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肢(指)再植术后局部情况的观察体会

【关键词】断肢(指)再植局部观察体会 完成断肢(指)再植手术只是取得成功的第一步。

不仅术后伤员全身和再植肢体随时都可发生病情变化,出现各种并发症,稍有疏忽即有丧失肢体甚至丧失生命的危险,而且,即使肢体再植成活,如果不能恢复一定的功能,也等于无效手术。

因此,为了达到挽救肢体并恢复其功能的目的,术后必须进行精心的护理,细心的观察很重要。

现将我科对断肢(指)再植术后局部情况的观察体会介绍如下: 1、皮肤温度 1.1正常指标:再植肢(指)体的皮肤温度应在33℃—35℃,与健侧相比温差在2℃以内,手术结束时皮温一般较低,通常应在三小时内恢复。

1.2注意事项: 1.2.1测量皮温(包括移植组织健侧组织)的部位应固定,可用圆 1.2.2测定的先后次序及每次测量时间要恒定。

1.2.3压力要恒定,一般应用半导体点温侧定计,当用压较大时,点的接触面积较大,测出的温度也较高。

1.3干扰因素: 1.3.1室温及患肢局部温度干扰:再植的肢(指)体为失神经组织温度调节功能已丧失,及易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特别局部有烤灯时,皮温的高低不能反映实际情况。

1.3.2暴露时间的干扰移植组织,一般均用多层纱布、棉垫包裹而保暖,一旦暴露后,皮温即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暴露的时间越长,皮温的变化越大。

1.3.3减轻切口的干扰:因血液循环危象而作减张切口后,组织的渗血、渗液可干扰皮温的测定。

1.4变化规律: 1.4.1平行曲线:移植组织健侧组织皮肤温度相差+—0.5℃—2.0℃以内呈平行变化,说明动静脉吻合口通畅,移植组织血液循环良好。

1.4.2骤降曲线:移植组织健侧组织皮肤温度突然相差3℃以上时,大多是由于动脉栓塞所造成,应立即行手术检查。

1.4.3分离曲线:移植组织健侧组织皮肤温度相差逐渐增大,一般24—48小时后皮温相差达3℃,这种曲线大多是静脉栓塞的表现。

2、皮肤颜色 2.1正常指标:再植肢(指)体的皮肤颜色应红润,或与健侧皮肤的颜色相一致。

2.2干拢因素: 2.2.1光线明暗的影响:在自然光线下观察皮肤颜色比较可靠。

2.2.2皮肤色素的影响:皮肤色素随民族、地区及个体不同而有所差异。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