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别、文化霸权与文学研究

社会性别概念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95北京世妇会后引起国内普遍关注。最近几年,社会性别研究在国内人文学科渐成显学。。

社会性别理论的核心概念Gender被译为“文化性别”、“社会性别”、“历史性别”、“性别”或“性属”等,不同的译法已经昭示这一概念具有明显相关性,它可以涉入几乎所有人文学科。本文“性别”与“社会性别”通用,但由于“性别研究”在一定范围内与女性主义批评或女性文学批评混用,本文用“社会性别”概念时仅为起到陌生化效果。两性社会中,社会性别一般指时空维度内文化社会形成的对生理性别差异及其关系的理解,以及在文化中生成的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今天,社会性别的外延正在不断地被推展。。

一。

按西苏的观点,社会性别在语言中得到呈现,也通过作品中的语言建构,作家的社会性别存在于文学书写之中,“通过语言、通过声音、通过音乐,我在作品中运转,我也在作品中被书写”尽管这一观点主要针对女性写作,但可以类推,社会性别存在于文学写作、接受、消费。惟其如此,文学研究社会性别研究的联姻势所必然。。

国内对这种趋势的论述,主要选择法、英、美等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者的部分观点作为起点,至少存在如下几种观点:本体论角度,文学研究社会性别研究的结合带来了一门新学科——性别诗学或性别文化学,也有人认为社会性别研究文学研究的结合是传统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或女性文学批评的组成部分。在方法论的角度,文学研究社会性别研究的结合,必然采用文化研究研究范式,也有人认为不过是旧的社会文化批评或社会历史批评方法的复兴。。

可以确定的是,社会性别包含两个方面内涵:“(社会)性别是组成以性别差异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的成分;(社会)性别是区分权力关系的基本方式”关系与权力成为社会性别概念的两个核心要点。。

二。

社会性别关系角度来看,在文学活动过程中,作者和读者会将其对于社会性别关系前理解带入文学文本,形成社会性别关系前理解,而这种前理解又反过来影响到文学生产、传递与接受,因此文学研究应该分析围绕文学文本社会性别关系。这种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文学研究分析文学活动中社会性别之间的关系。例如,两性社会中,女性具有温柔、贤惠、顺从等刻板印象,男性反之。而社会性别视角使人发现,这种印象的获得并非直接来于生理差异,而是生理差异被赋予文化意义。社会性别系统从整体上对生理差异进行了再生产,将社会性别生理性别完全对应,这种对应不仅针对女性也针对男性,男性与女性均受到了文化规定和压制。。

因此在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文学研究“不仅仅对女性予以考察,也考察男性,社会性别研究拓宽了传统的女性主义批评理论”文学研究应该揭示文学活动中男性和女性社会文化规范和限制的方式和过程。就此而言,作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以及读者的社会性别关系及其建构均成为文学研究的对象。。

其次,文学研究分析文学活动中生理性别之间的关系及其被赋予的方式。最近的社会性别理论认为,不仅社会性别是被建构的,生理性别(性)的差异本身也是被建构的,在这一点上将社会性别生理性别(性)对立的做法并不可取。“社会性别不仅仅是基于生理性别意义被设定的文化铭写……也一定是生理性别自身得以确立的生产装置”。第一,人类性行为通常通过道德、伦理、法律等文化方式被肯定或贬抑,性成为社会性别建构的组成部分。与欲望有关的身体书写成为重大的哲学、社会文化文学问题:“最近的女性主义理论……(已经)采取一些方法以重饰迷茫的身体,意识到……为了聚焦于自我身份的建构和象征意义,应该重新思考笛卡尔主义将思想与身体关系中思想优先这一问题。”第二,从生理性别的两性角度来看,文化安排了男女之间的不对等的性权力:“女性作为异性间性行为不可或缺的一方……或多或少总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对象。”父权文化中的文学文化总会将女性设置为性的客体,女性成为性接受或消费的对象。第三,如果社会性别是基于生理性别差异,那么生理差异和性取向又基于什么?。

被称为“生理性别”的这种建构也如社会性别一样是文化建构的,其结果是生理性别社会性别的区别根本就不是区别。

假如社会性别是被建构的,那么生理差异的观念也是被建构的;如果生理差异是建构的,那么性取向同样是被建构的。。

不难理解,在当下文化文学中,社会性别研究照亮了文学表达中的性爱问题,身体在文学表达中具有了极为复杂的内涵,文学研究探讨社会文化如何干预人类性爱与繁殖以及这一干预如何在文学过程中得到表现,因而社会性别研究文学研究的结合包含并拓展了传统意义上的女性主义批评。。

最后,在社会性别视角,文学文本不仅仅蕴涵社会性别之间的关系,也会反映同一性别内部不同性别层次之间的关系。部分女性主义批评的研究范式,将女性视为静止的整体或预设女性总是被压迫、压抑的先验,揭示男性作家“厌女症”或女性文学政治活力,抑或将批评的矛头直接指向男性,在此意义上出现了问题。社会性别研究注重性别层次的多样性,复数性的性别身份背后,政治、宗教、伦理、教育、法律、经济、心理以及族群、阶级、家庭、婚姻等文化因素突显,作者和读者均会将不同社会性别层次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带入文学作品,形成社会性别前理解。文学研究中的性别问题向深度推进,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客观性、学理性、正当性被加强。。

三。

社会性别权力的角度,文学研究社会性别研究的结合,使文学活动中出现的性别权力问题获得新的理解。。

性别权力并非总是明确无误地展示,其实质是一种文化霸权。根据葛兰西(Antonio Gramsci)的霸权理论,为达到将霸权日常化的目的,处于支配地位的社会集团常常利用教育、文学、电影、戏剧、电台等大众传媒以及集会、宗教、语言、阶级之间的交流等隐形方式将统治者的意识形态内化为各个集团普遍接受的“常识”,建构标准性的和支配性的文化观念。。

对葛兰西而言,通过伦理、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棱镜”或“滤镜”,现实是观念性的,知识是习得性的,社会以此获得了形式和意义,霸权必然地暗含着对特定知识结构和观念体系的塑造。

。

正因如此,霸权的形成并非来于强力统治而是文化赋予,来于不同团体之间的“同意”、“协商”的互动关系。。

“葛兰西转向”使人们发现,社会性别中的权力结构得以形成并产生作用,同样是支配者利用了包括文学在内的方式将其性别权力内化为被支配者的常识,实现社会性别建构。因此,在文化霸权的角度,文学成为性别的知识结构和观念体系塑造的组成部分,文学文本参与了社会性别机制中性别霸权文化同谋。与此同时,在霸权理论中,文化霸权的形成,是因为占支配地位的阶级和社会集团与被支配者在强力与同意之间寻求平衡和协商。性别正如阶级、种族一样,其文化霸权是通过“协商”的方式来形成的,女性的利益至少在表面上并非总是完全被排斥的。。

社会性别研究的视角,可以对文学文本进行文化霸权分析:首先,文学决不是纯粹的文学文学总在文化语境中存在。确立了的文学经典,本身就是文化霸权的组成部分,体现着强势集团的话语权力。因而,与社会性别建构相关的文学是父权文化借以确立、散播、巩固强势性别文化霸权的手段。第二,文学的审美方式,并不是纯粹的艺术美,也不会有无目的的审美。在文学作品中对一定文学形象(国家、文明、集团、性别等)的描写方式和读者的阅读习惯,是建构性的。具体而言,涉及到性别文学传播和消费,对性别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的前理解,控制着整个文学过程。第三,既然文化霸权可以被建构,也就可以被解构。在社会性别视角,通过对文学经典的解构,可以揭示传统文学的潜藏性别,揭示文学史上将男性等同于普遍性别、将异性恋等同于普遍性恋关系的虚假宣示。第四、由于霸权是可以变化的,因而从属的性别社会集团同样可以建构自己的文学写作和阐释方式,对文学重新解释。。

惟此,文学研究引入社会性别研究视角和方法,通过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的循环阐释,拷问作者与读者的“共谋”关系,考察性别之间的“协商”结构,最终解构将生理性别限定在社会性别规定或身份模式的文化机制。在此意义上,不同性别层次与关系中,性别霸权的规定性、“协商性”,以观念和赋予的方式,弥漫在文学语言、结构、主题、形象、题材、叙事方式等文学意义的生产以及文学传播、文学消费之中。。

鉴于社会性别关系及其层次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文化霸权的间接性和协商性、文学生产和接受的丰富性,仅仅在封闭的文学文本解构社会性别会存在局限,因此社会性别研究采用学科间性的方法,考察社会性别的类化、建构、宣示、协商、加固的过程和方式。被考察的对象不仅存在于文学生产中,也存在于文学传播与消费过程,社会文本由此成为了广义的文学文本。惟此,社会性别研究文学研究的结合并非传统的社会历史批评方法。但是根据先在观念和期待进行的文本阅读和性别分析,很容易理论先行,其结论令人怀疑。童庆炳批评男性/女性及其他相似的二元对立的研究模式为“视角先行”模式,“不但使解读作品的内容和意义趋同化,失去了作品的思想和艺术个性,使文学批评非思想化、非艺术化。而且那解读必然是平面的缺少深度的”。即便是审美批评,只要视角先行,理论先导,趋同化、非思想化、非艺术化的局限均会存在。最近的社会性别研究不仅反对二元对立,也反对理论套用。社会性别研究否定性别的确定性,性别建构具有当下性,也有历史与文化因素,在历时性与共时性两个维度展开的社会性别研究,注重非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阐释循环,揭示社会性别关系和层次中被赋予的意义,增强了文化研究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将社会性别视角引入文学研究领域,研究整个文学过程包括文学生产或接受、消费环节中涉及的性别问题,分析文学写作、接受或消费及与之相关的社会文化语境,可以使问题意识突显,对性别身份形成持续而深入的关注,体现文学研究的人文关怀。。

五。

社会性别研究是西方当代理论深入的产物,其学术背景是对男性或异性恋中心主义、西方中心主义、白人中心主义的质疑。社会性别研究反对任何形式的确定性,因而,将这一理论不加区别地套用于中国文学研究,必然违背社会性别研究散离文化中心主义的立场。[11]中国文学中的社会性别研究,存在时间或空间的移植和理论旅行的问题。中国古代主流文化中家国同构的社会格局、一夫多妻的性别结构、母妻妾女婢及歌女、妓女、“三姑六婆”等“内”、“外”兼容的性别层次、阴阳和合的性观念、中上层男性双性恋的性关系等,均与西方主流社会社会性别存在一定的差异并潜在影响到当下文学文化之中。美国一些汉学家认为,“错误地将标准的规定视为经历过的现实,这种混淆的出现,是因缺乏某种历史性的考察,即从女性自身的视角来考察其所处的世界”[12]。国内也有学者提出,在当代社会生活中,中国的社会性别问题具有与西方不同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民族主义的旗帜下,可以动用国家机器去动员妇女,也有可能通过国家政策去塑造妇女”[13]。因此,在中国文学尤其是现当代文学社会性别分析中,不顾及霸权结构的互动性,不顾及社会性别历史建构的复杂性,将中国社会性别简化为“女性受压迫”的绝对模式,忽略多样性的性别层次,将总体上的男女关系当做全部社会性别关系,将性研究社会性别研究分离,不仅非常危险地接近了本质主义,而且也削平了社会性别研究的广度与深度。。

因此,社会性别在一定历史中由社会文化塑型,对历史的回溯和文化的追问成为社会性别研究的重要方法。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而言,这种方法既可以使社会性别研究获得本土化的学术资源和研究的学理性,也可以避免理论套用的尴尬。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社会性别分析,不应离开中国文化语境,忽视中国古代的社会性别建构。中国文化通过文学经典、史籍、碑文、闺训、家教以及绘画插图等方式对上述不同性别关系建构一整套复杂的社会性别体系,这种体系如上文所述均潜在地影响到当下文学文化中。张爱玲的《金锁记》、巴金的《寒夜》、曹禺的《原野》等叙事文本中,曹七巧与长白、长安、姜季泽,曾树生与汪文宣、汪母,花金子与焦母、焦大星之间均涉及到复杂的性别层次和关系如母子(女)或婆媳、叔嫂、夫妻、兄妹关系文本性别关系均具有与文化设定的性别关系不同的“异常”特征,当曹七巧与焦母、汪母均对着儿子直接或间接慨叹生命中“只有这个男人”时,其中的婆媳或母女之争别具深意(参见两篇拙文)。对王小波小说的研究,如果离开中国文化长期以来对社会性别的规定,尤其是对于性及其他生理欲望的压制,不深入理解特定时期因压制而产生的现实或精神变异,“王二”们与其异性伙伴的关系同样难以获得合理的文化理解。。

综上,最近的社会性别研究认为社会性别权力弥漫在各种性别层次与性别关系的互动之中,反对一切形式的本质主义,与传统的女性主义批评有所不同。运用社会性别研究强大的解构力量,文学文化中通过霸权机制深藏的社会性别建构将变得极为明显。因此,在方法层面上,文学研究社会性别研究的结合带来的并不仅仅是对文学中“性别”的重新认识,而是使文学研究文化研究融会,尤其是对文学经典和涉及社会性别建构文化惯例提出质疑。。

社会性别研究也是一柄双刃剑,社会性别研究作为手段解构与性或生理性别社会性别相关的文学文化时,去除中心、反对本质、怀疑经典的研究特点,尤其是“性”讨论的强势介入,强调生理差异的女性写作将会被引向双重性和不确定性,可能使有着确定目的和任务的中国女性主义批评被拆解,针对中国文学进行的社会性别研究,如果缺乏本土化支撑,存在着可以预知的危险。。

注释:。

①Hellen Cixous,“DifficultJoy”,in Helen Wilcox eds,The Bodyand Text:Hellen Cixous,Writing and Reading,Simon & Schuster International Group,1990,P.11.。

②[美]琼·W·考斯特:《性别:历史分析中一个有效范畴》,刘梦译,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68页。。

③Charles E.Bressler,Literary Criticism: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Practice,Princeton Hall,Inc.1999,P.271。

④⑦Judith Butler,Gender Trouble:Feminism,Deconstruction,and the Subversion of ldentity,London:Routledge,1990,P7、PP.6—7.。

⑤⑧Julian Wolfreys,Critical Keywords in Literary and Cultural Theory,New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4.P80、P84.。

⑥孙绍先:《女性与性权力》,辽宁画报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

⑨参见李清《社会历史批评方法的未来》,《当代文坛》2006年第3期,第40-41页。。

⑩童庆炳:《文艺学边界三题》,《文学评论》2004年第6期,第57页。。

[11]Charlotte Furth,A Flourishing Yin:Gender In Chin"s Medical History,960—1665,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9.PP.6—7.。

[12][美]高彦颐:《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李志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4页。

[13]李小江:《性别与中国》,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6—7页。。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责任编辑 尔龄。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