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建设高速发展,公路通车里程迅速增多,桥梁数量也随之增加。

公路运输车辆大型化、重型化发展的趋势,给道路特别是桥梁等道路构造物造成严重损害。

对这些受损的桥梁进行必要的养护管理,使其能够适应通行需求,是当前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重要工作

作者综合桥梁养护现状,结合工作实例论述桥梁养护管理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采取的措施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公路桥梁 养护管理问题对策   1 我国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运输的发展更可谓突飞猛进,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经济上总体水平不高,公路桥梁发展主要着眼于量大、面广的一般大、中桥,这类桥梁仍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为主。

大批始建于60、70 年代的公路桥梁,在日趋增大的车辆荷载的作用下,技术状况快速下降,很快由一、二类发展为三、四类甚至五类桥梁,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威胁,桥梁垮塌事件也时有发生。

从总体情况看,当前公路桥梁的失养导致病害产生,主要集中在一些中小桥梁,这些桥梁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桥面铺装混凝土不同程度损坏,导致桥面产生坑槽,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二是桥面伸缩缝损坏严重,产生“桥头跳车”,危及行车安全。

公路桥梁“桥头跳车”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尤其在一些软土地基地方表现得更为严重,这给养护部门带来很大困难;三是河道滥采沙现象严重,造成河床及桩基冲刷严重。

为杜绝桥梁垮塌、坠车伤人事件,保障公路桥梁安全运营,进一步加强桥梁养护规范化管理水平已成为迫切需要。

目前 ,公路养护管理单位普遍存在着养路不养桥 ,重建不重养的思想 ,造成桥梁失养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 1 桥况不明    桥况不明一是:桥梁资料不全 ,桥梁技术状况不清楚等 ,建成多年的桥梁由于技术资料不及时归档造成资料不全 ,即使新建桥梁也很难及时到桥梁养护单位手中,造成桥梁原始资料不清楚,在各类报表资料中混乱 ,甚至连桥名都不统一的也有。

二是:桥梁定期、经常性检查工作不到位,有的只流于形式,不能及时发现桥梁病害。

三是桥梁病害的状况 ,病害发展过程没有系统检测,桥梁技术状况评定人为因素大,缺少科学。

1 . 2桥面严重超载 ,不堪负荷    在我国运营公路上还有许多桥梁修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设计荷载等级偏低 ,承载能力不足,已不适应目前超重车、 集装车、 大吨位车增多的新情况 ,造成桥梁承受不起日益增长的负荷而成为危桥。

1 . 3 桥面不平整    桥面铺装损坏不及时修复,造成桥面不平整能使车辆颠簸 ,车速降低 ,影响车速 ,增加桥梁构件的疲劳 ,如不改善将缩短桥的使用寿命提前大修。

1 . 4 桥栏杆残缺不齐    这种现象无论在干线或支线随处可以看到 ,造成栏杆残缺的原因很多 ,如行驶车辆交通事故撞坏 ,人为破坏 ,栏杆残缺。

虽然不影响车辆运行 ,但行驶在桥上车辆行人缺乏安全感 ,降低交通安全舒适水平。

1 . 5 桥头搭板沉降严重    由于桥梁设计与施工的不合理 ,桥梁投入运营后 ,桥梁的构件特别是在桥头搭板交付使用后出现了沉降 ,造成锥坡护坡、 铺装面沉陷空洞、 裂缝等毛病 ,在日常养护中没有及时修补 ,形成混凝土剥落、 钢筋外露锈蚀等等 ,这类毛病不及时处理可能酿成大祸。

2 加强公路桥梁养护管理    在桥梁养护管理中 ,我们应该分析桥梁病害可能产生的各种原因 ,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 ,保证桥梁的正常使用。

桥梁养护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2 . 1 提高对桥梁养护的认识、建立健全完善的桥梁档案    各级公路交通部门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建立和完善落实桥梁安全管理的责任体系,全面加强桥梁养护管理,建立完善桥梁的检测监测机制,强化桥梁的 治超管理,建立桥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准备。

特别强调各级应逐桥落实责任人,切实将桥梁的监管责任落到实处。

特别是国省干线公路上危桥的养护管理工作

公路养护各级部门尤其是基层养护部门必须将桥梁养护认识提高到新的高度。

完善桥梁检查、评定和养护管理的考核体系,将桥梁养护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真正纳入养护管理的范畴,彻底纠正“养路不养桥”的现象。

桥梁养护中克服如果不加强日常养护维修 ,同样小毛病会发展成大毛病 ,严重者甚至造成桥梁使用寿命缩短的思想。

桥梁档案是桥梁的历史足迹。

公路竣工验收后,管理单位应及时要求建设单位提交完整的竣工资料,还要与建设单位技术人员一起,按照相关资料,对所有桥梁进行一次全面详细的检查

需要提供的竣工资料包括:每座桥的原设计、变更设计、竣工图纸、隐蔽工程图片和检测资料以及桥下河流的水文计算等。

桥梁检查,应按照桥梁定期检查的要求进行,检查结果交管理单位留存。

对一些无法取得资料的老桥应找专业队伍或人员进行详细调查,建立桥梁档案,管理单位要按照桥梁管理系统的要求采集桥梁的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建立数据库,输入计算机立档保存。

这可为以后桥梁的维护提供资料支持。

2 . 2 完善桥梁管理保障体系    为保证桥梁养护管理纳入一个正常的运行轨道 ,各级公路部门首先要成立专门的桥梁管养机构 ,设立专职的桥梁工程师 ,负责桥梁养护管理工作

桥梁养护管理实行分级负责制,省公路局、市交通局、公路管理局、县公路段应分别设置专职的桥梁养护工程师负责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并保持其人员的相对稳定。

公路管理桥梁养护工程师职责:(一)每月对辖区桥梁(涵洞)进行经常性检查,并详尽做好检查记录。

(二)依据桥梁技术状况评定结果,制定辖区桥梁(涵洞)的小修保养建议计划,主持桥梁的小修保养和抗灾抢险工作以及受自然灾害和其他因素损坏情况的调查。

(三)负责超重车辆过桥管制工作,详细检查桥梁主要受力部件变化情况,同时做好现场记录并及时录入数据库。

(四)协助上一级管理单位完成桥梁的定期检查及特殊检查工作,以及桥梁管理系统的数据采集工作,参与辖区桥梁养护大、中修,改善工程的管理和竣工验收。

(五)负责辖区桥梁数据库维护及其他技术档案管理工作

(六)组织辖区养护单位桥梁养护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考核工作

公路管理局专职桥梁养护工程师职责:(一)制定桥梁定期检查计划,组织实施辖区桥梁养护的定期检查与评定,及损坏情况检查,并向上一级专职桥梁养护工程师提交检查报告。

(二)根据检查结果,提出桥梁养护、维修、改善方案和措施,及年度计划,提出年度需作特殊检查桥梁的申请报告。

(三)制定桥梁的小修保养、大中修、改建工程项目年度建议计划,并组织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和质量控制。

(四)负责辖区桥梁技术档案补充、完善和保密工作,协助实施桥梁的特殊检查工作,定期对辖区桥梁技术状况作出综合评价与分析;负责桥梁管理系统的数据更新、系统维护、系统运行以及桥梁养护报告编写等工作

(五)负责建立三类及其以上桥梁专项卡片资料,安排监测或决定是否采取交通管制措施。

(六)组织辖区危旧桥梁改造、加固维修工程的实施。

(七)监督检查县级公路管理机构(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下属机构)的桥梁养护管理工作,考核桥梁养护质量,组织实施超重车辆通过的有关技术工作

(八)每年向省公路局提交公路桥梁技术状况一览表及有关桥梁检查报告。

(九)组织辖区内下级单位桥梁养护工程师技术业务培训和考核工作

市交通局桥梁养护工程师职责:(一)负责辖区公路桥梁养护技术工作,监督检查公路管理桥梁养护工程师职责履行情况,审定市公路管理局提出的年度桥梁养护管理工作计划并上报省公路局。

(二)负责辖区桥梁养护工程、危旧桥梁改造、加固维修工程的中间检查和交(竣)工验收。

(三)参与辖区危旧桥改造项目的设计方案和对策措施的审查工作并监督实施。

(四)监督检查公路管理局的桥梁养护管理工作,考核桥梁养护质量。

(五)组织辖区桥梁养护工程师及有关技术人员的技术业务培训。

公路桥梁养护工程师职责:(一)负责全省公路桥梁养护技术工作组织编制全省桥梁养护管理工作计划,监督检查各单位桥梁养护工程师职责履行情况及全省公路桥梁养护质量。

(二)审核并提出桥梁特殊检查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提出桥梁特殊加固、改造、改建工程项目建议。

负责由省计划安排的危旧桥改造项目的设计方案审查并监督实施。

(三)组织各类专职桥梁养护工程师技术培训,提出桥梁养护的科研计划,推进桥梁养护科技进步与技术信息交流等工作

(四)组织推广桥梁管理系统,推进桥梁养护管理科学化。

(五)组织大跨径桥梁技术复杂桥梁的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以及加固工程的验收。

(六)组织检查分析桥梁养护工作中的重大安全、质量事故,审核超重车辆过桥方案。

这样不仅明确了目标 ,还明确了责任 ,对不认真检查没有发现影响安全行车隐患的要追究桥梁养护工和县站桥梁工程师的责任 ,对经常性检查中出现的一些漏筋、栏杆损坏、伸缩缝损坏等问题上报不及时、修复不及时 ,要扣罚当月工资等等。

2 . 3 加强措施,严格检查    严格的检查措施是保证桥梁维护工作质量的有效方法。

养护人员应对桥梁以及各种防护设施坚持日常养护巡查,注意观察桥梁的使用状况,尽量做到1 次/天养护巡查,并做好巡查记录,同时各级桥梁养护工程师应分别组织经常性检查、定期检查和专业检查

一是经常性检查

要由县级桥梁工程师组织实施,以直接目测为主,配合简单工具量测,一般可和桥梁的小修保养工作结合进行,检查周期为每月不少于一次,汛期应增加检查频率。

技术状况为四类的桥梁应增加检查频率。

技术状况为五类的桥梁应进行跟踪检查

经常性检查要如实记录,当场填写“桥梁经常性检查记录表”,登记所检查的项目和缺损类型,估计缺损范围和养护工程量,提出相应的小修保养措施,为编制小修保养计划提供依据。

对重要部(构)件明显达到三、四、五类技术状况桥梁,应及时提出定期检查建议上报主管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

检查结束后要及时更新桥梁养护管理系统数据。

二是定期检查由市公路管理组织进行。

专职桥梁养护工程师在每次实施定期检查前,要认真查阅所检查桥梁技术资料以及上次定期检查报告,制定周密的桥梁定期检查计划,检查后应采用桥梁管理系统定期对桥梁技术状况进行综合性评价和分析。

桥梁定期检查可委托具备相应资质和能力的单位实施。

三是专业检查

凡遭受意外损害、定期检查中难以判明损坏程度以及决定改造之前均需进行专业检查

2 . 4 规范桥梁技术资料    近几年我国高速公路的新改建工作很多 ,桥梁技术状况变化较大。

不在一个规定时期组织一批人员进行一次桥梁专项调查 ,难以系统地、 完整地查清桥梁技术状况 ,建立和完善桥梁技术档案。

首先高速公路开通后根据竣工图纸建立每座桥梁基本状况卡 ,并附两张总体照片 ,即桥梁正面和侧立面照片 ,以后每次桥梁的修复都必须在桥梁卡片上进行登记 ,实行动态管理

其次准确填写桥梁检查报告。

每次检查桥梁现场记录应在次日前整理完成 ,由专业桥梁工程师技术负责人签名后 ,准确输入在桥梁检查表中 ,对典型缺损和病害附照片 ,说明缺损部位、 类型、 性质、 范围、 数量和程度。

还要制定养护和维修计划。

平时除了加强桥梁的日常观察、 经常性检查和定期检查外 ,对病害较多的桥梁还必须多观察。

一旦发现危及行车安全的 ,按标准设置安全标志及时采取围护措施 ,同时应实施抢修 ,对一类病害及时列入日常养护计划修复 ,二类以上病害即刻向业主提交专项书面报告 ,待批准后即组织实施。

2 . 5 建设桥梁养护工程师队伍和养护队伍    公路交通的迅猛发展,必然要求强化组织管理

桥梁管养方面,应根据养护里程、辖区桥梁数量设立若干名专职桥梁养护工程师,并保证其工作性质的相对稳定,不能随意换动。

在其职责上,桥梁养护工程师负责制定、安排桥梁年度定期检查计划,组织实施辖区桥梁养护的定期检查,提出检查报告,通报三、四类及危险桥梁的病害状况

从目前的养护队伍现状来看,养护工人素质参差不齐,很难做到真正的专业养护

这就要求各级公路部门高度重视,针对桥梁养护工作的需要,要逐步培养骨干,成立专业养护队。

桥梁专职养护,要突出的是一个“专”字,努力做到专业人员、专门程序、专用方法,以保证桥梁工程师工作部署落实到位,随时掌握桥梁的使用状况,处治各种危急突发事件,并使队伍逐渐从日常养护过渡到具备进行桥梁中、小修甚至大修的能力。

3结束语    总之,加强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不仅是整个公路管理的组成部分 ,更重要的是可以尽量减少和避免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酿成巨大损失的塌桥事故发生。

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 ,专心研究 ,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为公路建养 ,为交通事业的发展 ,做出新的贡献。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