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纤维化指标与肝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在慢性肝脏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摘要】 目的: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06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肝炎住院患者302例,探讨血清纤维化指标肝功能指标的联合检测慢性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2例各种类型肝病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ⅣC)和透明质酸(HA)进行检测,同时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及甲胎蛋白的水平(AFP),并与80例健康人做比较,分析各指标慢性肝脏疾病中的变化特点、相关性及临床意义。结果: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PCⅢ、ⅣC、HA及ALT、AST高于对照组(P0.01),ALB、PA低于对照组(P0.01),而LN的改变不明显;肝硬化及肝癌患者中肝纤维化各项指标及AF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HA、ⅣC、PCⅢ三项指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联合检测纤维化血清指标肝功能指标可提高临床对肝纤维化诊断的标准性和可靠性,有利于慢性肝脏疾病演变的监测和治疗。

【关键词】 肝纤维化;Ⅲ型前胶原;层粘蛋白;Ⅳ型胶原;透明质酸;甲胎蛋白;前白蛋白。

纤维化慢性肝炎发展为肝炎肝硬变的必经阶段,能否早期诊断肝纤维化是控制肝炎肝硬变形成的关键。肝纤维化是指由多种慢性疾病引起的肝脏持续的创伤修复反应而导致的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和肝脏功能的受损[1]。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导致肝脏纤维结节形成并破坏正常的肝脏结构,最终发展成为肝硬化而出现肝脏功能的衰退,甚至有演变为肝细胞癌的可能性[2]。对肝纤维化的诊断及治疗效果的检测的最有效措施是肝组织活检,但此项检查因具有创伤性和一定的危险性而很难作为常规开展。近年来血清学检查研究发展较快,在肝纤维化的形成及发展的不同时期,血清中的一些物质如: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ⅣC)和透明质酸(HA),浓度呈现不同的变化。联合检测肝功能相关指标,可及时掌握病情的演变,对临床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 根据2000年9月西安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4],患者均为我院2001年1月至2006年8月明确诊断,其中慢性肝炎患者158例,肝硬化患者82例,原发性肝癌62例。其中,男性229例,女性73例。年龄30岁~80岁。正常对照组为体检中心新兵体检者80例,均为男性,年龄18岁~22岁。

1.2 检测方法 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不能当日测定的标本及时分离血清,—20 ℃保存,一周内测定。HA、ⅣC、PCⅢ、LN及AFP指标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仪器为:SN—6100型全自动放射免疫r计数仪,测定1次/周,试剂盒为山东潍坊3V生物科技提供,严格按照试剂使用说明操作。血清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检测用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每日测定,试剂分别是:ALT、AST为日本第一化学药品株式会社提供;ALB、PA为浙江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3 统计方法 由SPSS 13.0统计软件完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各种肝病患者血清肝功能指标检测结果 见表1。由表1显示,在各种慢性肝病患者中ALT、AST值均增高(P0.01),AFP在肝硬化及肝癌中均升高,尤以肝癌更为显著。在各项肝纤维化指标中除LN外,其他3项指标对照组比较均显著性升高(P0.01),且3项指标均随病程的进展而升高。    表1 慢性肝脏疾病患者血清ALT、AST、ALB、PA、AFP检测结果(略)。

2.2 各种肝病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检测结果 见表2。    表2 慢性肝脏疾病患者血清HA、ⅣC、PCⅢ、LN检测结果(略)。

2.3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 见表3。

表3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略)    表3显示LN和ⅣC与肝功能指标ALT和AST无明显相关性,与ALB和PA指标有相关性(P0.01)。而PCⅢ和HA与肝功能指标有相关性(P0.01)。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