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区侨联组织建设情况汇报

**旅游区侨联组织建设情况汇报 自**旅游区侨联分会新侨驿站成立以来,各侨联组织积极团结、动员广大涉侨人士,在区侨联的指导下,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找准侨联工作的着力点和切合点,夯实基础,突出重点,发挥优势,整合资源,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现汇报一下近年来**旅游区侨联组织建设情况。

一、 侨情基本情况 **旅游区总面积17.2平方公里,现所辖1个村4个居委,集聚了上师大、旅专、应技大、华东理工4所高校,碧海金沙、渔人码头2大旅游景区以及9个驻地部队。截止至今年6月**旅游区现有各类涉侨人士52名,其中现有港澳居民9名,侨眷16名,外籍华人、华侨6名,留学生21名,其中归国留学生6名。在去年基础上新增涉侨人士26人。另有外籍人士20名。实业型侨企1家。

二、 二、侨联组织建设基本情况 **旅游区侨联分会成立于2013年11月14日,由**门诊部有限公司董事长**先生任分会主席。现侨联分会班子由一人组成,会长一名,拟增补副会长兼秘书长一名,理事一名。

**地区新侨驿站成立于2017年9月8日,由归国留学生**任驿站站长,与**镇共同成立。现有会长一名,站员两名。

**旅游区侨之家共有两处,一是位于社区活动中心,二是位于第二社区居委社区活动中心的侨之家用于侨联分会活动使用,第二社区居委的侨之家用于社区统战人士开展活动使用。

三、侨联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侨联组织建设,不断增强侨联活力。根据排摸涉侨人士书记,注重选拔一些具备归侨侨眷身份、热心侨联事业、有号召力和影响力、经验丰富且身体健康的涉侨人士充实侨联分会队伍中来,今年拟增补两名社区涉侨人士担任侨联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及理事等职。其中一名为居委美育团队负责人,一名为社区巾帼护河队负责人。

(二)加强阵地建设,不断增强侨联组织影响力。“侨之家”是直接联系服务广大侨界群众的重要阵地,**旅游区积极创造条件根据实际需求建立不同形式的“侨之家”。现二居委“侨之家”已成为二居委涉侨人士活动的场所,“玫瑰馨语”编制班已成为居委涉侨人士活动的核心,致力于用手中的毛线给大山的孩子们带来冬日的温暖,上个月第一批100多件毛衣、毛线帽、手套等毛线制品将通过一公斤志愿服务社统筹安排送至青海。

(三)加强双向服务建设,不断增强侨联组织凝聚力。为切实发挥为侨服务的主阵地作用,**旅游区侨联加强与侨资企业、侨界爱心人士的联系,积极借力侨资企业与侨界爱心人士资源,充分发挥“侨为我用、我为侨用”的双向服务作用。今年我们留学生楠晰艺术培训学校的校长张珺女士在了解到侨之家“玫瑰馨语”编制班的善举后,主动对接居委进行项目结对,承诺提供编制班今后的全部的毛线需求。通过侨联牵线搭桥,将新侨与老侨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充分调动新侨与老侨积极投身涉侨各项建设的积极性。

四、下一步打算 (一)健全“1+2”即侨联、侨之家、新侨驿站的组织架构。选优配强侨联组织建设,将不同行业、领域有代表性的涉侨人士作为三个侨联组织成员的重要人选,把那些觉悟高、素质好、有热心、能干事的侨界群众代表扩充到侨联队伍中,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便利条件。

(二)健全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基层侨联组织和“侨之家”管理、运行的各项制度,健全侨界人士信息交流、侨情民意收集机制,推动涉侨人士积极参与地区建设,为地区发展建言献策。

(三)摸清侨情资源。摸清侨情是做好侨联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依靠统战工作网格化,发动网格长、网格员下大力摸清辖区涉侨人士的数量、分布、特点及主要诉求,为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加强队伍建设。开展基层村居侨联专兼职干部和侨联组织负责人的培训,着力提升基层侨联工作者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为侨服务能力。聚焦能力提升,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服务水平,不断打造一支“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的基层侨联干部队伍。

(五)丰富活动内容。侨联组织的活力在于开展活动。要不断适应经济社会生活的新变化、群众工作的新特点,不断创新活动内容,把侨联工作融入归侨侨眷群体之中,激发基层组织建设的活力。按照不同群体、不同兴趣爱好、甚至不同年龄等特点,通过多种载体和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有侨特色的活动,最大限度调动归侨侨眷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加强与高校的结对共建,利用好周边高校资源,不断丰富侨联活动的形式与方式。

以上是**旅游区侨联组织建设情况的汇报,之后,我们将以上几项工作作为这阶段侨联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吸引更多侨胞找到自己的“家”,努力把侨联组织建设成为工作活跃、作用明显、群众信赖的“侨一家”。

5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