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视角下的企业动态机制研究

作者:王核成 闵玉林 沈运红。

[摘 要] 本文认为企业动态能力的本质是动态机制。通过分析企业知识管理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动态机制的作用,来进一步 理解动态能力,并把动态机制分解为动力机制学习机制匹配机制三大机制动力机制促使企业不断产生更新知识 结构的需求;学习机制保证企业“目标”知识结构向“可用”知识结构的有效转化;匹配机制使企业知识结构和知识 管理与环境保持动态匹配动态机制使得企业能够应对新的机会和威胁,给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   [关键词] 知识管理动态能力动力机制学习机制匹配机制      一、研究背景      随着环境变动更加剧烈,以及竞争态势的日趋激烈,很多学者认为组织不应只拥有静态的资源与能力,也应该有效地发展组织本身的能力知识组织应该建设、整合及重新构造原有的能力,以应对环境的剧烈变动,并获得竞争优势。近年来,动态能力作为竞争优势根本来源的观点已被放在战略研究的理论前沿。然而,有人认为这个理论仍然不够成熟,从其概念定义到其作用机理仍然缺乏一致的认识。本文从知识管理视角入手,以动态机制分析动态能力知识管理中的作用机理。      二、理论综述      1994年Teece等人首次将“动态”的观点引入到企业能力的研究,并正式提出动态能力这一新概念。他们把动态能力定义为:那些有助于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适宜地调整、整合和重构内外部组织技能、资源和职能能力的流程。并且,他们在随后的研究中正式对动态能力进行了概念界定:动态能力企业整合、构建和重构企业内外部能力以应对快速变化的环境的能力。并且,提出了动态能力的流程——位势——路径的模型,即3P模型(Teeee, Pisano Shuen, 1997)。他们率先建立起一个较完整的企业动态能力的理论框架,在这方面做出了原创性的贡献。   Zollo Winter(2002)和Winter(2003)也区分了运作能力动态能力。运作能力是与企业运作机能相适应的,是关于“我们现在如何生存”的能力动态能力用来修正并引导运作能力,比如改变企业的产品或生产程序。这种分类在近来的动态能力模型中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e.g., Helfat Peteraf, 2003; Zahra et al., 2006),并且有助于消除加载在动态能力定义中语意重复的现象。根据Helfat Peteraf(2003)解释,动态能力不直接影响它们所存在的企业的产出量,但是间接地通过影响运作能力而对企业的产出量产生贡献。   由于动态能力组织惯例,学习知识管理程序指导它们发展、进化和应用(Eisenhardt Martin, 2000)。将知识编纂成文到程序和技术使得经验和惯例容易应用。而且,知识的深度和宽度影响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惯例。Zollo Winter(2002)提出一个“知识演化循环”以描述动态能力和运作常规的发展,这个循环使企业在追求更大利润时能够改变做事的方法。知识演化循环包括四个阶段:产生变异、内部选择、复制、保持。国内学者董俊武(2004)等人也在他们的研究中,描述了这一知识演化循环过程。      三、知识管理中的动态机制分析      本文认为动态能力企业能力系统中的一个分支能力,但作为构建新能力能力,它有别于具体能力,是特殊能力。它存在于组织机制中——推进企业改革、变化、发展,并与环境适应、匹配。因此,从动态能力企业实践的应用和作用发挥角度讲,企业动态能力的本质是能力体系中的机制,由于这种机制的存在,推动了企业能力体系中各能力持续地协调和变化,这种机制包括动力机制学习机制匹配机制。本文将它们统称为动态机制(王核成,2005)。   下图展示了知识管理过程中动态机制的作用。战略决策对一个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成功很重要,它代表了高层管理者的职责,它处于企业做出的关于能力建设和资源转换决策的最高层次中。      1.企业知识领域的界定。企业知识管理改变企业知识结构。知识结构可以从宽度和深度两个方面来定义。知识结构的宽度表示企业拥有技能和经验的各个领域知识结构的深度涉及企业所拥有知识的掌握。然而,因为有些领域知识比其他领域的更具有战略上的意义,所以,我们对知识结构的定义特别集中于企业在特殊领域,我们称之为“重要的知识领域”内所拥有的知识深度。重要的知识领域是与一个行业成功的重要因素相关联的。管理者识别他们所处行业的重要知识领域时需要向自己提出的问题是:在给定的本行业经济结构和消费需求时,我们成功所需要的知识是什么?一旦管理者确定了行业的重要知识领域列表,这些领域就组成了企业期望达到的知识宽度。知识宽度确定后,知识结构的概念又会影响企业在这些紧要领域所达到的知识深度。“目标”知识结构产生于战略选择的结果和将来执行过程中的选择,而“可用”知识结构是在企业学习需要的知识,通过知识管理不断复制这些知识,并努力保持它在过程中产生。   2.知识管理中的动力机制。一方面企业的使命和价值观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方向和程度;另一方面在动态环境中,企业面临着竞争的压力。这两个方面是企业不断更新和提高企业能力动力之源。因此,动力机制由两方面构成:一是来自企业内部的动力,它是一种主动的创新愿望和要求,决定了能力改变的程度和过程,由企业使命和价值观决定;一是来自企业外部的动力,它是一种外在的推动力,对企业能力的改变起着引导作用。外在动力是指存在于企业外部,诱导、唤起、驱动企业实现对其能力更新的活动。   企业高层在制定战略后,还必须做一些基础工作,以保证知识管理的运行。首先,必须重新设计企业组织结构。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组织内部的结构;二是组织与环境中其他子系统所形成的关联结构。前者是起决定意义的内在因素,后者是起影响作用的外在因素。只有形成并保持内外合理的结构,促进企业内外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才能增强感知内外变化的能力。其次,塑造学习企业文化,学习企业要求的是一种开放、协作、创新的文化,只有强化这种文化建设,才能使企业随环境的变化不断促进其知识的增长与创新,使组织不断强壮。第三,制定激励企业学习的制度。应该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制度建设,促进并保障组织学习有效进行的制度;应该是鼓励信息在组织内外能充分流动,并在这种流动中创造出协同效应的制度。   3.知识管理中的学习机制。确定“目标”知识结构之后,就要努力获得并发展重要的知识资源,使它们成为可用知识结构的一部分。但是,确认哪些知识资产是企业需要的,并不能保证企业能获得并将它们变为整个组织都可用到的知识。认识到知识的存在和潜力、拥有传播知识的渠道和潜在使用者的吸收能力,是得到这些知识的前提条件。新知识系统整合的重要条件是企业知识管理基础,它包括企业组织结构、学习型文化和激励学习的制度。知识管理基础保证了企业学习机制发挥作用。学习机制是一种为了促进组织对内外知识与信息的敏感度和处理能力而形成的一种组织内外的连接结构与方式,其精髓是激励学习和保证学习的有效性。Zollo Winter(2002)认为学习机制有三种:经验累积、知识编撰、知识编码。学习机制发挥作用支持知识的获得、转移和保存。一旦高层管理者们清晰描述目标知识结构并将之编纂成文,知识管理就将这种新的变化传播到企业的相应部分,并复制组织各流程中的新知识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