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术后出血原因分析及处理

【摘要】目的探讨常规气管切开术后并发出血的原因及有效的止血方法。

方法对1998—2009年在我院行气管切开术后并发出血的7例患者出血原因进行归类分析,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止血

结果本组病例经一次处理均成功止血

结论气管切开术中,打开气管前壁前术腔妥善止血是预防出血并发症的有效方法,对确已并发出血的按出血原因施行不同方法积极止血

【关键词】气管切开术出血并发症 气管切开术是解除呼吸道梗阻的有效方法,是抢救严重呼吸困难病人的常用手术,耳鼻咽喉科医生应熟练掌握该项基本技能。

术后出血气管切开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近9年来我科共行气管切开203例,术后并发出血7例,现将出血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总结汇报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7例患者中男4例,女3例,年龄33—72岁,平均46.6岁;各种原因形成全身低凝状态切口弥漫性渗血4例,甲状腺峡部处理不当出血2例,气管黏膜血管磨损出血1例;病种涉及药物中毒1例,脑梗塞2例,脑出血1例,慢支肺气肿1例,破伤风1例,急性喉梗塞1例。

1.2处理方法4例切口弥漫性渗血者,术创予凡士林纱条填塞48小时,同时积极寻找引起全身低凝状态原因,予对症处理;甲状腺峡部出血的重新缝扎出血血管;气管黏膜血管损伤出血的在纤维喉镜下行微波热凝止血,并更换较小型号气管套管

2结果 7例出血患者经一次处理后均成功止血

3讨论 气管切开切开颈段气管前壁,建立新的呼吸通道的手术[1],常用于抢救严重呼吸困难病人,该手术原仅用于解除喉梗阻引起呼吸困难,现在还广泛应用于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性呼吸困难的辅助治疗,使下呼吸道分泌物能经气管套管吸出,从而改善肺内气体交换。

同时对于减轻呼吸道阻力,减少呼吸道解剖无效腔及通过气管切开气管套管进行人工辅助呼吸和便于气管内给药等来纠正呼吸机能不全有很大帮助[2]。

气管切开术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我科所遇7例出血以原发性出血多见,主要出血原因是术中止血不彻底或术后病人剧烈咳嗽,局部小静脉扩张,使原已止血出血点再出血

甲状腺峡部是血运非常丰富的组织,气管切开术中如峡部过宽需切断时而未作妥善处理,创面内动静脉损伤后处理不当,均可发生较多出血,此外,一些病人虽无血液病,但如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肝功能异常,使血液处于低凝状态亦可引起手术创面弥漫性渗血不止,是原发性出血的重要原因,原发性出血中,若无血液病,经填塞压迫[2],止血药物治疗及对症处理大多可止血,如不能止血则需打开切口找到出血血管予以结扎止血,我们认为除紧急气管切开外,常规气管切开时需按解剖层次逐步切开,尽量减少组织损伤,到达气管前壁气管切开前手术创面充分止血,这样安全又方便,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

继发性出血一般发生在术后数日以后,且切口窦道一般都已形成,我科所遇1例继发性出血发生在术后10天出血,经检查出血位于气管前壁出血原因考虑与患者颈部反复活动及术后护理人员更换金属内套管手法不当有关。

继发性出血原因中,还有学者报道为[3]:(1)伤口感染;(2)选用气管套管不合适或病人头过分后仰或切口过长使气管套管下端磨损气管前壁血管;(3)切口过低有无名动脉暴露或近于暴露被气管套管磨擦损伤或感染损伤出血;(4)有些需要使用呼吸机的病人,使用带气囊套管,若使用时间过长,且气管内压力过大,造成气管壁及周围组织缺血坏死进而损伤无名动脉引起极为严重的出血并发症,继发性出血检查治疗我们认为纤维喉镜或电子喉镜结合微波止血不失为安全有效的方法,可同时吸引、供氧、镜下止血,具有刺激性小、损伤少、针对性强等优点,不具备条件的医院可暂行带气囊套管压迫止血,对于无名动脉出血可先将带气囊的气管插管或套管插入并充满气囊,这样可保证血液不流入下边的呼吸道,保持气道通畅,又可有一定的压迫止血作用,并请心胸外科医师协助开胸处理。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