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产业集群持续竞争优势保持策略研究

内容摘要:目前传统产业集群所体现的竞争优势是基于低成本、初级生产要素基础上形成的,仍然属于低端产业集群,要想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实现集群升级,必须把技术创新集群品牌建设放在重要位置。

政府应扮演服务角色,为集群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关键词:传统产业集群 持续竞争优势 策略      传统产业集群就是以传统产业为主导的,由众多关联企业或机构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聚集而形成的经济群落。

其参与竞争的基础多是出于低成本、低价格,产品大多处在全球生产价值链的低端。

尽管传统产业集群一般在成长发展期会表现出强劲的竞争优势,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竞争的日趋激烈,它们只有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树立区域品牌,才能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实现集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加大技术创新并促进产业升级      传统产业集群的人力资源、知识资源等各种生产要素仍大多处于初级要素阶段,而如何使产业集群摆脱初级生产要素的限制,往升级之路发展,技术创新是一条必走之路。

这需要企业集群和外部的共同努力。

(一) 企业层面   传统产业集群内存在着众多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由于体制灵活及竞争压力,创新意识较强,具有创新“行为优势”,但却由于过度竞争、薄弱的经济技术基础等缺陷使技术创新难以在一个合理的经济规模内实现。

集群内的大企业具备较充足的创新资源,具有技术创新的“资源优势”,能获得较高的技术创新规模经济效益,却由于技术外溢等因素驻足观望。

如何才能解决这种矛盾使技术创新集群内有实施的载体呢?   首先,鉴于传统产业集群大量中小企业的存在,提出集群内中小企业合作创新的模式。

中小企业进行合作创新既不会损失单个中小企业所具备的创新行为优势,又可以获得大企业才拥有的创新资源优势,从而达到创新活力和创新规模经济的有机结合。

产业集群内大量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合约自由组合成创新主体,由于集群内大部分中小企业产业分工上只承担一部分,所以他们进行创新活动主要侧重于半成品、零配件的创新,或采用新模具,或改变新外观。

而进行技术创新的关键是企业与科研、大专院校的产、学、研结合,这需要企业投入一定的科研经费,中小企业合作创新,每个企业拿出一部分科研资金共同开发有利于降低创新成本。

其次,集群内的大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在管理创新和组织创新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克服由垄断地位和科层组织带来的创新障碍,获得创新活力。

相对于其他的创新模式,自主创新对于集群的发展更有意义,但难度也较大,是中小企业难以承受的。

集群内的龙头企业,资金较为雄厚,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在人才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因此可以在条件成熟时积极和大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进行产学研合作,把科研结果迅速转化为贴近市场的产品,推动产业发展。

(二)集群整体   集群作为一个创新型组织,有着自身独有的创新文化和组织创新能力。

集群是一个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开放系统,它向各种愿意与它联系的单位开放,以吸收外部资源”,在集群网络里企业、学校、科研机构、政府机构等行为主体通过交流而产生有价值的信息,如新知识、新思想、新成果等,交流越频繁,创新机遇越多,创新能力越强。

传统集群内更多的是企业之间的交流,像行业协会、企业家协会尽管存在,但发挥的作用极为有限,特别是与大学、科研机构的交流更为欠缺。

而在创新集群的网络系统中,高校、科研机构是创新力量的重要支持者,因此应该加大企业与科研力量的合作力度。

(三)外部创新动力   在波特的竞争模型里,需求条件是第二个关键要素。

“内行而挑剔的客户是企业追求高质量、完美的产品造型和精致服务的压力来源”,是集群创新的动力,而外部竞争者、合作者、中间者是创新的辅助系统,外部知识是集群创新的一个重要基础。

集群创新在宏观方面主要体现在集群与外部组织的知识转移和学习。

由于供应商、制造商与客户的空间距离的联系紧密,使企业在较小的地理范围内相互学习,及时交流经验,能够加快隐形知识向显形知识的转化。

竞争日益激烈,顾客越来越有主动权的新经济环境下,企业创新动力、压力都来源于顾客,从顾客那儿企业会不时捕捉到创新灵感。

实施集群“大营销”策略      若是区分某个区域内的一群生产者所用的标志,可称之为区域品牌,也可以成为集群品牌,集群品牌集群内的企业具有外部性。

一个良好的集群品牌具有正外部性,有助于集群企业成长和成功。

因此,产业集群品牌的创建和使用关系到集群发展的连续性和持久性目标的实现。

(一) 努力打造企业品牌,以此来提升集群品牌   产业集群品牌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一个重要参与群体就是企业,企业集群品牌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大小直接影响集群品牌的建设效果。

产业集群内有众多的企业集聚而成,如果集群内有若干个较为成功的品牌,集群内所在的区域就会被烘托出来。

同时集群品牌企业品牌也有加强巩固作用,更能加深消费者的印象。

在一定区域条件下,企业通过集群提供独特的产品服务,或者通过不断的产品创新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创造出名牌产品和服务。

企业在创建自己品牌时,应摆脱狭隘的营销理念,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审视企业品牌集群品牌的关系,树立集群“大营销”观念。

一方面在宣传自身品牌时强调其所处的区域大环境,让市场不仅了解企业,也了解整个产业集群;另一方面不为追逐短期利益损害集群品牌形象,加强品牌经营和管理,防止出现“柠檬市场”现象。

(二)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促进集群品牌建设   政府作为钻石模型的一种间接生产要素,主要为集群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在集群品牌建设过程中,更应积极引导和支持。

1.营造良好的集群营销环境。

产业集群营销主体应该是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他们是集群营销战略和策略的制定者和实施者。

因此,地方政府或行业协会努力营造良好的营销环境极为关键。

营销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特别是软环境的建设至关重要。

软环境包括社会文化、法规、政策等,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一方面应倡导和保护基于特定社会关系上的“信任”与“承诺”;另一方面应对集群企业进行公正客观的信誉评级,运用法律、行政手段对危及集群整体的败德行为加以干预,对那些制假造假,以劣充优的经营者用法律、政策给以严惩,以免因个别企业行为损害集群形象。

2.制定集群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集群营销策略。

一是制定一个集群品牌发展战略。

当地政府应加强对集群品牌的培育,制定品牌发展的具体策略,通过政府营销,扩大集群的影响面,达到让市场认可集群,从而认识群内企业、识别群内产品的目的。

首先,要通过各种活动宣传地方专业形象,在产品特色上作足文章。

就像2001年温州商品交易会期间,温州龙港镇由政府出面,加强宣传“穿在温州,印在龙港”的形象宣传一样。

其次,通过各种媒体做广告。

电视、报纸、户外广告等都是可以利用的媒介。

由于受益者为集群内的所有企业,广告费用也应有群内所有企业承担,政府只是一个营销策划活动的组织者。

最后,由政府出面,创办行业网站用快捷方便的互联网为集群搭建了一个信息交流平台和交易平台,这也是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集群联接市场的又一个突破口。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