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知识型员工特征的有效激励

内容摘要:在21世纪这个信息经济的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是知识性管理。

随着重心上的转移,人们重新开始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对象,这一领域随之出现了一种新的“三角”。

所谓新的三角,即知识型员工知识工作设计和知识工作系统,这三者成为未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核心对象。

在此,笔者仅选取“知识型员工”作为分析重点,力求从知识型员工自身特点出发,探讨一下如何对其进行有效激励的问题。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知识型员工 激励 心理成本      “知识型员工”这一概念的界定      早在20世纪50年代,彼得?德鲁克教授就已经提出了“知识工作者”(knowledge worker)的概念:知识型员工是指“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

这类型的员工一方面本身具备较强的学习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工作的效率。

知识型员工自身特征分析      知识型员工的心理特征分析   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 相对一般性员工知识型员工很难满足于一般事务性工作,而更热衷于具有挑战性、创造性的任务,并尽力追求完美的结果,渴望充分展现个人才智,实现自我价值。

强烈的个性 知识型员工不仅富于才智,精通专业,而且大多个性突出,具有极富个人风格的思维与行为方式。

高度重视成就激励和精神激励知识型员工激励结构中,成就激励和精神激励的比重远大于金钱等物质激励

他们更渴望看到工作成果,认为成果的质量才是工作效率和能力的证明。

不仅如此,由于对自我价值的高度重视,知识型员工同样格外注重他人、组织及社会的评价,并强烈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知识型员工的能力特征分析   具有相应的专业特长和较高的个人素质 知识型员工大多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具有较高学历,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知识型员工大多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

突出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知识型员工最重要的特征。

知识型员工从事的不是简单重复性工作,而是在易变和不完全确定的系统中充分发挥个人的资质和灵感,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推动着技术的进步,不断使产品和服务得以更新。

具有很高的工作自主性 知识型员工依靠自身拥有的专业知识,运用头脑进行创造性思维,并不断形成新的知识成果

因此,知识型员工更为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和自我管理,其自身工作时常常会体现出强烈的自主性。

知识型员工工作工作行为特征分析   工作过程难以实行监督控制 知识型员工是在易变和不确定环境中从事创造性的知识工作,其工作过程往往没有固定的流程和步骤,而呈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支配性。

工作成果不易加以直接测量和评价 知识型员工工作成果常常以某种思想、创意、技术发明、管理创新的形式出现,而且许多知识创新和科研性成果的形成需要团队的协同合作。

因此对知识型员工特别是个人的工作成果,通常无法采用一般的经济效益指标加以衡量。

知识型员工流动特点分析   流动频繁 据哈佛企业管理顾问公司的离职原因调查显示,“想尝试新工作以培养其他方面的特长”被列于众多原因之首。

知识陈旧周期的缩短,促进了知识工作流动的加快。

知识型员工追求自我增值的动机使其具有较高的流动意愿。

同时,许多企业不断开发企业外部的人力资源也从一个侧面加速了知识型员工流动

流动方式多样 随着人才流动的日益频繁,其流动方式也层出不穷。

如考任制、兼职制、交流制、优惠制、轮换制等等。

流动失衡 由于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许多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人才流向发达国家或地区,知识工作者移民比重增大成为近几年来人才流动的一个重要特点。

关于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有效激励的主要途径与方法      对知识型员工自身存在的特征,对其进行有效激励的途径和方式显然有别于一般性员工,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针对知识型员工心理及能力特征的有效激励   积极创造个体发展空间 企业不仅仅要为员工提供一份与其贡献相称的报酬,使其分享到自己所创造的财富,而且要充分了解员工的个人需求和职业发展意愿,为其提供适合其要求的上升道路,给员工创造个体的发展空间,给员工更大的权利和责任。

所以,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职位资源,为知识型员工提供足够大的成就实现的机会与空间。

树立企业员工合作伙伴关系的理念 该理念承认知识型员工企业中的地位,能够对知识型员工产生持久的激励效应。

比如,知识型员工参与管理决策制定的过程、员工持股或股票期权的激励方式等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知识型员工的自主权要求。

委以重任的激励方式 委以重任也是激励知识型员工的重要途径。

在管理知识型员工方面,企业对其委以重任,激发其内在潜力,使之焕发出巨大的创造性。

建立自我管理式团队 由于知识型员工具有独立自主性特征,企业应更加重视发挥员工工作的自主性和创新性。

通过授权为团队提供其创新活动所需要的资源,并利用信息技术来制定其认为最优的工作方法,建立自我管理正式组织及非正式组织。

同时,自我管理式团队的形式也符合企业信息化的要求,能使信息快速传递和决策快速执行,提高企业的市场快速反应能力和管理效率。

管理者应该丢掉“架子” 知识型员工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抱负,而由于其强烈的个性以及某种程度上的“骄傲”心理,使得知识型员工十分厌恶那些企业里的“官僚分子”。

在这种情况下,明智的方法是管理者放下本就不该存在的架子,与知识型员工平等对话,真正实现知识型员工十分看重的“民主”与“平等”。

加强员工的培训与教育 由于科技发展高速化、多元化,大部分知识型员工发现,知识与财富成正比例增长,而知识陈旧速度的加快使其必须随时对自身进行知识更新。

因此他们非常看重企业是否能提供知识增长的机会。

知识型员工更加注重个人成长的需求前提下,企业应该注重对员工人力资本投入,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针对知识型员工工作特征的有效激励   公正的制度 由于知识型员工工作创新性很高,所以对他们的管理措施和业绩考评都很难制订,或很难让每个人都满意。

在这种情况下,制度的公正性比合理性更重要。

而且其合理性可以根据需要不断改进,但制度执行的公正性一定要贯彻始终。

公平的意义 亚当斯(Adams)因对公平(或不公平)理论用公式来表示而知名。

公平理论的本质方面可以表示如下:个人所得的报酬/个人的投入=(作为比较的)另一个人所得的报酬/(作为比较的)另一个人的投入。

这一理论同样适用于对知识型员工激励过程。

尽管知识型员工工作特点是很难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衡量与考评,但关键在于其是否认为所得到的待遇是公平的。

应该说,这一点在知识型员工中达成一致的难度或许比一般性员工更为小一些,毕竟,他们自身的理性思维能力以及较高的对事物的判别理解能力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针对知识型员工流动特征的有效激励   报酬结构的多元化 这主要是针对企业高级人才的一种激励制度,为的是达到企业行为的长期一贯性。

年薪制是企业高级人才收益的常见形式,但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目前企业高级人才的报酬主要是由年薪(基本工资)、年度或短期奖励计划、正常福利计划、高级经理人特别福利计划、以及长期奖励计划构成。

国内外企业界运作效果良好的长期奖励计划是“认股期权”。

营造一个充分沟通、信息知识共享的环境   建立一个信息知识共享的电子化互动平台,使知识型员工能够自主方便地了解到各种所需的信息和知识,一方面增加了知识型员工知识,另一方面加强了员工之间、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交流。

职业生涯管理 开展职业生涯管理,可以使知识型员工清楚地看到自己在组织中的发展道路,而不至于为自己目前所处的地位和未来的发展感到迷茫,从而有助于降低知识型员工的流失率。

例如,惠普公司在因特网上为员工提供技能和需要自评工具,帮助员工制定详细的职业发展计划。

这是该公司员工流失率远远低于其主要竞争对手的一个重要原因。

实施内部流动制度 某些知识型员工本身就有较强的流动倾向,其流动具有某种必然性,他们或者是由于对原有工作失去兴趣,或者是想尝试新工作以培养新技能。

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可以采取内部流动的方式来迎合这种需求,减少离职倾向。

在当今这个知识、信息要素起决定作用的时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获取和维持将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知识型员工的创造力。

尽量减少优秀人才的流失并激励知识型员工,促使其拥有的知识、技能及创造力真正地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人力资源管理上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总而言之,任何的激励手段都必须从知识型员工自身的特点出发,遵循“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才能真正地满足员工的内外在需要,从而使其完全融入企业的文化中,随着企业一同成长发展,达到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真正意义上的“双赢”。

参考资料:   1. 雷蒙德?A?诺伊等,《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   2. 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