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司洛尔在围术期的应用进展

一、药 理学。

代写论文。

1、 艾司洛尔的药代动力学 艾司洛尔是一种超短效的β受体阻滞剂,化学式为甲基3—[4—2—羟基—3—异丙胺(丙氧基)苯基]丙酸酯盐酸盐,由于其侧链的酯结构易被酯酶水解,血浆内半衰期只有10 min,只能静脉给药,口服无效。总清除率285 ml/min,超过正常肝血流量(20 ml/kg),分布半衰期t1/2 为8 min,艾司洛尔连续输注后10~30 min内达到稳态血药浓度(Css),若给予适当负荷剂量,可在5分钟内达到Css。在50~400 μg•kg—1•min—1 应用 范围内,随着输注速率的增加,其CSS呈比例升高,当以50、150、或400 μg•kg—1•min—1输注时,其CSS分别为0.164、0.563或1.59 μg/ml。艾司洛尔的β受体阻滞作用与血药浓度呈正比,因此给药后数分钟即可获得临床所期望的效应,并能根据临床状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剂量,而在停止艾司洛尔输注后,β阻滞作用10~20 min内就消失。 2、 艾司洛尔的药效学 艾司洛尔是一种选择性的β1受体阻滞剂,通过竞争性阻滞心脏β1受体,抑制对肾上腺素能刺激的反应,对支气管和血管平滑肌的β2受体作用轻微。但在大剂量(超过300 μg•kg—1•min—1)时,对β1受体的选择性作用消失,将竞争性地阻断β1和β2受体。在通常临床剂量下(50~200 μg•kg—1•min—1),艾司洛尔没有明显的内在拟交感活性和膜稳定作用,也没有α阻滞作用,但当剂量明显超过以上剂量时,可产生拟交感活性和膜稳定作用[1]。艾司洛尔的电生理特点为降低窦房结的自律性,降低房室结的传导性,对房室结不应期和房室结逆行传导无明显改变,对心房期、心室肌、希氏束和房室传导无直接 影响 ,因此,艾司洛尔较少引起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

二、围术期的临床应用。

论文网。

1、 控制围术期高血压 艾司洛尔已被有效地用于处理术中和术后的血压升高,而且由于其短效作用,优于长效的β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可降低手术刺激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收缩压乘积的升高,从而减少手术刺激导致的心肌氧耗量增加,比单独用硝酸甘油或硝普钠降压更有效,对病人更有利[2]。在全麻气管插管和气管拔管期间,预防性静注艾司洛尔对控制这种应激反应十分有效。有 研究 表明[3],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艾司洛尔,不论相对健康的患者或是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插管后心率和血压波动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用药后10~15 min,心率和血压即恢复到用药前基础水平。Lim等[4]在36例开颅手术气管拔管期间分别使用艾司洛尔100 μg•kg—1•min—1和200 μg•kg—1•min—1,两组在拔管时出现严重高血压和心动过速分别为40%、8%,而对照组为92%,说明适当剂量艾司洛尔可控制全麻气管拔管期间应激反应。 2、 与麻醉药物的相互关系 Ruari Orme等研究表明[5],术中麻醉伍用丙泊酚艾司洛尔时可明显降低对切皮刺激的麻醉药物需求,但艾司洛尔丙泊酚的CP50(最低有效血浆浓度)没有明显影响,提示艾司洛尔丙泊酚没有直接的药物相互作用,可能是通过改变丙泊酚的药代动力学而起作用。但Johansen 等[6]研究表明,在丙泊酚、笑气麻醉过程中,大剂量艾司洛尔(250 μg•kg—1•min—1)没有改变血浆中丙泊酚的浓度,但使丙泊酚的CP50显著下降,不能明显影响异氟醚的MAC,但可以使阿芬太尼对异氟醚MAC的影响进一步加强,使异氟醚的MAC进一步减少,从而使艾司洛尔显著减少了切皮所需的麻醉用量。有学者观察艾司洛尔对术中脑电和BIS变化时发现,艾司洛尔明显抑制脑皮质的脑电活动和抑制BIS的上升,而血浆中的丙泊酚和阿芬太尼浓度没有变化,提示艾司洛尔丙泊酚和阿芬太尼的代谢和分布没有明显的影响[7]。另外,Stanley等[8]研究提示艾司洛尔降低对切皮刺激的麻醉药需求还可能与增强阿片类药物镇痛作用有关。Masaki等[9]提出麻醉过程中运用短效的β受体阻滞剂作为麻醉辅助药物可以减少麻醉药和阿片类药物的需求,从而减少诸如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维持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苏醒更快,并预测可能成为对抗伤害性刺激的重要药物。有人把艾司洛尔和尼卡地平联合应用到门诊外科手术过程中[10],发现艾司洛尔明显的抑制气管插管所致心率的上升,其作用大于对血压的抑制,艾司洛尔和尼卡地平联合应用则心率和血压均能明显得到控制。艾司洛尔不再是一种单纯的β受体阻滞剂,而是作为一种麻醉辅助药物运用到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当中,有助于减少麻醉药用量,减少门诊手术术后镇痛药用量,减少副作用发生,有利于病人早期离开 医院 。 论文网 有报道艾司洛尔与肌松药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Murthy 等人用氯化琥珀胆碱诱导气管插管时,使用艾司洛尔发现可明显延长氯化琥珀胆碱的作用时间[11],可能机制是艾司洛尔通过红细胞内的酯酶水解,氯化琥珀胆碱通过血浆假性胆碱酯酶水解,而这两种酶存在着某些密切关系,从而延长了氯化琥珀胆碱的水解[12]。动物实验也证明艾司洛尔能够延长美维松神经肌肉的阻滞时间[13]。Szmuk[14]选择了60例ASAI~II级择期手术患者,麻醉诱导前30s经静脉单次注射500 μg•kg—1艾司洛尔,结果发现罗库溴铵的起效时间明显延长。 代写论文。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