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离岸市场对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的启示

摘要:中国在2013年建立起上海自贸区,现在已经整整一年了,在这一年中金融改革有了显著的发展,对于这个新兴的自贸区,它与东京离岸金融中心有着很多相似之处,所以可以说东京离岸金融市场为上海自贸区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针对东京离岸中心出现的各种内外内有完全分离、监管不严等问题,中国政府在自贸区建设的过程中,更应该注意国内各种宏观经济发展趋势,促进经济的不断开放,同时政府应该提高治理水平,对离岸金融业务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管,逐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资本账户开放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东京离岸金融中心 内外分离模型 资本账户开放 利率市场化   东京离岸市场(JOM)是日本在1986年12月开设的境外金融市场。

从开业以来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市场。

目前东京离岸金融市场的规模是仅次于伦敦市场的第二离岸市场,超过了纽约、新加坡和香港金融市场。

2013年8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这是我国顺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推动我国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举措。

上海自贸区的各项政策中,推进金融改革是最为重要的内容,因此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新型金融市场,很有必要借鉴已经发展成熟的离岸市场的经验去取长补短,进而更快地推动我国的金融创新和对外开放

一、日本建立离岸市场的背景和发展进程   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资本主义世界的三极之一,GDP占世界GDP的10%, 出口量增加,但是金融方面的实力远远不及欧美等发达国家。

1984年5月,日美间成立了日元美元委员会要求日本加速金融自由化和日元国际化,这成为日本建立离岸市场的重要契机。

日本离岸市场的建立就此展开,并于1986年12月1日正式开业。

日本离岸金融市场的设立可以吸引相当数量的国际金融业务,也可以加强日本商业银行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地位,从而进一步摆脱对欧美经济的依赖。

东京离岸金融市场经过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1986年—1995年,这一阶段处于政策红利区,JOM的总资产从1986年的887亿美元迅速发展到1995年的6677亿美元,年均增长率25%。

第二阶段从1995—2006年,这一阶段处于逐步下滑期,JOM的总资产规模从1995年的高位一路下滑到2006年的386.5亿美元,资产规模减少了四成。

第三阶段从2006年至今、这一阶段是恢复发展期,2007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资金回流回日本,JOM的总规模又逐渐恢复到2世纪90年代中期的水平,到了2012年资产规模达到738亿美元。

二、离岸金融中心相关政策的中日比较   1.东京离岸贸易区的政策发展   在日本建立离岸市场的初期,考虑到日本的金融体系和法律体系,日本政府决定参照美国,建立内外完全分离的离岸市场。

东京离岸市场并无具体的交易场所,只是获准进行离岸业务的银行中,把境外业务另立离岸账户分别处理。

东京离岸市场推行了很多优惠措施,极大的决定了离岸市场的吸引力。

(1)这些银行可以以任何一种货币对所有非居民、非个人客户提供存款业务。

(2)离岸账户无法定准备金要求和存款保险金要求。

离岸账户向非离岸账户转账时,转账总额要按规定比例缴纳准备金,也就是说离岸银行在东京离岸市场上创造的信用能力远远超过日本国内金融市场的银行。

(3)离岸市场的存款利率不受日本银行的管制,由自由市场根据资金供求关系决定的,而且利率没有上限的规定,完全自由化。

(4)离岸账户免征20%的利息预扣税,并免除离岸银行的法人税。

除了营业税以外,还要征收政府税,地方税和印花税,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JOM的吸引力。

日本政府为了保持金融市场发展的稳定性,对离岸市场中的各种准入和具体业务操作做了很多的限制。

1.交易对象有很严格的限制。

只限于外国法人,外国政府,国际机构和外汇银行的海外分行,而且日本制定外汇银行是由大藏省批准的,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可以参加离岸业务。

日本企业的海外分行及个人都不能成为交易对象,在进行业务之前,对交易对象有很严格的审查程序。

2.资金的流入流出有严格的范围规定。

为了保持账户的分离,离岸账户资金和在岸账户资金的划转有严格的限制。

对于离岸账户日本国内普通账户之间的资金流入流出和每天从离岸账户的净流入控制在上个月非居民资产平均余额的10%以内,同时每月总流入额不能超过每月总流出额。

3.对存款方面的限制。

对于存款的时限,除金融机关以外,外国企业的存款至少在两天以上,其他非居民至少隔夜以上。

而非居民提取离岸银行的活期存款必须提前一天通知。

存款的最低限额,也至少在1亿日元以上。

4.不允许进行债券业务,不允许经营证券期货交易。

这些政策都是防止离岸和在岸账户之间的资金渗透,但是后来为了吸引资金,逐步开放债券业务,允许投资外国政府和机构债券,后来又扩大到公司债券。

5.建立了离岸账户

即“特别国际金融账户”,不是一个独立的账户

离岸账户不允许设立结算性现金存款会计科目,所以利息分红的收受,利息的支付,贷款本金的偿还等都需要通过国内账户进行。

因此,离岸账户只是一个专门用于判断是否符合租税特别措施法免税条件的账户

三、东京离岸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   1.内外隔离制度没有彻底贯彻   虽然有严格的限制,但是日本的商业银行在逐利动机的驱动下,将离岸筹集的大量外汇资金给其在香港和新加坡的境外分行,境外分行在将这些资金贷给国内的企业,这些资金便以负债的形式被自由兑换成为日元进入了日本国内市场,绕开了政府对离岸资金的监管通道。

因此,其实在   后来的运行中没有做到真正的内外分离,而且回流的资金也间接导致了日本的房地产和股市泡沫。

2.大量资金从境外流入境内   随着日本国内资产价格地不断上涨等原因,提高了企业的对外担保能力,于是从国外借款更为有利,这也导致境外资金大量涌入国内,最终这些资金也流入房地产等行业,产生泡沫经济。

3.利率自由化带来的金融冲击   日本推行了利率的完全自由化后,这一定会冲击日本国内的金融秩序,对国内的各项货币政策金融政策的推行带来一定的困难。

而且,利率没有限制之后,很容易受到大型金融机构的控制,产生投机的机会,这些不可控很可能对国家产生致命的打击。

4.实体经济没有给金融中心提供稳定的环境。

东京离岸金融中心在前期的发展还是比较稳定的,交易总量在不断上升,但是从1987年之后,日本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到了21世纪甚至出现停滞,这“失落的十年”使得东京离岸经融中心逐渐使国际投资者失去那么强的吸引力,而且随着在世界范围内,离岸金融市场不断的建立,竞争变得越来越强烈,这都使得东京离岸中心在世界的地方有所降低。

四、目前上海自贸区在金融改革中突出的重点内容   上海自贸区的金融改革,目前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利率市场化、外汇管理便利化、资本项目开放,跨境人民币的全面开放

1.利率市场化   自贸区作为一个境内境外联动投资的场所,利率市场化势在必行,如果利率不能自由浮动,那必然出现大量的套利机会,必然会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

但是就如东京离岸金融中心利率自由化之后,产生了很多流动性问题。

利率市场化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大量的资金会涌入境内,形成一个“利率洼地”,从而产生流动性的风险,而且很多境外资金自贸区离岸账户作为过渡,一旦撤离会对境内经济产生致命打击。

目前在自贸区的政策是“将区内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纳入有限发行大额可转让存单的机构范围,在区内实现大额可转让存单发行的先”,在成熟以后可以开放一般账户的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

可以看到这些政策还是相对保守的。

综合利率市场化的利弊,要求我国政府在自贸区的管理中,境内对境外应进行严格的分离,最大程度的降低风险。

利率市场化,可以逐步逐片开放,随着自贸区的发展程度,逐渐放松对利率,准备金等的管制,各部门之间加强合作,加强对热钱的跟踪,尽可能低的减少流动性对实体经济的冲击。

2.汇率市场化   除了东京离岸金融中心在建立初期就取消了外汇管制,世界上其他的金融中心也都没有外汇管制。

上海自贸区在向离岸中心发展的进程中,金融机构必然要形成一个自然形成的均衡汇率,这个汇率不是按照国家外汇交易中心决定的,而是靠市场供求决定的。

所谓汇率市场化就是要实现人民币在区内的自由兑换,这一过程要尽量减少政策管制。

可以说这对人民币走向世界,实现国际化有着重要意义。

当然了汇率市场化也必然存在资金回流的风险,这又会对人民币升值产生巨大的压力,对于区内区外的出口行业产生影响,资金集聚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泡沫,引发金融危机。

因此在进行汇率市场化的进程中,政府建立的隔离监察机制、完善跨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又显得格外重要,改革的步伐要快、准、狠。

虽然目前自贸区内政策还是逐步减少外汇管理行政审批,但是只要牢牢守住底线不发生系统性风险,最终全面实现汇率市场化指日可待。

3.资本项目开放   汇率市场化有助于资本项目的开放,有利于减少套利的空间,可是说汇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开放的“前奏”。

根据“三元悖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固定汇率,资本的自由流动最多取其二、从区内现在情况来看,因为逐步放弃固定汇率,所以资本项目可以逐步开放

但是资本项目开放风险比较大,必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我国资本账户已经实现基本可兑换或部分可兑换,不可兑换项目占比仅占10%,但是这10%涉及衍生品交易,风险高,要谨慎对待。

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还没有完全实现,资本项目的贸然开放很容易诱发政府的信用危机和货币危机。

目前,众多金融机构还没有核心竞争力,一旦开放,存贷款利差必然减少,这会产生银行业的风险。

另外,中国现在人为地压低存款利率,为了保证国有商业银行的盈利人为提高贷款利率,在资本项目开放的条件下,大量的投资本会冲击我国的利率体制。

因此为了减轻资本管制中审批带来的低效率,自贸区作为全国性资本项目开放的试水区,应该在总体风险可控的情况下进一步开放资本项目的管制。

4.跨境人民币的全面开放   纵观现在的发达离岸金融中心,美元、欧元、日元都实现了国际化,而中国想要建立世界性的离岸金融中心人民币国际化势在必行。

目前来看,现在的人民币的国际化在资本项目没有完全开放的情况下,主要是通过贸易项目人民币结算的方式推动人民币走出中国。

考虑到上述资本项目完全开放的风险,完全实现人民币在岸和离岸是不可能的,所以政府等对人民币离岸和在岸之间的流通要予以疏通,否则很难形成回流机制。

五、在离岸金融中心建设的过程中从东京离岸金融市场得出的启示   1.在选择离岸的模式中,日本虽然采用了内外分离的模型,建立了特别账户,但是如前文所述,在实际中并没有完全的隔离 同对洗钱,资本外逃的风险也会加剧所以这就要求上海自贸区在这一方用该对资金渗透有所控制   在自贸区的金融改革的进程中应该张弛有度。

适当放宽进行业务往来的对象的范围,将民营资本与外资共同设立的合资银行纳入业务范围,中资银行可以开力、离岸业务。

对个人可以开放海外账户,允许区内符合条件的单位和个人投资于境内外的证券期货市场。

在遵循可控性,渐进性的基础上,更要对不同类别的账户进行技术隔离,区别管理,不断完善自贸区内金融机构的资金检测系统,落实事中,事后监管,建立自贸区和其他地区的防火墙机制,对风险进行有效预警和防范。

2.日本政府始终不愿放开对货币市场的管制,加上日本长期维持着低利率和日元升值等因素,导致日本的资产价格出现了很大波动,经济泡沫破灭之后又使金融危机更加的严重。

因此,自贸区更应该注意对金融产品的监管,提高金融机构管理风险的能力,防止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出现严重的期限错配和货币错配。

3.日本在推动JOM的发展过程中,积极推进资本账户开放,将金融账户资本账户有机的结合起来。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日元资产只占JOM总规模的21%,随着资本账户的发展,到了1995年日元资产占比达到68%,虽然之后进行了一段时期的振荡,但是日元资产占比还是非常高的。

相比之下,我国的资本项目还是受到比较大的管制,对外发债比较严格,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是推进金融创新,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从根本降低我国庞大的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

现在我们追求资本自由流动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现在要牺牲一定的汇率稳定。

那么在我们刚刚进行人民币国际化的初期,应该逐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可以用“一部分”的固定汇率交换“一部分”的资本自由流动,创造两个市场之间的平衡。

4.日本离岸中心在初期建设的进程中限制比较多,但是随着离岸中心的不断建设和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东京离岸市场增加了吸引市场的政策。

比如,它免去了存款利息税,并减免了离岸银行的法人税,这就提高了投资的收益率,能够吸引更多外国资本流向本国。

而且因为东京的成本较低,跨国银行可以将自己更多的业务放置在东京

因此,上海自贸区是否能够发展起来,主要就是看其优惠政策有什么。

全世界众多自贸区之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在税率和开放的力度决定了自贸区资金和外企的吸引能力。

六、总结   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建立离岸金融中心对一个国家的快速发展和提高国际地位都是有很重要的作用。

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建立的东京离岸中心对于推动日本,甚至是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上海自贸区成为了撬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支点,掀起新一轮投资热潮,这其中金融改革成为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

鉴于日本在80年代的离岸金融中心建立的宏观背景,中国建立离岸市场的进程中应该保持国内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在此的前提下,逐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资本账户开放,并且加大监管机构对离岸业务的有效监管,严格分离在岸和离岸账户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