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有效专利指标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

论文关键词:有效专利值法区域创新能力   论文摘要:创新是我国现阶段发展战略的核心,也是区域寻求发展的第一要务。

通过选取有效专利存量专利存活率有效发明专利比例、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比例和职务有效发明比例5个有效专利相关指标,运用熵值法,从专利质量层面对我国内地31个省市区的创新能力情况进行评价,并在区域差异比较基础上进行分析。

引言   斯特恩等(Stern,PorterandFunnan)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由生产一系列相关的创新产品形成的Ⅲ;国内学者倾向于把区域创新能力看成是一种各项指标的综合能力,魏后凯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认为区域创新就是特定地域范围内发生的所有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的总称,区域创新能力即是开展这些创新活动的能力和创新成果的产出[21。

由于专利比较接近创新的商业应用,且专利数据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各地区发明和创新信息,故专利常被选作衡量地区创新能力指标f31,在研究中常采用发明专利的申请数和授权数[41。

相比于一般专利指标有效专利指标因其更能反映出专利的质量特征而逐渐呈现出诸多优势。

有效专利是指截至报告期末,专利权处于维持状态的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简报称:专利有效状况,特别是发明专利有效状况,可以体现专利技术的运用情况和市场价值,是衡量企业、地区和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一项新指标嘲。

杨中楷描述了有效专利存量模型,认为有效专利数量的变化表现为一个连续的“生产一失效”过程,生产包含着专利申请、授权过程,是正向的流量;失效包含着撤销和放弃的过程,是负向的流量。

这2个方向的流量决定着有效专利存量的动态变化网。

可见,有效专利指标的考察范围由专利申请授予的暂态过程拓展到生命周期的尽头,具备一定的时间连续性。

香克曼(Schankerman)则解释说,从专利个体的特点来看,技术含量高的专利会带来较高收益,也会具备较长的寿命同,这是一般专利申请和授权指标所无法体现的。

综上可以认为,有效专利指标更能准确和全面地反映出区域的暂态和累积创新能力,将有助于对创新能力的考察从静态拓展到历时态的过程中。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将采用有效专利的相关指标,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进而对我国八大经济区的创新能力差异进行分析。

1指标选取与研究方法   1.1有效专利相关指标选取   本文参考国外常用的专利衡量的做法,采用有效专利这项新指标来对我国内地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

我们选取有效专利存量专利存活率有效发明专利比例、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比例和职务有效发明专利比例作为分析指标

有效专利存量反映专利有效数量特征。

专利存活率有效专利存量专利授权量的比值。

由于维持专利权需要缴纳专利年费,一般来说专利权人只会对有价值的专利续费,因此该指标可在一定程度上衡量专利的重要性和技术水平『81。

例如,某地区可能有效专利存量很高,但专利存活率并不高,那就证明该地区专利产能相对过剩而专利质量不高,核心专利不多。

所以专利存活率指标可以看作是对有效专利存量的有益补充。

由于专利中发明专利的技术含量最高,因此,在进行评价中选取有效发明专利比例指标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企业是地区创新的主体,企业拥有的有效专利不仅体现出企业创新成果,还体现出企业知识产权的市场化水平、市场价值和产业化程度。

职务发明专利比例指标则能体现研发机构与个人之间的合作,往往比个人独立研发的专利的质量要高,更容易实施。

本文采用国家知识产权局2007年统计年报[9l有效专利部分数据,计算得出相关指标值(见表1o   1.2熵值法   目前.国内外建立的评价方法有数百种之多,其中熵值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法,而且计算过程相对简单.因此,本文采用熵值法进行赋权。

在信息论中,信息熵被定义为 ()=一∑P()1(蕾) ,=I   (1)将各指标同度量化,计算第j项指标下第i个方案指标值的比重P p=_,i=1,2,…,m;=l,2,…,n ∑ f=I   (2)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ej为 ej=一k2pl叩,j—1,2…,n Fl   (3)定义权数 q=ll—旦一=— , = ———。

——一’,1i’,2…,’,nz ∑(1一e)/1一∑e j=lj=1   (4)计算综合经济效益系数 ∑ J=l   即是第i个方案的综合评价值   2我国内地31个省市区创新能力分析与评价   2.1测度结果   对原始数据矩阵作标准化处理后,根据表1中有效专利相关指标数据,运用熵值法计算各指标的熵值ej,进而确定出各指标的权重(见表2)。

最后,用综合评价值的计算公式得到各地区创新能力综合得分及排序(见表3)。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