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艺术的魅力【新闻语言的艺术特色】

新闻语言是“通过新闻媒体,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语言”,它肩负着向受众表述新闻事实、传递新闻信息的特殊使命。

新闻报道触及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广泛的受众,这一特点使得新闻语言要有较宽的适应性。

它既应有平易近人的生活化语言,又要有准确严谨的科学语言,还要有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

新闻语言的艺术,它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的语言体系,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新闻语言要符合真实性的原则      鲁迅先生说过,写文章要“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新闻是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新闻语言在运用上必须要保证真实可信,要用事实说话,它应该如实地记叙事件发生过程中的具体的人、事、时间、地点和经过,以及具体形象的现场描写、细节描写等,切不可主观臆断或以偏赅全。

比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主持人总是客观地述说记者调查来的事件真相,并没有过多地加入自己的主观评价和个人对事件的理解,“让事实说话”成为这一栏目特色,这也正是它之所以受到上级部门的重视、受到公众普遍欢迎的原因。

客观地反映新闻事实,是对新闻语言的基本要求。

要使新闻语言更好地为新闻事实服务,还要认真研究新闻语言的特点和表达规律,使其能动地反映新闻事实

这就是说,不仅要写出新闻事实的本来面目,还要注意选词的准确。

同样一个“说”字,我们可以用“声称”、“断言”、“认为”、“叫嚣”、“承认”、“透露”等词替换,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用“建议”、“要求”、“命令”、“恳求”等词,其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上的差异,使用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谨慎挑选。

新闻语言应当具有简洁生动的特点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

新闻语言应该提倡明快简洁、隽永清新,而不应该是累赘、拖沓。

在叙述新闻语言时,遣词造句要恰如其分,切不能过多地堆砌辞藻。

毛泽东同志写的《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是一篇著名的新闻报道。

此文仅用了简短的文字,就记录了我三路大军胜利渡过长江的经过,语言真挚、简洁,而且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左传》鲁哀公十二年所载晋楚之战中晋军败退之事,只有一句话“中军、下军争舟,舟中之指可掬也”,就把晋军战败后渡江逃命的惨状写尽:兵士们争夺船只,捷足先登者驾船夺路而逃,后至者攀附船舷抢着上船,先登者唯恐船沉危及自身,便用兵器砍断攀附者的手,船中的断指可以用双手来捧,惨败之相可以想象。

这一句话胜过了上千字的场面描写

新闻要用鲜明、具体、生动新闻语言来描绘新闻场景,使人们未到现场而“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如触其温,如嗅其味,最终达到如临其境之感”,使新闻语言声情并茂,在观众心中产生挥之不去、难以磨灭的印记。

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和《焦点访谈》栏目不乏此类例子。

新闻语言应该体现大众性原则      大众性原则即是新闻应该体现方便大众阅读和收看的原则。

新闻工作者应该追求新闻语言的通俗化和大众化,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扎实地进行采访。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新闻写作的唯一源泉,观察是新闻写作的基础,只有认真地观察生活,仔细地体验生活,从人物自身的生活出发,研究人物的语言深入实际去吸收人民大众语言的精华,寻找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词语,写出独具特色新闻语言

美联社在发给记者的《写作手册》上曾提出这样的要求:“尽量使用常用词汇。

记住,美联社的工作并非在于扩大读者的词汇量。

如果你不得不使用读者可能不熟悉的词,那就必须对该词作解释。

”我国记者陆拂为在谈到他和穆青合作的著名长篇人物通讯《为了周总理的嘱托》时说:我总觉得,形容词和修饰语的级别越高,效果往往反而越差。

我们在写作和修改过程中,有意识地把可有可无的形容词删除。

例如《为了周总理的嘱托》第三段开头一句话是“林彪反党集团被历史的洪流冲走了”。

有的同志看到清样后认为不解恨,建议添上“万恶的”三个字。

但我们认为事实本身已很能说明问题,不必再增加什么了。

《燕赵都市报》有一篇名为《高中生源战背后的“恶性循环”》描写了很多中学因为利益驱动进行“生源大战”,在写学校举行“冬令营”考试保生源一事时,用了“肥水不流外人田”这个农村俗语,生动描写了这所学校为保住优秀生不外流的无奈。

许多富有特色、表现力较强的新闻语言都是来源于我们的观察,来源于我们对语言的提炼。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除了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外,还要加强自身的基本功,注意积累大量的词汇,这样才能把事物准确、鲜明、生动地描绘出来。

另外不要忽略对语法、修辞知识的掌握。

要使自己的新闻语言准确无误,必须学习基本的语法知识。

新闻作品中出现的失实现象,有些是由于犯了语法错误才产生的失误;另一方面,也要重视修辞知识的学习。

这样我们就可以将新闻事实叙述得更清楚、思想感情表达得更真切、新闻语言运用得更生动,使我们塑造出更多视角独特、性格鲜明的新闻人物。

参考文献:   ①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1997年。

②石义彬:《新闻语言与社会的关系》,《光明日报》,2000年5月16日。

③石义彬:《新闻语言的本质特性》,《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2)。

④郭小平:《论媒介的生态共生与信息互补》,《当代传播》,2002(4)。

(作者单位: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学院)   编校:张红玲。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