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结构_靠自主品牌支撑外贸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拥有自主品牌的进出口企业不到20%,自主品牌出口不足10%。

由于缺乏自主出口品牌,我们在国际交换中只能廉价出卖资源和劳动力,获取微薄的贸易收益。

一个品牌弱国,不可能是贸易强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持续快速发展

但由于自主出口品牌建设薄弱,我国国际分工中总体上还处于加工制造这一低附加值环节,外贸增长质量不高,后劲不足。

我国虽是贸易大国,但远不是贸易强国,主要表现为:   我国自主出口品牌严重匮乏。

出口结构分析,我国加工贸易占据半壁江山,这部分出口主要使用外方品牌,剩下的一般贸易出口中,大部分使用贴牌方式生产。

抽样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拥有自主品牌的进出口企业不到20%,自主品牌出口不足10%。

我国自主出口品牌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

据联合国工业计划署统计,全球共有8.5万种名牌,其中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拥有90%以上,处于垄断地位,我国国际名牌寥寥无几。

我国自主出口品牌的附加值不高。

近年来,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出口自主品牌产品,但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特别是缺乏拥有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自主出口品牌的附加值偏低,有无品牌差别不大。

缺乏自主出口品牌,大量出口低附加值产品的简单数量扩张模式,对外贸和国民经济发展造成了一系列不利影响:   不利于增加国际交换收益。

国际市场的价值链看,生产环节创造的增加值占30%,剩下的70%来自于以品牌为标志的研发和营销环节,名牌的增值效应更加明显。

由于缺乏自主出口品牌,我们在国际交换中只能廉价出卖资源和劳动力,获取微薄的贸易收益。

不利于外贸持续发展

从市场空间上看,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出口商品已在国际市场占据相当份额,单纯数量扩张的空间已十分有限。

由于缺乏出口品牌,产品雷同,出口价格不断走低,频频引发贸易壁垒,目前我国遭遇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已占全球的17%。

与此同时,生产出口商品所需的资源性产品进口大量增加,价格大幅上涨,成为贸易逆差的重要来源,贸易条件不断恶化。

不利于提高国际竞争力。

近年来,跨国公司以名牌为纽带,构建全球性的生产和销售体系,把名牌作为控制和配置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手段,利用名牌抢占和控制市场,国际市场已全面进入品牌竞争时代。

由于缺乏自主品牌我国出口还处于产品竞争阶段,并以价格为主要竞争手段,这已严重阻碍了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自主出口品牌建设薄弱的现状,与我国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订单贸易为主的贸易格局、出口企业自身的发展阶段和外贸体制历史沿革等因素密切相关。

目前,部分企业继续从事贴牌加工出口是必要的,但政府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大力推进自主出口品牌建设,提升出口商品的竞争优势。

积极探索,自主出口品牌建设成效初显      自主出口品牌建设,对于外贸发展和国民经济全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

多年来,在有关部门、各地和广大出口企业的积极探索下,这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自1999年起,商务部确定了4批重点支持和发展名牌出口商品,在动态管理的基础上,将工作重点放在出口品牌的培育上,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并利用多种手段进行支持。

例如,在美欧分别举办中国出口名牌展,以政府名义整体推广我国自主出口名牌;在不久前结束的第九十五届广交会上,商务部首次设立品牌展区,320个自主出口品牌在7%的摊位上实现了18%的成交额,参展新品比例接近50%,比平均水平高出20个百分点,成交价格比同类商品高出10%以上,充分发挥了政府在出口品牌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

各地在创造自主出口品牌的实践中也摸索出了不少成功经验。

不少省市纷纷制定本地区扶持名牌商品发展的规划,建立跨部门的工作机制,出台完善的配套扶持政策。

在各级商务主管部门的推动下,在参与国际竞争中,进出口企业品牌意识也明显增强,品牌商品出口份额逐步增加,涌现出了一批像海尔、科龙、美的、春兰等知名出口品牌

政府引导,各方参与,共同推进出口品牌建设      与国内市场相比,创立出口品牌的投入更大,风险更高,周期更长。

据权威机构统计,创立一个世界名牌,至少需要25年时间,仅广告宣传就需要投入约2亿美元。

国内出口企业在实践中纷纷感叹“创品牌难,创名牌更难,创出口名牌更是难上加难”。

自主出口品牌建设,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

从日韩经验看,后发国家要在短期内将国内名牌培育成出口名牌甚至国际名牌,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必不可少;在当前跨国公司利用资金、技术、市场优势全面挤压我自主品牌发展空间的形势下,这一点尤为重要。

自主出口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加强中央、地方、中介、企业各方的配合,加大培育工作力度,扶持、保护、发展一批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自主出口品牌

一是着眼长远,制定自主出口品牌发展规划。

二是加强协调,建立政策支持体系和协调机制。

三是多管齐下,加大对出口名牌的扶持力度。

四是打假维权,创造出口名牌发展的良好环境。

五是统筹兼顾,全方位加强出口品牌建设工作。

培育出口品牌,产业是基础,企业是主体,产品是关键。

加强出口品牌建设工作,要实现内外贸结合、贸易与产业结合。

出口企业要全面加强研发、设计、生产、营销、服务工作,推动国内名牌走向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成长为出口名牌,乃至世界名牌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