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医学生对遗体捐献看法的调查

【摘要】 目的了解医学院学生对遗体捐献认知情况及看法,以便更好的宣传遗体捐献知识,为医学事业及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方法根据相关知识制定的问卷调查表,对400名莆田学院医学院学生进行无记名的问卷调查。结果无效问卷19份,有效问卷总共有381份,赞成遗体器官捐献约有72.18%.大多数医学生赞成遗体捐献,从伦理道德角度认知赞成的占大多数,从心理、公平的等其他角度认知的大部分持否定态度。结论本校的医学生伦理道德意识强,思想道德水平较高,部分医学生存在的传统伦理道德阻碍了其对器官遗体捐献的接受。

【关键词】 医学院; 遗体捐献; 认知情况; 看法。

遗体捐献是我国医学教育事业人体解剖学教学标本的主要来源,对医学的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而目前国内广大医科教学用尸源的短缺严重影响了正常教学的进行。医学生是未来从事医疗活动的工作者,也是医学知识的传播者,他们对器官移植及器官(遗体)捐献认知状况、所持态度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器官捐献立法及器官捐献工作的进程,因此笔者于2012、12—2013、2对莆田医学院的在校生进行遗体捐献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1、调查资料。

1.1调查对象。

对莆田学院医学院的在校专科生和本科生共400名进行了问卷调查,专业包括护理、药学、助产和影像。剔除无效问卷有19份,有效问卷总共有份381。

1.2调查方法。

采用匿名方式进行问卷调查

1.3调查内容。

伦理道德心理、公平等角度,调查在校医学生遗体捐献的看法。

1.4统计学方法:

问卷回收后,对数据进行审核,利用excel统计处理。

2、结果分析。

2.1对于遗体捐献赞成的有275人次,反对的仅106人次。大多数医学生赞成遗体捐献,大多数医学生伦理道德角度认知,然后依次是心理、公平的角度。②从伦理道德角度认知医学生赞成的占多数;从心理角度认知的所有医学生均持否定观点;从公平与其他角度进行认知医学生持否定观点的也更多。详见表1.

表1在校医学生遗体捐献的态度及认知情况大类目态度小类目伦理道德

(280)赞成(224)救助他人;贡献社会;体现死者价值;展现高尚品质与道德修养;积善行德;不赞成(56)违背传统伦理道德;有违精神需求心理(70)赞成(53)延续死者生命,相当于死者重生不赞成(27)费用、代价、风险大,极可能被遭踏而不是真用途公平(31)赞成死者无伤害;家属获利其他(63)赞成(40)死者生前同意;家属同意;不赞成(23)造成不良社会后果;自然死亡不捐2.2调查结果表明,从伦理道德角度来看,救助他人,贡献社会,体现死者价值,展现高尚品质与道德修养,积善行德等肯定的观点占主导位置,但是这又与伦理道德,精神需求发生矛盾。

2.3本校的医学生伦理道德意识强,思想道德水平较高. 本调查显示,对于遗体捐献,75%的医学生伦理道德角度进行了认知,大部分医学生认为它是一种求助他人、贡献社会的 高尚举动,能够展现高尚品质与道德修养,是一种积善行德的行为。这表明我校医学生伦理道德意识较强,思想道德水平较高。

2.4部分医学生存在的传统伦理道德阻碍了其对遗体捐献的接受 器官移植,遗体捐献就像一把双刃剑,英国学者兰姆说过器官移植的历史,一方面是科学技术的 成就史,另一方面也是一部道德冷峻的 道德思考史。由于居民忌讳谈论生死问题,忌讳生前谈论身后事的观念。尸体解剖被视为不礼、不孝、不仁义,是对亡灵的亵渎。因此即使有人想自愿捐献遗体,其子女、家属、亲友也不一定同意。

生命科学技术是对人自然生命状态的一种巨大改变,其在医学实践领域的 运用带来的 一系列伦理难题,需要人们重新审视人的 本质、尊严、权利、与价值,需要人们重新认识与思考生命伦理、社会伦理与道德,在具备将科技与人类社会纵横联系的 洞察力与睿智深远的关于人类根本利益的总体认识和思考下,全面、理智地分析其利弊,建立起一系列相应的社会调适机制。对于遗体捐献这一医疗技术不能因其与传统伦理道德心理认知发生冲突而压制它,也不能不顾传统道德与人们的心理而过于急进。我们既要用伦理道德规范科技的发展,照顾人民的心理感受,又要提高人们的 思想道德水平,渐渐改变落后的伦理道德规范,使遗体捐献事业真正造福于全人类。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