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人文素养,促进社会发展

摘 要:思政课第二课堂培育高职高专人文素养方面有着第一课堂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职高专院校应结合本校实际,积极拓展思政课第二课堂,充分发挥思政课第二课堂培育高职高专人文素养方面的积极作用。

四川幼专近一年来积极思考,多渠道拓展思政课第二课堂,充分发挥思政课培育学前教育师资人文素养方面的积极作用,努力为社会培养具有高尚师德的学前师资。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思政课第二课堂人文素养   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对高职高专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主旨在于引领和主导高职高专生形成高尚思想品德,提高政治觉悟和素质,实现全面发展,这一目的实现过程其实就是以主流意识形态为引领和主导的高职高专人文素养培育过程。

实现思政课目的的途径当然主要是第一课堂课堂教学。

然而结合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现状,拓展并运用思政课第二课堂,将在更大程度上发挥思政课高职高专人文素养培育的作用,增强实效性,促进高职高专生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发展。

四川幼专近一年来积极思考,多渠道拓展思政课第二课堂,充分发挥思政课培育学前教育师资人文素养方面的积极作用,努力为社会培养具有高尚师德的学前师资。

一、思政课第二课堂培育高职高专人文素养中的作用   思政课培育高职高专人文素养上较之其他人文课程而言,课堂范围更宽广,操作灵活,且渗透性强,因此,更有利于对高职高专生进行系统的人文教育

从第一课堂来看,由于思政课培养的是以政治性为统领、以人文素养为核心的可靠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教学内容上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使得思政课在第一课堂上通过充分钻研教材,把握国家主旨,进行合理的教学计划,将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准确无误地纲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并结合思政课与时政联系紧密的特点,充分发挥高职高专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课堂集中讲授和引导,并采用讨论、辩论等多种方式,对高职高专生进行系统的、全面的人文素养教育,引导其认同主流意识形态、主流价值观和主流文化,为高职高专人文素养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对于思政课第一课堂而言的第二课堂,在培育高职高专人文素养方面不仅可以将第一课堂内容巩固、强化,还具有第一课堂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范围上讲可以由校内延伸到校外每一个角落,大到国家小到社会组织团体;从领域上讲,可以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从对象上看可以针对集体,也可以是个人;从内容上看更是可以涉猎人文社会学科各个领域。

可见,思政课第二课堂在培养高职高专人文素养上更易于实现在内容上与时俱进,在形式上丰富多样,在环节上自主灵活等独特的优势。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通过思政课第二课堂,充分调动高职高专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从关注教材到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引领高职高专人文教育,将思政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凝聚人文精神,形成当代高职高专人文气质,促进高职高专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拓展思政课第二课堂基本思路与原则   第一,处理好第一课堂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的关系。

思政课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是相对而言的。

一般来讲,把依据教材及教学大纲,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称之为第一课堂,而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以外的、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愿参加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活动称为第二课堂

两者之前关系为第一课堂是主体,是主要方面,决定第二课堂的性质、目的、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知识传授的主要方式;第二课堂是一种辅助手段,是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延伸,其内容和形式都是为第一课堂服务的,学生通过第二课堂理解巩固第一课堂所学知识。

第二,第二课堂内容导向鲜明,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在精不在多。

思政课是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对学生进行以主流意识形成为主导的人文素养培育第二课堂应以此为指导,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比如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讲座、爱国主义教育;同时结合思政课与时事紧密结合的特点,结合当下所发生的时事开展代表性、典型性的活动,比如两会征文、法治宣传等等。

当然,第二课堂活动在精不在多,力求实效。

第三,整合力量,既充分发挥思政教师主体作用,又有效运用校内资源。

首先是充分发挥思政教师主体作用,利用专业优势,在第二课堂的形式内容上积极出谋划策并亲自参与实施,如运用法学、哲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原理、思想政治教育等理论背景,将专业与人文素养结合,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

其次是通过讲座、嘉宾座谈等形式有效运用校内资源,让学生接受更多人文素养知识的熏陶与影响。

第四,多部门联合,共同营造人文环境。

比如联合宣传统战部、教育处、学生处、校团委等,既可以避免重复,又可以突出实效。

三、四川幼专拓展思政课第二课堂措施   (一)举办讲座。

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依托学校道德大讲堂,思政教学部、宣传统战部、教务处联合举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讲座,每月一期。

主讲教师来自思政教师、校内其他人文学科教师、校外人文社科专家,体现了整合资源这一思路和原则。

其内容既涉及面广又主题鲜明。

比如自开讲以来,所讲内容有师德专题、文化与发展专题、廉洁教育专题、法治文化与理念专题等涉及人文学科多方面。

(二)设立思政影院。

定期为学生播放优秀、经典影片。

每期邀请嘉宾(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为学生推介影片,并和学生共同欣赏、讨论影片。

影片题材有与学生专业相关的如反映教育理念观念题材的影片,也有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教育现状如乡村教育题材的影片,还有反映青少年思想、生活、学习现状题材的影片以及中西不同价值观、文化冲突题材的影片,等等。

通过播放优秀电影作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树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人文观念,提升人文素养

(三)举办主题征文、讲座、调查。

具有人文关怀的人一定是关注他人、关注外部世界的人。

所以通过结合时事,举办主题征文、主题讲座、主题调查,引导学生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发展。

如结合两会举行“两会征文”比赛。

每年两会是中国老百姓政治社会生活中的大事,高职高专生作为充沛激情的年轻人更应主动了解和关注,而且只有了解两会内容,理解两会精神,才能更好地理解高职高专生的成长与国家、社会发展的关系。

因此,举办两征文比赛,在引导学生关注政治的同时其实是对学生人文素养培育

再如结合国家法治建设举办法治主题讲座,公平正义观念本就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行法治观念、法治思维教育学生公平正义观念形成的主要方式。

而我国现阶段正大力推进法治建设进程,第一课堂法治相关理论的讲解是系统深入的,但同时又是宏观的,笼统的,所以通过集中又相对灵活的法治主题讲座,既能体现针对性,又可以在客观上形成法治教育课堂课外氛围,有利于促进学生法治观念形成,培养公平正义人文情怀。

还如进行专题调查。

组织学生对特定社会群体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而找到解决办法,学生在参与这一过程中通过了解社会百态,既会更加珍惜自己当前生活学习机会 ,同时也培养起了同情他人、帮助他人、关怀他人的人文情怀。

(四)设立法律知识服务点。

结合国家法治建设进程,运用具有法学知识背景师资,为学生提供法律知识服务。

这一措施也是为引导学生树立法治观念,进而形成公平正义观念服务的。

通过法律知识服务,不仅为学生解决生活中、学习中遇到的法律问题,还可延伸至其家庭、亲戚是、朋友,甚至以后的工作中。

这主要是通过老师的真诚付出,以身教向学生渗透人文主义关怀,又何尝不是一种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呢?   此外,学校还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外主题实践活动来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提升

如运用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结合思政课程内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廉洁教育;与当地多个部门、社会组织联系,开展关于当地经济政治人文发展形势,引导大学生走入社会,服务社会。

在与社会亲密接触中感受人文的力量,提升自身人文素养

总之,四川幼专积极拓展思政课第二课堂形势和内容,充分发挥思政教师师资作用,有效调动校内资源,在培育学前教育师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思政课第二课堂作用的理论分析还是从思政课第二课堂的实践来看,思政课第二课堂培育高职高专人文素养方面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通过思政课第二课堂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多彩的内容,将实践性、互动性、创造性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广泛了解校情、社情与国情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升华感情,提升人文素养,提高境界,成为人格健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思政课培育高职高专人文素养的过程中相对于高职高专院校其他人文学科而言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高职高专思政课不仅仅是对高职高专生政治素养培育,而应着力于将主流价值观、主流社会意识形态介绍给高职高专生并获得高职高专生认同的基础上使其形成以主流价值观、主流意识形成为主导的人文素养人文情怀。

高职高专生作为技术型、技能型人才,如果拥有高水平的人文素养,将成为推动国家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主力军、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邱林(1975—),女,重庆万州人, 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及法律研究。

本文为四川省教育厅2013―2014年度立项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3SB0432,课题名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职高专人文素养培育研究》,作者为课题负责人。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