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企业上网电价初探

【摘 要】 价格改革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核心。伴随电力 工业 体制改革和电力市场的 发展 ,现行电价政策、制定电价的 方法 等已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暴露出了诸多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已阻碍了电力工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上网电价改革的不足和建议,仅供 参考 。   【关键词】 上网电价; 厂网分离; 煤电联动; 联系      一、厂网分离时的上网电价遗留 问题      (一)多种上网电价并存,使电力生产 企业 失去了公平竞争的基础   在国家发改委印发的《电力厂网价格分离实施办法》(发改价格[2003]352号)中,电价改革方案对离网电厂是按成本费用、零利润设计的,其核定的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普遍较高,当时出于较快地进入市场竞争和便于操作考虑,而现在看,大部分地区建立电力市场还需要一段时间,而零利润是不可能长期维持的。因此,显然不应让离网电厂“临时价格”长期化。2002年12月国家电力公司被拆分为两大电网公司以及五大发电集团。同时电网内保留了用于支持电网企业主辅分离改革的预留920万千瓦发电权益资产和用于补充电网建设资本金的预留647万千瓦发电权益资产。由于“920”、“647”发电资产的特殊性,其上网电价更是普遍偏低,即使经过两次煤电联动亦是如此。同一电网内多种电价并存且差距巨大,则不仅增加了国家电价管理的难度,而且使电力生产企业失去了公平竞争的基础,妨碍了“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开展,增加了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复杂性。 论文代写   (二)零利润原则使现行上网电价无法合理反映发电企业成本支出,使价格成本倒挂   《电力法》中有关电价最简单的 内容 就是补偿成本,但是现在的电价根本不能补偿成本。原因主要表现在:煤电“不”联动煤价居高难下、环保技改支出增加、发电设备利用小时下降、利率趋升等。   1.合同煤价格涨幅超过预期,成本大幅提升继续压缩火电企业利润。造成火电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燃料成本大幅度上升,由于CPI涨幅较大,2007年在达到煤电联动条件的情况下未提高电价。2007年全国电煤供应紧张,受国有大矿煤炭生产能力和铁路运力等因素 影响 ,计划内煤炭到货率和兑现率均有所降低。为保证安全生产和电力供应,许多火电厂被迫从小矿大量采购计划外高价煤炭,使得燃料成本大幅上升。另外,煤炭不仅紧缺,而且煤质还在持续下滑,这样不仅增加了原煤的消耗量,还导致了标煤单价和燃料成本上升。同时,对锅炉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也造成了严重影响,无形中还增加了运行成本。2008年重点煤价格每吨上涨30至40元,涨幅在10%—15%之间,个别地区合同煤价格涨幅高达18%以上。由于受雪灾影响,2月下旬,秦皇岛发热量5500大卡/千克以上山西混优平仓价达到600—610元/吨,5000大卡/千克以上山西大混平仓价达到545—550元/吨,价格分别比2007年12月下旬上涨20%以上;华东沿江电厂2月下旬的动力煤到场接收价比2007年12月下旬上涨15%以上。 论文网   2.环保、水资源费等各项收费标准呈上升趋势,发电成本支出不断增加,对电厂生产经营带来巨大压力。随着国家节能降耗、节能减排等政策的实施,国家在环保方面对发电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火电企业的环保支出大幅提高。“十一五”时期重点加大对二氧化硫、城市污水等污染物的排污费征收力度。根据二氧化硫排放当量,实行阶梯式排污收费。如国家自2007年7月1日起调高电企排污费,二氧化硫排污费由0.63元/公斤提高到1.26元/公斤。河北省政府确保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已要求各地全面开征城市污水处理费,2007年底前必须达到设区市吨水平均收费不得低于0.8元、县城不得低于0.6元。同时要求,提高垃圾处理费、二氧化硫排污费征收标准。 目前 河北省水价由水处理费、南水北调基金与污水处理费三部分构成。污水处理费调整后,各地水价将就此做出相应调整。这都加大了发电企业成本支出。   3.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发电设备利用小时逐年下降。由于2005年以来电源点建设过猛,远远超过用电量的增长速度,导致发电企业发电小时连年下降。2008年,全国许多地区新投产机组较多,已经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从网省公司看,其电量计划均为年内新投机组总体留出合理电量空间,火电机组面临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下降的压力。以河北南网为例,2007年新机组投产280万千瓦,2008年预计投产300万千瓦。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已由2006年的6 100小时下降为2007年的5 400小时,降幅11.48%。   4.2007年以来,由于国家加强宏观调控,银根紧缩,国内贷款利率不断上调,这对电力企业财务成本构成较大压力。2007年电力供求拐点出现后,电力运营环境将不如以往。如银行对电力的贷款可能收缩,电力装机快速增加的地区的发电小时数将受到限制,政府关停小火电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强,外资对电力投资热情下降等等。此外,加息及汇率上升将使 中国 出口受阻,用电需求将进一步放缓。   此外,许多困难老电厂普遍面临机组规模小、人员多、 历史 负担重、发电成本、经营压力大等问题。      二、煤电联动政策的几点不足      一是根据煤电价联动的 计算 方式和联动周期来看,发电企业必须自行消化30%的煤炭上涨因素。近年来,虽经过两次煤电联动,但要求发电企业消化30%的涨价因素,由于燃煤支出属于变动成本,在发电量一定的情况下,企业已无压缩空间。因此煤电价格倒挂现象越来越严重,而且煤电联动存在6个月的联动周期,即电价的调整比煤价上涨时间要滞后最少6个月。两次煤电联动后,上网电价按照国家发改委文件精神进行了适当上调,但该电价调整方案在报告期内补偿成本上升的作用有限,在煤价持续走高的情况下,成本压力仍旧不断增大。   二是销售电价上网电价联动,使电网企业吞噬了发电企业有限的电价调整利润空间。近两年,为疏导煤电矛盾,我国发电企业上网电价上调过两次,但电网企业的销售电价也同步提高,且煤炭涨价30%的涨价因素由发电企业消化,70%的涨价因素由用户消化,对电网企业几乎没有影响。 作文 /zuowen/   煤电联动,是电价随着煤价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和煤价波动有关的价格可以联动,和煤价波动无关的产品价格不应该联动。可是,两次煤电联动的结果是,一方面电价和燃煤发电上网电价联动;另一方面不燃煤的电网销售电价也要联动。以2006年6月电价调整为例,销售电价平均提高2.494分/千瓦时,其中上网电价发电环节仅调1.174分/千瓦时;而电网环节上调为1.32分/千瓦时。即与煤价相关部分的上网电价的调价幅度只占总调价幅度的47.1%,不到总涨价幅度的一半。   对火电来说,燃料费约占成本支出的70%,为主要成本。电厂发电需要烧煤,煤价提高了可以联动电价,可是电网不烧煤,成本根本不受电煤涨价影响,那为何电网也要以煤电联动的名义调高电力销售价格?在电网环节,它的成本只是电网建设成本,与煤炭成本无关。它的利润是销售电价上网电价之间的差价。在目前发改委的电力价格管制下,煤炭涨价的压力一直是由发电企业在承担,而电网企业的高利润却显而易见。如河北南网,省电网公司购进发电企业上网电价按照平均每千瓦时0.335元(河北南网标杆电价)计算,经过电网公司的线路后,电网销售电价就到了每千瓦时0.50元甚至0.70元,商业用电价格则更高。   最近,广东下调电价引起全国关注。需要指出的是,这次下调电价的环节是广东电网,下调的是销售电价,即终端电价。据报道,广东居民电价将平均下降1分钱,工业电价平均下降2—3分钱。广东省副省长谢强华对广东下调电价的解释:经过物价部门一年多的调查发现,近年来广东电网效益非常好,2006年的利润有120多亿元,到2007年更是高达142亿元。而整个广东电网的资产才800多亿元,算下来资产回报率高达11%,大大超过了国际上6%到8%的平均水平。由此看出,资产回报率超过国际平均水平,是广东电价下调的根本原因。而这与以前销售电价上调有直接关系。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