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英雄歌 走近凡人英雄

4月3日,我撰写的通讯《方永刚;真情传播真理》在文汇报第四版“近距离”专版推出。

该文见报前后,有关上级主管部门通过批示、电话等方式多次予以肯定,并于4月20日专门发函至上海市委宣传部并转文汇报社,“特对江胜信同志和有关编辑人员提出表扬”。

应该说,在有关上级部门组织“中央新闻单位方永刚事迹采访团”对方永刚同志进行宣传报道中,我交出了一份令人颇为满意的答卷。

函件这样评价我的文章:“基调昂扬采访深入,写作精心,文笔清新而深沉,是这次重大典型报道中质量最高的作品之一。

”在六十余位记者组成的新闻团里,我能得到如是赞许,意外之余也很欣慰,采写过程中自己自己施加的重压终于卸下来,二十多天来体力、脑力的超负荷付出总算没有白费。

发现博客并提前做“功课”      从3月初知道自己被点名参加“中央新闻单位方永刚事迹采访团”的那一天起,我就暗暗下决心不能给自己、给文汇报丢脸。

因此,我马上主动地、尽可能多地搜集关于方永刚的资料,包括发现他的学生的博客,很多祝福文章能在这里找到。

根据文章提供的电子邮件等联络方式,我与他的学生取得联系并了解情况。

在3月20日的新闻团采访心得交流会上,我提到了这段先期的准备,大家对我所说的博客很感兴趣,纷纷询问相关网址。

正式介入采访是在3月13日那一天:领取资料、参加动员会、方永刚接受采访团集体访问……由于方永刚身体状况不好,任何纸质媒体一律不被允许进行专访。

也就是说,记者们获得第一手的、直观的新闻资源的机会是均等的。

在这样的条件下,要让自己的报道出挑,并不容易。

为此,我在采访录音的同时,眼睛一刻也没有放松对细节的捕捉。

方永刚进入和离开会场的时候,我还主动离开座位,尾随他作了近距离观察。

其中,很多细节都运用到文章里了,这对营造文章的气氛非常有帮助,比如“男儿如果有泪,不因惧怕,不因疼痛,只因触碰了那根最柔软的心弦。

采访的那天,有那么一瞬,我看到他喉头凸动,泪要涌出眼眶。

他很利索地把食指探入镜片后面的眼角,轻轻一揉,复归常态。

至于那类似于京剧花脸的嗓音,则一刻都没有哽咽甚至停顿,仿佛刚刚弹去的,只是眼角的一粒尘埃。

”又如“经历三次化疗、体质孱弱的方永刚,在医护人员陪护下来到这里,脱下厚厚的防寒服、老头帽、大口罩,在十米开外接受我们采访团的集体采访……病不由人,他那耳侧贴着的胶布和额头豆大的汗滴逃不过我们的眼睛……当他再次‘全副武装’离开会场的时候,疲惫的步履踩疼了我们的视线。

”   从3月13日~22日的采访过程中,率团的上级主管部门领导数次在其他记者面前称赞我是个写人物的好手,希望此次我一样能把方永刚写出亮色。

原来,他们之所以点名让我参加,是无意中读到我撰写的《解味道人”周汝昌》、《罗哲文:长城的守护者》、《季羡林:做一辈子“学者”》等整版人物通讯,认为文章文笔不错、构思新颖、比较耐读,其作者一定可以胜任此次采写方永刚的任务。

那段时间,我的压力非常大,每天都要给自己打气,告诉自己千万不能第一次参加这样规模的采访活动就败下阵来。

据悉,有关上级主管部门每次组团对典型人物进行采访报道的过程中,均有一些记者写的文章在审稿过程中被“枪毙”,他们所在的新闻单位最后被通知采用新华社的通稿,这对那些记者和所在的新闻单位,都是非常尴尬甚至是失面子的事情。

我虽然写过数篇人物通讯,但大多是文化人物,触碰全国性的先进典型人物还是第一次。

而且,方永刚非同一般,他患结肠癌晚期在解放军三�一医院治疗期间,胡锦涛总书记专门前去看望,高度称赞方永刚不仅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坚定信仰党的理论、积极传播党的理论,而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模范践行党的理论,号召广大共产党员、全军官兵都要向方永刚学习。

李长春、刘云山及中央军委领导对方永刚的身体也高度关怀,对宣传报道工作高度重视。

可以肯定,方永刚将在接下来的较长一段时间里成为媒体关注的中心(后来事实证明确实如此)。

“只准成功,不准失败”,抱着这样的决心,我在采访和写作两个方面都卯足了实劲,下足了细工夫。

方永刚讲台前站一站      3月18日~22日,采访团来到辽宁大连、旅顺、沈阳和本溪4地采访

考虑到方永刚的身体状况,此次采访的进度是超常快速推进的,这也意味着我们的采访工作必然是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转的。

采访的对象很多,有方永刚家乡穷山村的乡亲,有他的亲朋好友、领导、同事、同学、学生,有聆听过他讲课的基层官兵、干部群众,有竭尽全力为他诊治的医生护士……记者们被分成几个采访小组,如果严格地随着采访小组对指定的采访对象进行采访,显然过于刻板,最后很有可能为不怎么重要的信息花掉大量的采访时间,而真正想了解的内容又采访得不够深入。

因此,在被允许进行自由采访的前提下,我并没有把宝贵的时间过多地放在对方永刚所在的海军政治学院领导的采访上,这些领导平时跟方接触很少,往往只能从理论和感情的角度做一些评价。

我也没有过多地关注医生对病情的描述、分析和预测,因为,在主人公充满信心、斗志昂扬的精神状态下,在报道时过多地渲染病情和制造悲悲切切的气氛显然是不明智和没必要的。

我把更多的精力用来采访他的同事、大学同学、家人、学生、听过他讲课的基层官兵和干部群众,来到他家、办公室、教室等第一现场,在他的讲台前站一站,在他的书桌前坐一坐。

我这样的采访“路线”很奏效,因此得到的直观体验和细节故事被选用到了后来的文章里,如“在大连采访时,我来到他家那间小三居。

自打被家人称为‘永刚广播电台’的方永刚住院治疗以后,这个热闹的家庭安静了很多。

岳父和儿子正在家里,他们将我迎进每一间房间。

这些年来,方永刚倾囊救治长期患病的父母直至为他们送终,自称‘家族精神支柱’的他也不曾间断对众多兄弟及家族晚辈的接济。

负担很重的这个家,经济状况近两年才稍稍好转,但还没来得及添置任何一件新家具。

不过,他的书房,光从‘软件’的角度,不可不谓之‘豪华’。

6个规格一致的书橱以顶天立地的姿态占据了书房的整整一面墙,里面的书籍塞得满满当当。

更有一些塞不下的,成堆成摞地码放于书桌以及屋角。

同样,在他的办公室,最抢眼的还是书橱。

这成千上万册的书,他果真都会去看吗?我随手翻开几本,无一不是圈圈点点。

”这些描述对于引领读者的情绪,增强人物的可信度和感染力很有作用。

参加采访团的记者,必须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擅长写人物通讯,二是吃苦耐劳、敬业爱岗。

在辽宁的那几天里,我们都卯足了劲,常常是采访到深夜(采访对象非常理解并配合我们的工作),稍微休息几个小时后,第二天一早又联系采访,换句话说,大家是在用“方永刚精神”工作。

连轴转的采访节奏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众记者体力的较量。

我的身体基础还算可以,再加上又有一股子压力在那里支撑,所以那几天有点亢奋,好像可以没日没夜、不知疲倦地工作。

动笔时把自己当作读者而非记者      从辽宁回京是3月22日深夜,有关上级主管部门确定的审稿时间是3月28日。

如何在一个星期里交出满意的稿子呢?我给自己定下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写主旋律人物切忌高大全、唱高调、喊口号,切忌一味灌输,切忌用记者本位意识生拉硬拽读者的情绪。

一定要让读者觉得这个人物真实可信、可以触摸,绝不避讳这个典型人物也存在某些不可效仿之处。

比如,我在文中提到:“他甚至还要感谢上天让他得了这个说小不小、说大但不是一下子就要命的病。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我却一年到头至少有300天是凌晨2点以后才睡的,是个拼命三郎。

这个病把我强行按在病床上反思:我天天讲科学发展观,自己的身体却没有做到科学发展。

如果仅仅是一个断胳膊断腿的病,我是不会反思的。

’”对人物的赞美之辞最好通过细节去天然表现,所有的议论和评价都要有情感铺垫,让人觉得水到渠成。

比如,我在谈到方永刚为何会选择做一名政治理论教员的时候,将“因为不再饥饿,所以热爱复旦大学”和“因为是党的创新理论的直接受益者,所以选择三尺讲台”作了一个类比,让读者觉得他的人生选择合情合理。

这段内容在文章中是这样组织的:   “小时候食不果腹的穷苦时光,至今都在他的梦境中浮现。

他的儿子方舟在大连接受我采访的时候,我问:‘你父亲希望你以后考什么大学?’‘复旦大学。

’‘为什么?’‘他说那里的伙食不错。

’―――方永刚,这个曾经的苦孩子,用一种几近原始本能的感觉在诠释着之所以这样选择的理由……改革开放,让他成就了上大学、参军入伍、成为军队政治理论教员等原本无法实现的梦想。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他能选择三尺讲台,也是出于另一种几近本能的报恩。

”   第二个原则是,写方永刚这样的主旋律人物要避免只重细节缺乏提炼。

方永刚和谢延信虽然都是典型人物,但写法上完全不同:谢延信之所以能三十余年奉养亡妻的父母和弟弟,是因为他具备“孝顺”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写他,可以纯粹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这足以感动人,传统美德的最好教材也正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故事;而方永刚是一个党的创新理论的传播者,他站在理论的至高点上,所有行动的内因,是真理所具备的力量,只有交代了这一点,文章才有比较高的立意,而交代的过程是无法仅仅通过婆婆妈妈、就事论事的细节来完成的,必须要在细节的基础上有所生发。

比如,我在文中谈到“方氏”讲解法的时候举了一个例子:“在阐述构建和谐社会的含义时,他说:‘和’就是人人张嘴有饭吃,‘谐’就是人人都有说话的权利。

”在举完这个例子后我并没有戛然而止,而是加了一句,“形象生动的说文解字,一下子把和谐的道理说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这样的提炼,有助于增加文章的厚度、深度和高度。

这两个原则的指导下,我开始结构我的文章

除了题记、后记外,我决定将文章主体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他为什么选择这一行;二是病中的他如何凭借巨大毅力和时间赛跑,他对未来的憧憬是什么;三是他的讲课受到欢迎的表现和原因是什么。

第一方面是决定人物命运的基础,一定要写得合理、可信,让读者理解他那么热爱工作的深层原因;第二方面最能体现人物的情操和信念,一定要写得感人,让读者由衷地被他的人格所折服;第三方面最能集中说明党的创新理论是指导实践的理论,一定要通过一些生动的例子来攀登整篇文章的精神高度,这也是宣传方永刚最大的现实意义所在。

我并不急着动笔,而是先整理、斟酌、过滤数万字的素材,选择最形象、生动又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精神的细节,将他们一一消化后归入不同的主体部分。

比如把“复旦的救济被和每月23.5元的助学金渐渐洗褪了方永刚的寒酸,当初因肚里没有油水而每月50公斤的骇人饭量,随着副食的增加逐步回落到20公斤的正常水平。

”这一个细节,归入第一部分“无怨无悔的人生选择”;把“当方永刚的博士生导师黄金声去看他的时候,躺在病床上的他正好对着阳光,口中喃喃道:‘我现在看太阳,和过去看太阳大不一样,时间对我来说太宝贵了。

’”这一细节,归入第二部分“如期如盼的生命之约”;把“最烂熟于胸的一本书,一定就是我在大连舰艇学院‘方永刚先进事迹展’上看到的那本《邓小平文选》,1983年版。

书旧得不能再旧,翻开来,满眼都是红道道、蓝杠杠,旁边还有许多注解和心得。

同事车跃丽说:‘方大哥都成了大家的工具书了。

我们想找邓小平同志的某句话,他会告诉我们在哪一章哪一篇甚至哪一页。

’”这一细节,归入第三部分“至真至情的理论之光”。

在写此文时,我还结合了“近距离”专栏的特点。

这个专栏强调作者和被采访对象之间的情感互动。

应该说,我很好地表达了这种情感。

比如,我在后记中的那一段描述,“我坐在那把电脑椅上,凉意一点一点弥散全身。

难道说真的天妒英才,吝啬给予他更多的时间?……我突然间记起他的生命之约,‘我和冬天有约,白雪皑皑的时候,我要再次走上我心爱的讲台……’如果这样,那么,那一方凉垫儿,不过多了一年的等待……这样想着,心头渐渐回暖。

我在给他的留言簿上留下我的暖意:‘但愿上帝只是和您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用一点点的皮肉之痛,让您知道张弛有度。

期待奇迹,期待您的音容笑貌,依旧在三尺讲台绽放如花。

’但愿我们的这股暖意流淌进他那春光明媚的心田。

”将自己的情绪加入文中,这大概是此文与其他媒体刊载的方永刚通讯不一样的、别致的、显出点亮色的地方吧。

要写出一个真实感人的方永刚,说难其实也不难,只要动笔的时候把自己当作一个读者而非记者就行,说服自己才能说服读者,感动自己才能感动读者

在表达主观情绪和进行评价议论的时候,要非常注重循序渐进,做到客观合理有分寸,绝不生硬拔高。

当天的编前会上,报社领导评价《方永刚:真情传播真理》这篇文章“不矫情”,我把这当作是对我写人物时恰当把握情绪的肯定。

文章用了3个通宵完成,写得很艰辛。

对我过去从来没有触碰的人物和题材,我必须要花更多的心血才能写出让自己满意的效果。

采访到脱稿,既是一次对体力的磨练,也是一次对写作水平的训练和提高。

经过这个过程,我又一次积累了自信。

(作者单位:文汇报)。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