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人生的精神家园

2004—2009年,兼具画家与作家身份的郑云云来到景德镇民窑画瓷,与窑业师傅们一同拉坯烧窑,创新瓷艺。整整五年的时间,作者深深地陶醉在千年瓷都所特有的深厚文化底蕴中而流连忘返,与陶瓷古城同声息,以她特有的笔触为自己诗意人生精神家园描摹了重重的一笔。2010年2月,她的散文集《作瓷手记》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尽管在所属的各个领域郑云云都取得了令人倾羡的成就,但她仍保持着十分冷静的头脑和谦虚的品性,以一个普通手艺人的身份深入到景德镇民间画瓷作瓷,目的只是为了将千年陶瓷古都历史文化的独特价值真实生动地挖掘出来并发扬光大,为保护中华民族这一特殊的文明符号尽心尽力。虽然,在《作瓷手记》中,作者不无谦虚地说自己“不知这一点无力的文字对于维系景德镇传统制瓷业的文明链条能否起到一点点作用”,但她亲临现场,零距离接触拉坯、画瓷、烧窑等众多民间艺人的举动,充分体现出了一个文学艺术家为了传承文明所具有的严谨态度和高度自觉的文化担当者意识。

作瓷手记》由三部分组成:“作瓷手记”、“在官庄的日子”和“岁月之流”。前两部分作者以自己的行踪为轨迹,横向记录了她在瓷都五年间作瓷生活的一些感受;后一部分作者以历史的眼光切入,纵向回顾了从史前至上世纪初叶的瓷都陶瓷历史。三部分虽各有侧重,但首尾圆合、前后呼应,形成了一个链形的叙事结构,将千年瓷都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历史内涵及令人担忧的现实危机呈现在世人面前。

一、兼收并蓄:博大精深的瓷文化

“优秀的散文都应当有坚实的地基,它包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时代感,对天地自然的关爱以及高尚的人类情怀。”这是《作瓷手记》序言中的一句话,用它作为对这部散文集的总体评价是再恰当不过了。作者正是紧紧抓住“瓷”体现出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全方位、多角度、纵深化地展现出了中国瓷器深层次的内涵,以此呼吁社会各界保护制瓷传统、创新制瓷工艺、丰富制瓷品种、传承瓷业精神。

在文章中,作者呼吁让景德镇的手工制瓷传统蓬勃发展并以良性态势延续下去,这不仅是对中国这份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且还传达出“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中华文化品性。

北宋时期“景德镇青白瓷沉静素雅、清新温润的审美意蕴”;南宋时期,八方来客汇聚起的四方文化对吉州窑的浸染;元代青花瓷“胎体洁白厚重、釉面光润透亮”,以大盘的数量居多,并运销到全世界,那种“委婉多姿、气势磅礴”的风格映照出“当年景德镇巷闾坯棚里制瓷工匠们吸收各类文化时的开放心态”;明代青花呈现出“轻盈自在、自由洒脱”的简约风格,以一种“豁达沉静宽广的美”使得“中国的士大夫阶层能够在各种险恶各种焦躁中感受到天空的亲切和土地的分量”;八大山人“自由自在的创作心态、不受羁束的艺术追求与民窑青花的风格如出一辙”;晚清至民国时期,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一代景德镇瓷绘艺术家,则以“各自不同的艺术特征,体现出不同的灵性和审美情感,注入不同的思考和人生体验,大大丰富了瓷艺作品的文化品位和美学价值,将景德镇瓷艺术推向了另一座高峰”……这些是《作瓷手记》中对景德镇瓷业历史的总结,从中我们不难体会出为何景德镇的瓷器得以展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远古时代,景德镇就有着“亦耕亦陶”地理优势,而江南水运的发达,更使得全国著名产瓷区的优秀人才乃至国外陶艺家蜂拥而至,“集大成的景德镇陶瓷,成为中国民间工艺中实用与艺术结合最成功的典范”。

有了如此深厚的文化背景,以景德镇为代表的中国瓷器才能成为西方人眼中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载体。脆弱易碎的古瓷器赋予它的珍稀性,提醒人们需谨慎、细心地呵护和珍藏之,正如我们也要精心地珍惜保护源远流长的中华瓷文化

二、文化散文的“智性”与“诗性”。

散文的创作,历来较为注重亲情友情的回味和抒发,然而自从余秋雨倡导的文化散文大行其道后,散文的关注点进一步拓展,逐渐转向了对人文历史的审视和思考。这种审视和思考,增强了散文的学理性、思辨性和思想性,使得散文创作走向厚重、瓷实和深广,既加深了散文的深度,也提升了散文的高度。要写好这种散文,实在是对作者知识能量的巨大考验。令人欣悦的是,我们在《作瓷手记》中,通过作者与手工艺瓷业者相知相交的点滴抒写中,既能感受到散文的“诗性”和生活化特征,同时,在作者精准细致地对作瓷工序及技艺的描述中,又让读者领悟到陶瓷技艺的真谛和陶瓷历史的悠长,使其具备了文化散文的“智性”和学理性特征。

再一次应和了本书序言中的评价:郑云云以她独特与深邃的见解绘就景德镇历代瓷艺生活的画卷,以明澈清亮的语言叙述蕴藏于心的希望与爱憎,不仅向读者展现了她丰盈与广阔的心灵世界,还对江西优秀的瓷文化资源作了新的解说。她的解说,把原本枯燥的作瓷技艺的介绍融入到个人作瓷生活的点滴感怀之中,生动而富有情趣。比如,作者在秦家窑场画变形盆钵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介绍了瓷艺与中国传统五行的密切关联:“作瓷是五行之艺,金木水火土全部占了。瓷是泥土,以水和成;青花釉里红等都是金属氧化色料;瓷最后的形成,离不开窑炉大火,烧窑用的是松柴……。”在三宝蓬,作者通过对一个中年汉子工作情景的描写,又带出了制作瓷泥的工序:“瓷石舂细后,瓷工将瓷石粉铲入淘洗池中搅拌淘洗。淘洗后的泥浆再顺着水道进入沉淀池中沉淀。沉淀浓缩后成为泥状,捞起摊在碓棚空地的泥床上,经过自然干燥后,人们会用统一规格的木模将瓷粉做成形似砖状的泥块,当地叫白(念dǔn盹音)子。”诸如此类作瓷工序的介绍,如颗颗珍珠镶嵌在《作瓷手记》中,使得全书散发出浓厚的“智性”和学理性特征。

作者的眼中,画瓷是开心的事情,例如有秦家二妹这个满窑高手中的高手来相助;还不时有秦家伯母准备的诸如米粉蒸肉、酸菜竹笋等时令小鲜;甚至在她画瓷时,连最调皮的小狗“黑”都很懂眼色,不会前来打扰,顶多在桌子底下转悠转悠。同时,画瓷也是辛劳的,初夏夜晚的蚊虫顺着破窗子肆虐而来,而烈日当空下要不停地拉坯作瓷。画泥坯、搬泥坯更是精细的活儿,姿势力度都有讲究。作者将此喻为无比神圣的事情,画瓷“就像焚香之前一样,心净身净,才能做好这一件事”。

在即将结束秦家窑场画瓷之行的时候,作者不无动情地感慨道:“从春天到秋天,这窑场院子里的鸡鸭猫狗,百草花叶,该走的走了,该活的活了,我为它们画下的那些瓷器,会附着它们的魂吗?如是,也不枉从春到秋朝夕相处一场。”《作瓷手记》里处处可见这样的细节和心理描写,作者置身事中、景中,看似喃喃自语,随意而散漫,却浸透“诗性”生活的特征。

2005年11月,浮梁县瑶里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这一殊荣的获得,与千年古镇景德镇传统的瓷业手工艺密不可分。在《作瓷手记》中,作者曾数十次讲述了瓷业技艺,从拉坯、画瓷、研色料到“试照子”、满窑、烧窑等,各个环节娓娓道来,这之中不仅需要作瓷人的细致、技巧和耐心,更需要一种灵感和悟性,“在烧制瓷器过程中,无论是天气、火候、窑温、火焰颜色,甚至地点等等说不清的各种因素,都包含在‘气氛’二字之中,而最好的把桩师傅,就是对窑的气氛最敏感的人,他们能凭直觉感受气氛最微小的变化,然后凭经验操纵气氛”。真是奇妙绝伦!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保护景德镇瓷业,不仅仅是对各类制瓷作坊的保护,更是对这些宝贵经验的传承。

三、叙事风格和叙事策略的独具匠心。

作瓷手记》中,叙事风格的别出心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作者在运用宏大叙事笔法绘就景德镇瓷业历史恢宏篇章的同时,还采用私人叙事的手法,在点点滴滴中记录了数年间在秦家窑场、官庄等地画瓷生活的甘苦,文字中时时处处透露出积极入世而又超脱出世的禅意境界。她与作瓷艺人对话,并且与瓷对话,由作瓷而引发了种种关乎终极关怀的命题。

“我默默,泥坯也默默,我对这些白色瓷泥充满着敬畏和深情,屏息静气凝视这只将生命托付给我的泥坯,它信赖我,这让我心里有了一丝感动。有时候,人与人之间是缺乏这种相通的。人与人之间常常充满着警戒。只有在这无语的世界中,神意才会无所不在。”正是在与瓷的交流中,传达出对心有灵犀的人际交流的期盼,借着泥坯的不言不语,感悟着生命的纯真与美好。

“我不就是想躲避人为的、粉饰的、过于功利的日子才来到官庄吗?关于瓷器,关于釉料,关于瓷泥,不都是景德镇民间的窑匠坯工们无偿教给我的吗?我喜欢生活在他们中间,没有心机的生活,质朴如瓷泥。我们生存天地之间,本应不骄奢也不自卑,活出我们本来的天性与率真……”崇尚简单、朴素而环保的生活,并身体力行,作者的选择看似遁入瓦尔登湖的梭罗,实际上是一种为保护瓷业文化传统而采取的更为自觉、更具人文关怀的举动。

作瓷手记》在叙事策略方面也与众不同,它采取了空间叙事和图像叙事相结合的手法,可谓文中藏画,画中蕴文。

秦家窑场、官庄、三宝蓬、江家大棚、樊家井等,这些是现实的空间,洪州窑、吉州永和窑、临江窑、景德镇窑等,这些是历史的空间,在作者的笔下,历史与现实紧密融合,由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串联而成,从远古的制瓷匠人到现今的手工业作瓷者,一个个如画面般展现在读者眼前。在这里,“你会发现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与瓷器和窑业相关的人”。

在书中丰富而精美的图片中,千年瓷都作为历史文化名镇而独具特色的地域性、历史性和文化性一览无余,然而,这道美丽风景能否常驻人间呢?对此,作者十分担忧:“不知是否窑址太多的原因,景德镇除已知的官窑遗址和一小部分著名民窑被保护外,其他都无人理睬。直到现在,那些古窑包还在不断被挖掘机、推土机无情地推倒碾碎,虽然可惜却也无奈。”加之,如今的景德镇已经开始被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和城市化所冲击,从事传统手工业瓷艺的人日渐稀少,他们是否还能坚守着最后的家庭手工作坊,继续传承着千年的瓷业之魂呢?为此,作者曾多次撰文呼吁有关方面高度重视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业的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然而,“纸上的文字无人理会”,她只有选择“只身来到官庄,最终让自己成为手工制瓷业链上的一环”。《作瓷手记》中作者运用大量图片进行叙事,目的无非只有一个——通过图片生动而直观地表现出千年瓷都陶瓷文化的独特魅力,唤起人们珍爱并传承瓷艺的热情。

作瓷手记》以深邃的思想能力、诗性的文本结构、开阔的文化视野和丰富的学科知识,成为一部耐人寻味的文化散文集,体现出作者深厚的创作功力。它既有深厚的人文情怀,又表现出鲜明的文化意识和理性思考色彩,从文化视觉来观照表现对象,在美学风格上表现出理性的凝重与诗性的激情浑然一体的气度。郑云云女士的这部散文集创作,将科学研究的“理”与文学创作的“情”和谐交融在一起,既充满思考的智性,又不乏文化关怀和个人感受。

文如其人,散文集《作瓷手记》的美来自于作者自身淡定的处世态度和高洁的文化品性,正如著名散文评论家王兆胜说的那样,郑云云是一位“生活的潜隐者,人生的清醒者”,她以自己的文笔和画笔,在不断寻觅着诗意人生精神家园

责任编辑 陈蔚文。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