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校内园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探索

摘要:根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要求,建设高水平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发展方向。本文根据我国园艺实训基地建设现状,分析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探索了“专业+自创公司+师生”自创实体型、基地示范园区型、“企业+合作基地+师生”合作共建型等三种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关键词:园艺生产性实训基地模式

实训基地高职院校进行实训教学的物质基础,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关键所在,更是高职院校的特色所在。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各个高职院校想了许多办法,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近年来,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内园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通过自办企业与引入合作企业相结合的方式,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行工学结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为企业培养了优秀的专业人才,真正实现了“共建、共管、共享、共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

我国园艺实训基地建设现状。

高等农业职业院校经过十来年的发展,对园艺实训基地建设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主要形成了以下几种建设运行模式

学校自建型生产性实训基地模式实训基地学校自我筹资建设的,学校拥有绝对的管理控制权。其优点是能与教学充分结合起来,并根据教学计划来调整生产计划,以满足教学的需要,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缺点是学校投入较大,经济效益几乎无从谈起,导致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差。加上实训耗材消耗比较多,基地为节省费用,不得不尽可能压缩学生实训时间,导致不少实训项目还停留在参观、示范阶段。

政府资助型生产性实训基地模式实训基地是由国家或地方政府出资建设,一般是利用各种项目资金进行建设,全国各地建成的农业高科技园多属于此类。建成后接受学校学生实训,或者名义上划归学校,作为学校实训基地,但依然由政府进行控制和管理。因为是由政府投资,资金投入较大,动辄几千万乃至上亿元,所以基地建设的起点高、标准高、水平高,解决了学校资金不足的问题,提升了基地水平和档次。缺点是浪费严重,管理运行成本很高,而且多数的实训只能进行参观,学生难以真正融入生产实践。

企业(个人)承包型生产性实训基地模式实训基地学校投资建设,建成后由企业或个人进行承包管理,按照协议完成规定的经济指标和教学指标。其优点是学校不仅节省了人员、设备维护与实训耗材等大笔费用,还可以从承包方获得一定量的承包收益。缺点是承包方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总会采取各种措施或借口来拒绝学生实训,或者把学生当做无偿劳动力,让他们从事重复的简单劳动,学生实训效果难以达到教学要求,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难以到位。

校企一体型生产性实训基地模式学校依托专业技术优势和多种设施优势,由学校自主投资或通过社会融资,成立校办企业,并将其建成产学研一体,工学结合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其优点是能充分利用学校的技术优势和各种社会资源,让学生教师共同参与企业运作,不仅解决了相关教师的实践培训问题,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缩短了与社会的距离,而且还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缺点是学校集经营与管理于一体,责权利不太明确,管理成本相对较高,对市场反应不敏感,与社会上一般的企业相比经济效益较差。

校企合作型生产性实训基地模式学校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一般由学校提供场地,企业学校按协议提供设备设施、技术与管理,由企业进行经营管理。其优点是企业学校的责权利非常明晰,使得基地的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投入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设备设施及品种更新比较快,新技术能及时采用。学校不仅可以节省实训耗材及管理人员的工资等支出,还能从企业那里获得一定量的场地使用等费用。企业因在学校内进行生产,能得到水电、税收、卫生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加上学生实训进行生产实践,其人工费用也相应有所降低,而且也帮他们解决了企业后备人员的培养问题。缺点是校企双方合作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不同会导致效果差异很大。

校内园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本身的功能来看,首先应该具有教学实训的功能,即满足学生进行生产实训,达到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的目的。其次应具有培训功能,即利用先进的设备设施,优良的品种,先进的技术对教师企业员工、下岗职工等进行技术培训。再次还应具有服务功能,即面向农民或企业进行技术服务,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与开发,为职业资格鉴定提供场地等服务。但目前大部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基地华而不实,学生难以融入基地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示范项目的建设过程中,积极进行校内园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建成了一大批占地面积大、资金投入多、设备设施先进、观赏性强的实训基地。但不少基地华而不实,中看不中用,学生一般只能进行参观实训,无法进行真正的生产实践,这样达不到基地应该起到的作用。

教学实训内容与生产实际脱节客观方面,首先,园艺实训基地一旦建成,其设备设施与种类品种则基本固定下来,一般五六年不会改变,尤其是果树与园林树木这类多年生的植物。而市场与生产则变化很快,因此难以跟上生产的变化。其次,园艺植物的生产与气候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教学实训计划的安排无法预料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变化,因此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也会出现偏差。主观方面,企业的生产内容很难与教学实训的内容完全相符,企业的生产强调规模化,集约化,而教学实训则强调全面化,两者存在一定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学生进行的教学实训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生产资料的浪费,学生实训生产的产品也难以达到生产的要求,因此企业也可能会拿出部分耗材专门让学生用于实训,而这又与生产实际有一定的差距。

实训基地教学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难以协调从实训基地的功能分析来看,它应该同时具有教学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较大的偏差。一般由企业或个人管理的基地会更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教学效益与社会效益;而由学校或政府管理的基地则强调教学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很难顾及,往往会成为沉重的经济包袱。

校内园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实践与探索。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内园艺生产性实训基地占地76公顷,投资1.5亿元,被批准为国家级园艺实训基地。经过几年的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形成了“专业+自创公司+师生”自创实体型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按照“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思路,为充分发挥学院的专业技术优势和设备设施优势,2003年8月,由园艺专业教师共同出资50万元、学院以园艺实训基地的资产评估150万元共同创办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长沙小康园艺园林有限公司”,系主任为法人代表并任总经理,几位主要的骨干专业教师分别担任部门经理,其他的教师都是公司员工。为了使公司能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方向发展,公司的章程明确规定:公司要充分发挥学院的技术、人才优势,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为学院培养技能型人才提供良好的实训基地,公司应主动接受学生进行综合实训或毕业顶岗实习,同时每年从利润中拿出部分资金用于园艺实训基地建设。公司自成立以来,积极对外拓展业务,先后中标湖南醴潭高速公路一标段的绿化工程、长沙市岳麓区桔洲新苑绿化工程、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大楼绿化工程等。与此同时,对外销售优良种子3万多千克、优良种苗600多万株,直接对农民进行技术服务100多人次。几年共产生180多万元利润。在项目建设中,公司接纳学生实习达到15班次,9600人学时,所有专业教师都参与项目建设。通过这些项目建设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也了解了公司的运作方式,掌握了项目工程的实用技能。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其中有2位教师考取了园林项目经理证,2位教师考取了园林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11位教师拿到了花卉园艺师资格证。“专业+自创公司+师生”自创实体型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是一种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结合的新模式。它的最大优点是:充分发挥了专业优势,专业教师具有公司员工与学校教师的双重身份,学生具有公司实习人员与学生的双重身份,他们都能在真实的实践中不断地获得实用的生产技能,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水平,所有教师都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参与的学生也成为真正的技能型人才,这为他们“零距离”上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公司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后,拿出资金进行教学实训基地建设,更提高了实训基地的设备设施水平,满足了学生实训的需求,真正实现了“产学”双赢。

形成了基地示范园区型模式为发挥学院的技术优势,湖南省农业厅于2005年将占地70公顷、总投资1.5亿元的百果园划归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该院的产学研示范场。在园区建设过程中,他们秉承经济效益第一,兼顾社会效益与教学效益的原则,将产学研示范场建设成集“引种试验、生产示范、技术推广、教学实习、科普教育和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的现代高科技农业示范园。三年来先后引进了40多个果茶种类,200多个优质果茶种质资源,母本采穗园达到了6.7万公顷,推广良种8000多万亩,还新建了组织培养中心、质量检测室、智能温室和网棚等。先进的设施、优美的环境、独特的园景,使得示范园的观光功能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三年来先后接待了35万多人次的游客,还吸引了40个国家的代表团来访,每年的总收入达到300多万元。在取得了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教学效益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一方面,每年学院组织相关专业的学生100多人次参与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的推广,另一方面,每年都要分期分批派出300人次学生到示范园教学区采用统一供给生产资料、教师指导下的分组分区责任承包、按产品数量计酬计分等形式进行的“真刀实枪”的生产实践。在这种环境中,不仅学生得到了“员工式”的训练,使其不仅对各工作过程得到了充分了解,各专项能力得到了足够的训练,同时也树立了强烈的成本意识与管理意识。教师也获得了管理者的经验。通过这种模式的运作,造就了一批专家型的教师队伍,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培训了大量的现代农业科技人员,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强烈的辐射作用,同时还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这种模式实训基地进一步做大做强提供了思路和样本。

形成了“企业+合作基地+师生”合作共建模式为解决生产与学生教学实训存在的矛盾,我们将企业引入基地,与企业共同建设实训基地,以期达到经济效益与教学效益的统一。2007年4月,学院与长沙都市花乡花艺连锁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建设花卉实训基地。公司派出技术人员进驻基地,并添置和更新了设备设施,引进了多种名贵花卉苗木,将该基地建成该公司的花卉配送中心。公司除了1名管理人员与4名技术人员外,技术顾问是我院的教师,所有用工大部分是我院的学生学生同样是利用课余时间和周末,在基地进行花卉生产、花卉组盆、花卉租摆等工作,公司根据学生的业绩发给学生200~600元不等的劳动补贴。同时学院与公司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在2008级新生班中冠名一个“都市花乡园艺班”。新生入校后,按照双方制定的教学计划进行定向培养,并从一年级就开始在基地和公司进行实训,在毕业后经双向选择即可进入公司工作。也可以加盟公司,自己当店长,这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非常难得的好机会。作为技术顾问的教师也可以帮助公司解决一些技术难题,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同时,也获得了一定的报酬。“企业+合作基地+师生”的基地合作共建模式有效地解决了教学效益和经济效益难以统一的难题,真正实现了企业、合作基地、师生“共赢”,是值得大力推广的一种校企合作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陈晖,李国春.农业类高职学院创办实训基地的探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6).

[2]周敏,曾凡林,杜伟.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2).

[3]杨昌鹏.产学研紧密结合建设多种模式教学实践基地[J].中国高等教育,2007,(11).

[4]吴兴伟.高职院校校外实训基地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5,(8).

[5]首珩.共享型国家高职高专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4,(34).

[6]冯旭敏,温平则.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基本模式的构建[J]. 机械职业教育,2005,(2).

[7]冯美宇,温媛媛.高职高专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营[J]. 中国建设教育,2006,(6).

[8]李三波.基于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工学结合模式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8,(8).

作者简介:

邓建平(1968—),男,湖南常德人,硕士,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园艺植物栽培、职业教育教学管理。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