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林深处听歌吟

众所周知,企业文学作者的创作,在时下信息爆炸的时代中显得有些廖寂。如同社会转型期的其他文学种类一样,被边缘化的内在原因,也是在观念尚未充分转变时就受到了经济浪潮的强烈冲击。全国的企业作家都正经受着艰苦的考验。

近日同时得到潘烽两部新作:一本是诗集《三百六十度聆听》,一本是散文集《摇一地玛瑙》。交替着将两部作品陆续读完,发现在文学这条充满艰辛的道路上,依然在勤勉耕耘的还大有人在,无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潘烽是其中的佼佼者。

潘烽吉化文坛的一员宿将。他以主题的深度,展示他对生活认识的敏锐,也以作品的多产,证明着他在耕耘上的勤奋。

这次品味他的作品,这两本书读起来却并不轻松。掩卷深思,感觉到无论是潘烽作品还是文坛的动向,都随着社会转型期的过度,而发生了深刻的转变。在品味潘烽作品的时候,头脑中总是思考着如何构建转型期文学创作体系这个绕不过去的课题。

探索精神与观念转型。

文学社会的一面镜子。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经济改制,社会转型,文学也随之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化。在许多作家由疏离现实到关注现实的同时,亦有部分作家开始热衷于个人化写作,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来势凶猛,快餐式的作品与商业化炒作蔓延在整个文坛。社会转型的实质,是社会价值体系的建构与解构。正确认识当前价值观冲突的基本态势,探究形成冲突的因由,寻求调整适合多元价值观冲突的路径,对实现我国社会转型的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多元价值观冲突中,文学已经边缘化的大背景下,潘烽的写作并没有停止,他以坚忍不拔的探索精神,探索自己在新时期文学创作中的方向。把他的两部新作,与过去他写的那些作品相比,少了的是激越豪迈,多了的是沉思与苦想。潘烽新作基调变化的根本原因,既有时代变迁的留存,也是作家成长历程的印迹。

散文集《摇一地玛瑙》中的《原谅我背叛了你的笑容》,严格地说,是一篇自传,是对自己走过的路途的回睃。在温馨老屋和亲人笑容里,是在“碌碌无为的状态下毫无意义地衰老下去”,还是告别牵挂着自己的亲人,“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倾心打造自己的天地,从容而执着,一点一滴地创造自己向往的一切”。他也曾在心底里挣扎,“正是那种一直想拴住我的笑容,赋予我以马不停蹄的使命,继而构成了激励我前行的不竭动力”,当毅然决然迈出了坚定的脚步,“对一个人的背叛是对一种观念的背叛”。他说,“好在我所期待的原谅已变成对我的深度理解和骄傲。”。

继而,在他的诗集《三百六十度聆听》中的《每天面对松花江》里,他交待了自己奋斗的途径,一个“贫寒的家境里”出生的人,成长在新中国的背景下:必然以“一种叫做信念的东西/在血管里安营扎寨/使我的表情我的肌肉/我的行动/我握笔的手指/都曾有了/应有的风光”。成功路上,支撑前行理念是“令我自豪也是难以让我排除的是,那时我确确实实自觉不自觉地做到了以高昂而饱满的精神状态生活在国际歌的境界中。”。

作品的深入解读,需要对作家进行解读,无一例外,作家在行文中都会自觉不自觉在作品中对自己身世的流露,通过对作者的解读,会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时下新人作品结集时,常常会在前言或后记中给读者提供相应的补充,而潘烽两部新作却只字未留。但当通读了全文后,还是能给人寻出对作者身世的解构。

从这里为突破口,放在时代大背景下,也许可以寻觅出潘烽两部新作主题形成的脉络和表现手法的个性化特征。

生活本来面目与生存真实状态。

杭州灵隐寺前冷泉亭上的一副对联,给我印象深刻:“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在这里提及,是因为我想的是潘烽作品的变化。

潘烽在散文《大东北》中说:“人的身子热到一定程度,就需要冷却”。

大工业的恢弘气势,在潘烽的这两部新作中,依然可以领略。特别是在具有浓郁抒情色彩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对创作背景直抒胸臆的赞叹:散文《有烈酒就没有冬天》、《因为咱们是工人》、《给咱东北人拍张CT片》等;诗《手语》、《比太阳抢先抵达》、《钢铁醒了》、《金属宣言》、《关东大林莽》等。把激昂饱满的诗意,付注于色彩浓烈的笔墨,随着情绪的流淌,凝结在作品之中。他在诗意张力惯性下,一如既往地满含激情。在诗歌《人的硬度》中,“钢铁硬不过人/在人的面前钢铁百顺百依”、《黎明即将来临》中的“汽压阀在节节升高/一种超越极限的负荷/注定每个人的生命/都将爆发出绚丽的光彩”这样铿锵的诗句中,一种宣言般情绪弥散开来,给读者以强烈的情感上的冲击。但与以往的长调诗作和朗诵词相比,多了一些沉思和冷峻。《为了生活》中有一组群像;《坚冰的呼号》里涌动的希望;寄情在《趁着天还亮着快些赶路》中的匆匆身影……。

目前,文坛上出版的诗集较之其他的体裁的文学作品少之又少,《三百六十度聆听》之所以能执着的出版,证明着潘烽在出版业疏离诗意的大背景下,他的抒情诗创作的欲火依然不曾泯灭,能坚持不懈地对诗意表达方法进行创新和探索,更是难能可贵。而他的散文集中,更多的是对现实生活中笔下人物生存状态的关照。作家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和审美态度,对于作品的风格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潘烽新作在创作中并不太注重故事的完整性,他常常是凭借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抓住某些氛围或某种情绪,展开艺术联想,用擅长的艺术手法加以渲染,展开主人公的生存状态和命运,进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两部新作的一个共同的重要特点,是在题材取向上注重现实生活的“原生态还原”。现实主义文学要求作家面对生活,直面人生,按照生活本来面目真实反映生活两部新作在注意到了传统现实主义文学精神的同时,也注意到过去那种表现“本质真实”的缺陷,因而开始注重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所谓“原生态”就是那些没有经过更多加工的、尤其是没有过滤的生活现象再度呈现出来,使它保持或更接近生活的本来面目。使读者几乎体验着生活的原貌。作家并不对人物进行简单的褒贬,而是在质朴自然的叙述描绘中袒露出原有的本色。

尤其在诗集《三百六十度聆听》中读者可以轻易发现,按时间顺序排列,作家将现实生活中24小时发出的声响,让读者从360度的方向去倾听。如果撇去作家用心良苦的篇目排列,仅从诗题中就可以理出顺序。《回首昨天》、《黎明即将来临》、《面临曙光》、《秋日正午》、《从黄昏开始》、《梦中的吻》……无论发生在何时何地的故事,都不会被遗漏。有意识地雕镂出时间的轮廓,展现出通透的生活空间,也许是作家正在试探着进行的创作实验。这在人物表现方法上或许是一种突破,最起码也是个人创作方法上的新收获。

另一个特点是在展现主题时不刻意塑造典型。他把笔墨倾注在普通人的身上,表现普通凡人的喜怒哀乐和心理状态。我国传统现实主义有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的基本原则,两部新作尽管也注重写人,但作家的目光主要集中在写普通人,表现普通人的内心世界和独特感受。诗《因为咱们是工人》中描写了现代工人中的群像,他们中有那种“衣服脱下来一拧,汗哗哗地往地上淌”的工人,“因为有了咱们的力量和汗水,大工业的景象一天一个样地在变。塔林疯长,长成银亮一片”、也有能同老外“咱用英语跟他干仗”的工人;让人分外感动的是“动不动就做点红烧肉类的好菜送到现场”,“想着法给咱补身子”的工人媳妇和要把技术“不能眼巴巴地瞅着断档”而真心传给徒弟的技术骨干……都是家乡人、身边人。

经济运作机制的转换,使人的经济地位和人际关系发生了变化。

文学不是消极地反映生活,而应该同现实倾向相联系,从而积极地影响生活。作为表现和评析人们的心理和感情的文学作品,寄寓作家在这一方面的思考,实现文学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参与。

景象寓意与社会思考。

人性是人类本质特征的表现。艺术是时代生活通过作家的头脑产生的,是社会现实的一种折射。作家的认识水准决定着艺术创作中价值判断的理性尺度。作家应该以极高的热情投身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在实践中探索时代的价值观。

人文关怀理念在潘烽作品中,主要体现在他对社会现实和现实生活中的人所给予的关注。在散文集《摇一地玛瑙》中,他对冬天里山里红落地的过程有细致入微地描写:“霎时,又如硕大的红色的雨,一滴一滴地落,落下的过程却一点声息也没有,因为它们滴在了雪上。山里红一半镶嵌在雪里,另一半露在外面,像一颗颗玲珑剔透的红玛瑙”。显然,作家面对自然造化的鬼斧神工赞叹不已的同时,又赋于景象寓意深藏不露的社会思考。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的命题。潘烽把视线落在脚下这块热土上,欣喜地注视着这里点滴的发展进步,也对步履滞后的原因进行痛苦的探寻。

两部新作中,有诸多篇幅把各地域的人放在一起进行了比较、把企业员工与农民或个体经营者进行了比较,如此比兴,实际是用放大了的参照系对人的思想意识与观念的比较,相当于“给咱东北人拍张CT片”。

当前,或者说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企业文学爱好者在进行创作时,主题表现手法单一,常常直抒胸臆,达不到预想的艺术效果。我觉得潘烽多元化的表达方法,无疑对创作导向起到了示范作用。例如:诗《三枚硬币》、《弹棉花的南方人》、《走笔大三峡》;散文《九月行踪》、《黄山思绪》等,也许篇目起于千里之外,而心却系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系着吉化这块热土,殷殷之情拳拳之心昭昭可鉴!

在共和国的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吉化企业的成败兴衰曾牵动过上至共和国决策者、下到芸芸众生的心。曾经的荣耀结束在特定的历史时刻,而特殊的经济地位和地理位置又决定了吉化企业只能是做一艘无坚不摧的破冰船,永往直前。在社会转型期吉化企业经历了共和国境内所有国有企业所经历过的疾风暴雨。在相同的起跑线上,吉化企业戮力拼搏冲出困境,终又重振雄风。在社会转型期中实现企业脱胎换骨的改造,必然伴随有刻骨铭心的阵痛。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是自觉用历史观照现实,敏锐把握社会脉搏,承担一份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注重作品的精神和艺术价值,多为读者提供健康向上的优秀产品,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坚持弘扬时代的旋律,这是社会转型期文化人的重要使命。

潘烽新作中,主题的突破和风格的变化,是在社会转型期期间。随着生活视野的扩大,在重新崛起的这块土地上,改革大潮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中西文化的碰撞,对人们的文化心态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丰富多彩的生活拓宽了观察角度。在逐渐调整了贯用手法的同时,开始直面人生,用冷静的目光审视生活,在表现手法上有了新的追求。从某种意义来说,以平静的态度去叙说那些并不平静甚至沉重的生活,更显现出作品的艺术穿透力。作家对笔下的生活画面和人物心态都有着独特的价值判断,而思想情感、心理状态和性格特点,是通过描写对象的行动和语言表达。做到对事物态度的客观,让倾向性融入情节之中,给读者留下充分的思考空间。

潘烽两部新作中,能隐隐约约看到吉化文学创作活动的动向,进而联想到社会转型期对时下文坛的冲击。套用社会批评方法、作者传记批评方法、符号学方法,侧重于对作品与作者、社会读者的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力图以揭示企业作者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希望能上升到观念体系。因为人们能从潘烽作品中,透过诸多生活场景聆听到企业主人对振兴的热情呼唤。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