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途径

论文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途径    论文内容摘要:本文以典型资源型城市—————鸡西为例,深入分析了鸡西拉长煤炭产业链,实现煤钢、煤电一体化,发展非煤产业等实现产业转型的具体途径。

按照与原来资源产业有无直接产业关联,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有两条基本途径:一是发展接续产业,延伸产业链,实行“小转型”,二是发展替代产业,实行“大转型”,彻底摆脱对原来资源的依赖。

下面以煤城鸡西为例探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途径。

一、拉长煤炭产业链      1、原存问题   产业附加值低:链条残缺,按实现产值计算,鸡西资源开发型产品中“原”字号产品在1995年高达70%。

2000年以前,鸡西一半以上的煤炭作为原煤外销,附加值极低。

资源型城市都是随着资源发掘在偏僻的矿产地建立的,许多资源型城市除矿业外,其他产业没有形成气候;在区位上又处劣势,区位条件差。

许多资源产品后续加被放在其他中心城市,使资源型城市成为纯粹的资源供给地,资源产业链条被人为分割,严重影响了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使其难以发展成为综合性城市

2、转变战略   在鸡西,有人初步,如果把原煤留住,只需经过初次加工,一吨原煤立刻就能增值60元,更别说经过深加工了。

怎样让遍地的“黑煤”变“黄金”?鸡西人走出了一条延伸产业链的道路。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鸡西就制定了“利用资源、深度开发,依靠科技、优化发展”及“资源转化、结构转化城市转型、内联外引”。

2000年以来,鸡西在延长煤炭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方面作了极大的努力,6.5亿元,实施了26项重点技改项目,拉长了煤炭深加工产业链。

在这一过程中,重点加强了“煤转焦,煤转油、煤转气”,形成—条完整的煤——焦——气——油产业链,不仅提高了煤炭就地转化能力,还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煤转焦:在政策和的强力作用下,短短几年时间,鸡西就建立了多座现代化的焦化厂。

到2004年底,鸡西焦炭生产能力猛增至160万吨

而到2010年,预计将达到500 万吨,成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优质焦炭生产基地。

煤转气:煤气是炼焦过程中产生的焦炉气,随着鸡西煤炭焦化业的发展,煤气产量也随之逐年增加,2004年,煤气生产量达到2.7亿立方米,家庭用煤气达20余万人。

煤转油:煤化工、煤炼油等煤炭精细化工和转化项目是鸡西煤炭产业链延伸的重中之重,鸡西正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煤炼油项目。

目前,10万吨煤焦油项目已列为鸡西重点建设项目。

经过几年的发展,鸡西煤——焦、煤——气、煤——油转化初见成效。

3、效果评价   煤炭精深加工业的效益、环保效益和效益,是单一的原煤开采业不能比拟的。

原煤转化成筛选煤、洗精煤和焦炭,不仅可以减少一半以上的量,缓解铁路运输紧张局面,而且经济效益也相当可观。

二、 煤电一体化、煤钢一体化      1、原存问题   鸡西钢铁产业的龙头企业——鸡西冶金工业总公司过去“就铁抓铁”,产品单一,成为亏损大户。

产业的龙头企业——鸡西发电厂,煤炭产业的龙头企业——鸡西矿也集团,由于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结果造成产业结构单一,没有形成产业一体化优势。

2、转变战略   煤电一体化

多年来,由于受到运力的限制,鸡西煤炭产品外运不畅,变“输煤”为“输电”,促进煤炭就地转化,成为鸡西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

鸡西是国家煤炭生产基地,煤炭产量1500万吨/年,最高年产量3000万吨/年。

变“输煤”为“输电”,促进煤炭就地转化,发展坑口电站,实现煤电转化的条件比较充分。

2004年,鸡西二电厂新建240万千瓦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完毕,已与华能集团签订了联合建设大型坑口电厂的协议,电厂建成后年消耗原煤400万吨,可缓解鸡西地区煤炭外运铁路“瓶颈”问题,实现能源就地转化

煤钢一体化

作为鸡西钢铁产业的龙头企业,鸡西北方制钢有限公司是在原鸡西钢铁公司基础上,于2000年4月经过产权改革形成的民营股份制企业。

下设煤矿、选煤厂、焦化厂、炼铁厂、自备配电厂、炼钢厂等多家分厂,是拥有煤矿、铁矿、石灰石矿资源,具有“煤焦炭、铁钢材”完整产业链的钢铁联合企业,现已形成120万吨钢的综合生产能力。

目前,公司已经进入全国钢铁企业100强,在全国冶金行业大型企业中排在第115位。

目前,鸡西北方制钢有限公司200万吨钢改扩建工程,已成为鸡西经济发展中的一件大事,80万吨/年焦化工程、建设一座装机容量为12万KW的燃气发电站、30万吨不锈钢带铸轧系统工程、一座450立方米高炉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