在情景式叙事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添加了表演的色彩,使天气预报节目表达更加多样,增强了趣味性,进而开发了节目的娱乐价值,使得受众更易接受。

英国的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就认为,电视主要是一种娱乐媒体,在电视上亮相的一切都具有娱乐性。

因此,让节目叙事者在不同的天气中演绎不同的身体、心理感受。

电视直观的视觉形象传达多样的信息,以节目的娱乐特质呈现别样的精彩。

受众感同身受。

紧紧锁定天气节目

这也是娱乐经济时代媒介的自然选择。

凤凰卫视的《凤凰气象站》、上海生活频道的《新气象》等就采用娱乐的元素诠释天气预报节目,为受众提供了另一种观赏情趣与视觉享受。

四、卡通式叙事      当今时代,社会飞速的变化,高速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大的挑战,都使得人们身心疲惫、应接不暇。

但从心理上分析。

人们急切需要释放、渴望纯真。

而卡通动画就可以为他们带来心理的调适与舒缓。

有数据显示:15—64岁的4081万城市人口中,有671万人表示经常收看卡通类电视节目,占总数的16.5%。

因此,天气预报节目采用卡通动画的叙事

不仅能增加视觉感受的多样性,而且也使得人们在工作之外得以放松,回味久违的童真。

同时,卡通式的天气预报节目也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扩大节目的传播范围,增强传播效果。

例如,在一家国外公司的宣传册上,把“钓鱼指数”表现为一个钓鱼的卡通场景,以水中鱼群的数量来表示指数的等级,既形象生动,操作性也很好。

卡通动画形式的天气预报节目

以简洁明了的画面、拟人的言语、动感的结构,给受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五、人偶叙事      人偶叙事是将真实的叙事者与虚拟的叙事者同时置于一个叙事场中,让两种叙事思维交织、穿插、融合,变异出更加新鲜刺激的视觉图像,从而强化天气预报节目的画面表达与传播效果。

这种叙事手法在影视片的制作中较为普遍,如好莱坞经典影片《谁杀死了兔子罗杰》、《大灌篮》等就采用人偶式的叙事模式,真实的人物与虚拟的动画形象同时出现,让观众在亦真亦幻的时空中得到最美的心理体验。

电视广告制作中也经常采用真人与动画形象的搭配,以强化叙事的效果。

天气预报节目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增加叙事表达的多样性,制造新鲜感,强化视觉效果,从而吸引受众,提高收视率,而且目前的电脑技术完全可以保证画面的质量与播出教果。

秀气节目人偶叙事既不是完全的演播室真实模式,也不是完全的动画虚拟模式,而是融合了两种叙事的精华,打造出更有表现力的叙事样态。

六、横拟、型式叙事      目前计算机三维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用三维技术制作出各种各样的天气变化,对观众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更为重要的是,用三维立体技术可以模拟出许多人们无法直接观测到的情况,比如“风是怎么产生的”、“雷电是如何形成的”等。

这种叙事模式把深奥难懂的天气化为一目了然的具象,使天气预报节目表达更加直观、逼真、可信,让观众更好地理解与接受。

同时,也可以制作一些模型模具,配合演播室的拍摄,使节目叙事手段更加丰富多姿。

Discovery的科教节目就经常采用模型模具进行制作,想象生动,效果很好。

天气预报节目完全可以大胆试验与创新。

七、对话叙事      1997年的除夕夜,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由宋英杰和赵红艳共同主持,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但遗憾的是,这只是昙花一现。

现在的天气预报节目多由一个人来主持播报,还有一些节目甚至没有主持人,而是由简单的画面与解说词来完成,这当然可以。

然而人是活生生的现实存在物,现实世界充满了对话与沟通,缺少了人的在场,节目难免有缺憾。

在苏联学者巴赫金看来,人与人的存在及其存在方式都具有相互依赖的对话性关系。

他说:“存在就意味着进行对话的交往。

因此,实际上对话不可能也不应该结束。

”因此,可以增加对话式的节目样态,以多人的视角表达,来弥补单一叙事造成的单调与缺失。

而且,多重视角的叙事也带来了视觉上的丰富性与多元化。

BBC、CNN就经常采用多视窗技术,让演播室的主持人与室外的主持人对话,谈论天气情况,丰富表现力。

八、直播叙事      新闻是随时发生的,天气状况也是随时变化的。

新闻节目是动态的呈现,天气预报节目也是如此。

新闻要求以直播的意识来抓取,天气预报节目也要以直播的意识来叙事

只有这样,天气预报节目才能保持生命力。

直播叙事要求天气预报节目时刻都要以即时的样态、即时的语态来制作。

同时,节目叙事者要时刻牢记直播的意识,形成直播的理念,使预报节目充满动感,也让天气状况在第一时间得以展现。

同时,也只有直播叙事才能让受众感触真实的世界,而且受众也有能力用自己的眼睛看待世界,正如美国学者戴安娜・克兰所说:“接受理论修正了对于大众文化理论来说至关重要的心灵操纵假说――文本意识形态含义被公众不加质疑地接受。

公众成员没有概念化为文化的傀儡,而是被概念化为能够重新阐释主导意识形态话语以满足自身需要的积极主体。

受众的现代性觉醒赋予了天气节目直播叙事永久的生命力。

编校:杨彩霞。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