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的现状分析

【摘要】 探讨人文关怀的发展现状与挑战,力求通过改变陈旧的护理理念,改变滞后的人文教育现状,改变紧缺的人力资源现状,改变落后的就医环境,改变医院的管理模式,来适应人们的需要和社会文明的进步。

【关键词】 人文关怀现状; 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存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生物 — 心理 — 社会医学已经不再是人类追求的最完美的模式,整体的、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体系已经越来越被人们认可和关注,它已经成为伴随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相应产物。

1 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重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及人类自身解放、自由的追求的实现等[1]。临床上就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他体现于对人的生命、健康、权利、人格的尊重和关注。早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欧美的许多医科院校就开设了人文艺术教育,使人文学科成为医学教育一个崭新的领域,此后,人文艺术得到了迅速、蓬勃的发展,渗透到了医学的各个领域,也渗透到了护理工作中。

南丁格尔曾说:“护理是一门艺术,进行艺术创作,需要全身心付出,精心准备,如同画家或雕刻家创作艺术作品那样。由于护理的对象是人,因此我必须说,护理是一门最精细的艺术[2]。”现在看来,南丁格尔当时对护理艺术的感悟,就是我们现在提出的人文关怀。但是,纵观护理学的形成、发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护理学精于自然科学,荒于人文科学,没有真正确认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导致护理人文底蕴不足[3]。生物 —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使护士对护理的理解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但受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护士对护理服务的认识有很大的差异,对人文艺术的理解更是知之甚少,人文关怀现状不容乐观。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各医疗机构的竞争也日趋激烈,随之对现代护理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2 实施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2.1 人文关怀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患者需要治疗和护理的同时,更需要理解和尊重患者的需要就是护理的服务目标,患者的满意与否就是衡量护理质量的标准。不将个人的情绪带到工作中,不以个人的好恶对待患者,一切以患者的需要为出发点,让患者感到舒适和安全,在严格操作的前提下,关心患者、理解患者、指导患者,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尽快康复。

2.2 人文关怀提高了护理人员素质。

护理人员了解人文关怀,理解人文关怀的实质,对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意义重大。科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护理人员必须从传统的护理理念中走出来,摆脱医护人员高高在上、以我为尊的思想,把患者放在第一位,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尊严,讲话面带微笑,解释简洁明了,操作严格准确,使患者在严谨、愉快的环境中进行疾病治疗。

2.3 人文关怀充分体现了护理工作的社会价值。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的重要性早已被人们认同,而实施人文关怀患者身心的康复意义重大。护理人员良好的心态,热情的关怀,精湛的技术,耐心的解释,无疑会给人们,乃至整个社会带来祥和与安康,为创造和谐社会而努力。

2.4 人文关怀有利于医院质量的提高。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中要提高对患者心理、疾病的双重重视,并提供人文关怀,使患者在整个医治过程中感受到尊重和温暖。在现代社会中医院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患者就诊率及医院的社会认同率,并对医院之间的竞争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哪一个医院医技水平高,服务质量好,就会在社会中找到其应有的价值,并最大限度的发挥他的社会价值。

2.5 人文关怀促进了人文教育的推广。

有关报道分析和比较了国内外护理基础教育,指出我国护理基础教育中存在指导思想上、教育内容上、教育方法上,及教育层次上的缺陷[4]。目前,开设人文护理教育的学校仅占少数,社会人文关怀的呼唤,就是对人文教育的呼唤。人文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整体人的认识,对整体护理的认识,更可以提高学生的情商。通过教师的讲解与引导,使学生逐渐养成内在习惯,在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尊敬他人中找到人生目标,找到工作的乐趣。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