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的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研究

【摘 要】导学案教学模式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和谐统一,从而构建了高效率的数学教学课堂

学案的板块设计极其重要,问题的设计要以导为主。

课堂教学主要以小组讨论、合作为主要形式,并用好兵帮兵。

学案教学模式提高了我校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故此,文章将围绕以下几点展开研究。

下载论文网 /3/view—13034537.htm  【关键词】初中数学;导学案;指导   初中数学课标指出:学生学习的主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在新课标的驱动下产生了很多新的教学方式,其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变革,它改变了以“教师教授”为特征的课堂教学,而以学生的自学为基础,以师生互动为手段,以发现问题、自我探究为主线,以学生多种能力的养成为目标,较好地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特征,符合新课程理念。

使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离不开“导学案”这一有效的工具,它既是教师的“导案”、也是学生的“学案”、“练案”,更是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的导学性文本。

它是高效课堂教学理念下教师学生进行学习设计的产物,被形象地比喻为高效课堂学生学习的“路线图”。

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主要是指学生在课前自行预习、自学的环节,以往教师留给学生预习作业,很少有学生能够认真去预习即将学习知识,导致这种原因的出现一方面是学生不知道预习的方式,另一方面是学生不知道预习什么内容,甚至有的教师提前布置预习任务,但是在实际课堂中却并不是以预习内容为基础。

而导学案是为了引导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充分掌握需要学习知识,从以往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式学习,有着明确的学习思路,准确抓住学习中的知识点和难点,建立学习目标,结合导学案的帮助,实现学习目标。

教师应将导学案提前发放到学生手中,促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借助导学案进行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重点知识及难点知识标记整理出来,在课堂上由教师进行讲解,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二、要注重导学案的应用   导学案要不要用?导学案怎么用?编制导学案并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我们是要利用导学案这种载体实现教师学生之间更有效的交流和互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疲于应付,马虎了事;也有一些教师是不顾实际、生搬硬套;还有的教师是编写的是一套,实际采取的是另一套,完全走形式等等,这些都不是导学案教学的初衷,但是在日常的教学中却是很普遍的存在的。

教师分不清导学案教学和教案教学的区别,学生就不能很好的运用导学案来指导自己的学习,那么,导学案教学就不能发挥出其优势,导学案的核心是以学为主,以学定导,先学后导。

教师一定要会用导学案,善用导学案,同时积极引导学生科学合理的运用导学案,导学案要成为教师学生有效联系和互动的纽带。

学案的设置上一般会有问题设置,这些问题就是牵引学生自主学习的一根主线,也是教师检验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实际情况和调整导学案的重要标准。

从课前预习课堂重点再到课后巩固,教师都是抛砖引玉的角色,而不再是传统教学中唱独角戏的局面,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要注意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先开展集体或者分组讨论,让学生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优势,实现生生合作,对于学生无法解答的问题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从而?学生加深印象。

三、精讲点拨的开展,善于总结   当学生遇到一些较难的数学问题且通过集体讨论都无法解决时,数学教师应该对这些问题进行集中处理,这一教学环节正是考验教师知识内涵和教学经验的重要时刻。

通常状况下,笔者会依据问题类型来选择是采取精讲的深入引导还是稍加点拨即可。

无论采取何种教学引导方式,数学教师一定要对变式练习进行精心设计,以此来引导学生数学知识展开进一步的理解和应用,为其后期新知识的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还记得笔者在教授一元二次方程的配方解法时,就在课堂开头用直接开平方做教学铺垫,然后再给出一个方程式,让学生试着将其配置成能够直接开平方的公式类型,随即学生们掌握了这一方程解法。

有必要的话,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对某一知识进行深入引导,提升解题难度来巩固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四、引学,用导学案启发学生联系实际,培养学习思维   数学作为一门崇尚理性科学的学科,其意义在于鼓励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将数学看作是一种应用于实际生活的工具。

数学“渗入”生活的导学案应用教学不仅体现了数学学习与实践的挂钩,也着重考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情况,一举多得。

引学环节的导学案应用的真谛在于将学生带入一个熟悉的数学情境,从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由此培养学生联系生活世界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掌握基本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让数学学习更加生动,学生知识面、思维与能力得到全方面培养。

例如,《矩形、菱形与正方形》,用导学案将各种“图形问题”带到课堂上,让学生直观感受其构型,对矩形、菱形、正方形有基本概念上的认知,然后将重点放在课本知识的研读上。

在此之后,就需要教师根据导学案的设计内容布置拓展性的任务,留给学生课后完成,让学生在对日常生活中的箱子、桌面、窗户进行认真观察研究的过程中从而加深对图形知识的掌握与理解。

以“拓展生活化”的角度进行导学案设计,从“问题”的角度出发将学生带入生活数学情境,在生活中自然感知数学图形知识的存在,更需要在其学习掌握图形知识过程中,把所学灵活应用、服务于生活,这也便是初中数学学案设计的目的与价值的本质体现。

学案教学模式使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变成了可操作的程序,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逐步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和研究探索的能力。

它使“教”围绕着“学”转,以学定教,实现了教与学的合一,也实现了由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到教师带着学生走向学习资源,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的转变,优化了教学过程,更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有利于知识的巩固落实,有利于教学效率,让我“尝”到了“双赢”的甜头。

参考文献:   [1]陈凤芳.让导学案成为构建高效初中数学课堂的好抓手[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24).   [2]张海晨.高效课堂学案设计[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0:42—63.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