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者认知地图研究综述

[摘要]认知地图是行为地 理学 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文在梳理认知地图概念体系、地理学心理学认知地图研究基础上,综述了近30年国内外 旅游认知地图研究研究发现:①旅游者认知地图是具有空间定位功能的、动态的、三维的旅游环境综合表象;②受旅游活动特点和旅游地类型影响的旅游者形成了独特的认知地图类型与空间结构:③旅游者环境习得速度和过程方面都与一般环境学习存在显著差异;④旅游者认知地图形成过程中的人类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游客类型影响因素;⑤旅游领域的研究多采用适合现场情境的方法和技术;⑥旅游者认知地图研究尚处于不成熟阶段,主要表现为研究思想、内容和方法技术等方面的缺陷。最后提出旅游者认知地图几个多学科的重要命题。旅游者认知地图研究对于旅游规划、旅游目的地营销和旅游空间行为研究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旅游者认知地图认知映射;综合表象空间定位;环境学习    1 引言    旅游者认知地图是编码和存储于游客大脑中的动态、立体的旅游环境综合表象,它在旅游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帮助游客有效组织空间离散的旅游信息,确定场所的空间位置和他们本人的当前位置,引导旅游者在有限时间内领略旅游地精华。了解旅游者认知地图不仅有助于研究者描述、分析和推测旅游者环境学习过程、景观知觉评价和旅游者行为 规律 ,而且能帮助旅游地规划、管理人员合理评估旅游空间结构、导引系统设计、景观和设施的区位条件与服务管理质量。先前研究虽记录了大量旅游者行为观测资料,但由于忽视了旅游环境旅游者行为的中间变量(旅游者认知地图),所以不能合理预测旅游者行为。因此,探讨旅游环境旅游者空间行为的内在本质联系时,必须考虑这一中间变量。近30年来,研究者在零星的研究 文献 中对之进行了探讨,但究竟旅游者认知地图是什么,旅游者认知地图是怎样形成的以及如何测量旅游者认知地图这3个方面的基本问题仍缺乏系统的研究。这种研究现状不仅影响到不同学科间的交流和合作研究,甚至使认知地图对实践工作的指导意义不能得到充分地发挥。鉴于此,本文试图对研究渊源、旅游领域中的认知地图进行探索,进一步提出了研究的未来选题和实际意义,以期为多学科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2 旅游者认知地图研究渊源    由于心理学地理学旅游者认知地图研究渊源,因此,有必要梳理认知地图概念体系和地理学心理学中的认知地图研究。    2.1 认知地图概念体系  认知地图概念体系经历了由静态向动态转变的过程。美国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托尔曼(1948)在老鼠走迷宫实验中最早提出认知地图概念。托尔曼认为,认知地图是关于某一局部环境的综合表象①,它不仅包括事件的简单顺序,还包括方向、距离甚至时间关系。而位置学习就是根据对情景的认知,在当前情景与达到目的手段、途径间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彭聃龄,2004)。20世纪70年代认知心理学从信息加工角度审视了认知地图本质,提出认知地图实质是认知映射(cognitive mapping),即一个包括获取、编码、存储、内部操作、解码和使用外部环境信息的动态过程,导航(navigation)和探路(wayiinding)是其中两种体验环境的方式。以上静态和动态概念包含了认知地图4大内涵:①类似地图空间定位功能:托尔曼以地图形式隐喻个体在位置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内部表征是基于其类似地图空间定位功能。②个性化空间符号系统:认知地图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个性化的空间符号系统。认知地图与实际地图存在很大差异,其中差异最大应是个性化符号系统。③综合空间表象认知地图不仅包括视觉表象,也包括其他感官表象,如听觉表象、味觉表象、嗅觉表象、听觉表象和触觉表象。④认知地图动态性:个体形成的认知地图时时在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讲,所有认知地图研究都只是对动态认知地图某一阶段的研究。在认知地图概念体系逐步确立过程中,许多学者在研究中经常使用心理地图(mental map)、意象(image)、主观地图(subjectivemap)、概念图、模糊认知地图(fuzzy cognitivemap)和图式(schemata)等概念。这些概念互有重复,有些则含义略有不同。本文根据信息加工的方式不同和托尔曼的定义,尝试以图1界定认知地图概念为具有空间定位属性的、动态的、三维的、综合环境表象,它是意象研究的组成部分。 作文 /zuowen/     2.2 地理学心理学中的认知地图研究  自心理学首次提出认知地图概念以来,地理学心理学跨学科合作,极大推动了认知地图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地理学侧重于回答认知地图是什么,而心理学则关注于认知地图怎样形成,两学科各自运用传统方法技术(地理学空间分析和心理学实验方法技术)测量了认知地图。  2.2.1 地理学中的认知地图研究内容  地理学者主要从认知地图整体结构、类型、构成要素以及认知地图与实际地图关系回答了认知地图是什么。研究者先后提出 网络 结构理论(Kaplan,1973)、等级理论(Stevens,Coupe,1978)和局部等级理论假设(McNamara,1986)解释认知地图整体结构,阿普兰德(Appleyard,1970)通过研究发现存在顺序型(以道路为主)和空间型(以标志物和区域为主)两种认知地图类型,林奇(Lynch,1960)在城市意象理论中提出构成认知地图的5要素(标志物、节点、区域、边界、道路),而戈兰德(Golledge,1993)提出了认知对应理论(cognitive counterparts theory,假设物质世界的组成要素在认知中存在对应物),并详细论述了7类复杂程度和空间结构各异的要素(现象、连接、密度、离散、等级、形态和分布)。  地理学心理学都非常关注认知地图与实际地图存在的显著差异,地理学空间变形的视角探讨了两者间的差异,而心理学则更倾向从认知地图形成的心理机制探索。研究表明,认知地图与实际地图存在以下差异:①多数认知地图是不完整的、歪曲的、不规则的,与现实情境不符(Ishikawa,2002)。因此认知地图不存在固定的比例尺,也不存在集成;其组织不是二维的,更不是连续的,既具有片断性,也具有层次性;此外,认知地图不完全以二维图形的形式进行呈现,在一些情况下,是以概念命题网络的形式进行组织(薛露露,2007)。②有些研究者提出认知地图中距离表现为符号的、拓扑的、影射的空间关系而非几何关系(Cadwallader,1979;Tversky,1981)。 代写论文   2.2.2 心理学中的认知地图研究内容   心理学主要从认知过程、认知地图影响因素和情感调控因素研究认知地图形成过程,例如邦恩费姆和乌鲁提亚(Bomfim,Urrutia,2005)分析了巴塞罗那和圣保罗认知地图中的情感维度。其中认知过程主要研究了信息编码和空间学习过程,研究者分别以表象(Kosslyn,Pomerantz,1977)、命题(Anderson,Bower,1973)和双编码(Paivio,1979)提出认知地图知识既包括表象也包括命题,遗传编码理论(FishbEin,1976)解释存储于人脑中的认知地图编码形式。按照信息处理阶段可将解释认知地图变形的认知机制分为编码学派和解码学派。编码学派将认知地图变形归因为空间信息编码和存储错误。解码学派则认为,认知地图可能已经存储了与环境一致的空间信息,不一致的空间信息可能由提取或推理过程形成的那些空间表征所致(Moat,Bower,1983)。该学派提出模拟(即人们通过提取存储于记忆中的外部环境中位置间空间关系的心理表象或心理影像,以判断认知距离,然后他们用“心理的眼睛”扫描了间隔于被估计位置间的心理距离)和内隐比例尺模式(即被试通过使用心理量尺比较外部环境位置记忆表征,做出认知距离判断,这种比较被定义为内隐比例尺)以解释认知地图变形内在心理机制。从空间学习过程视角出发,阿普兰德(Appleyard,1970)认为随着居民越来越熟悉城市,认知地图从顺序型 发展 为空间型;戈兰德(Gollcdge,1985)在空间认知三段论(即人们在陌生环境空间学习是从标志物一道路一区域过程)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锚点理论(顾朝林,2006),认为我们不仅以等级方式存储信息而且用它来获取新的信息,并将这些锚点分为4个等级。蒙特罗(MontcUo,1998)质疑上述空间学习过程理论,认为成年人有量测知识能力,并从刚开始学习新环境时运用了测量知识,因此皮亚杰发展阶段论对成年人探索陌生领域并不是必需的。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如CoUcdgc,2003)从探路策略的参照架构研究空间学习过程,结果表明:这些参照架构可能是地球参照架构(如地图经纬坐标体系),局部参照架构(如街道系统),关系参照架构(如以一个或多个标志物为参照);探路者根据不同参照架构,采取路径整合(不同路径与路径相关信息整合进附着有环境布局信息的网络结构)、基于标志物和导航探路策略。 作文 /zuowen/     认知地图影响因素主要探讨了环境因素(表1)和人类因素,例如人口因素:性别(Spencer,1981)、年龄(Mebane,1973)、社会阶层(Francescato,1973)、种族(Orleans,1976)、智力障(GoUedge,1987); 政治 经济 因素:收入(Spector,1982)、边界(Portugali,1992);文化因素(张捷,1999)。  2.2.3 地理学心理学认知地图研究方法  由于编码和存储于人脑中的环境内部表征——认知地图具有无形性特点,因此地理学心理学研究者必须借助不同学科方法技术提取和分析这些表征。作为空间 科学 重要组成部分的地理学主要运用了草图、GIS、GPS、移动 计算 机(掌上引航PalmPilot)、虚拟环境及问卷量表等方法技术(Gollcdge,2003)提取了人类大脑中的空间表征布局和空间要素数据,并通过公共认知地图(林奇1960年提出叠合个体认知地图方法)、认知地图分类(阿普兰德1970年根据空间要素分布和发展趋势分类方法)、空间偏好面(1963年古德在合意性量表基础上,通过类似于等高线的偏好面描述人们有差异的偏好环境方法)、多维标度法MDS(戈兰德最先提出,让被试估计一组地理对象之间的距离,以估计距离的矩阵作为输入,利用迭代算法还原出这些点对象在二维空间中的布局)(柴彦威,2004;薛露露,2007)、二元回归BDR(ToNer,1964)提出旋转MDS表征拟合实际二维空间布局的统计方法、底图定位(Buttenfield,1986)等方法分析并在计算机屏幕上还原了二维和三维认知地图外部表征(Fabrikant,Buttenileld,1997)。

毕业论文     心理学主要应用了眼动实验、空间知觉实验和记忆实验方法技术,获取了空间认知信息加工的时间(如反应时和回视时间)、距离(如眼跳距离)、频数或频率(如图片识别率)和轨迹图(眼动轨迹图)等数据。实验研究心理学具体运用了距离(Golledge等,1969)和方向估计(Kirasie等,1984)、航拍照片识认(Stea,Blaut,1973)、地图认知眼动实验(Jenks,1973)、探路体验(Passini,Pmulx,1988)、言语描述路径或地区(Vanetti,Alien,1988)、搭建能描述区域的模型(Hart,1979)、儿童摄影体验(Aitken,1994)、出声思维(Gerber,Kwan,1994;Kitehin,1995;Ungar等,1995)、搭建简单的3D模型(Jacobson等,2001;Blades,2002)等方法。  近60年的多学科研究实现了以平面和立体形式再现人脑中的认知地图,而1995年库恩的C—Map(用来分析认知表征软件)设计成功更标志着认知地图研究走向成熟(Golledge,2003)。随着认知地图研究的成熟,其研究成果也被广泛应用于导航、探路、建筑、规划、环境设计、营销领域。    3 认知地图研究旅游领域的渗透与研究方法    与人类日常空间活动不同,旅游活动在时空维度上具有暂时性和异地性的特点(魏向东,2000)。20世纪70年代,研究者开始感兴趣于旅游活动中形成的旅游者认知地图,尝试提出和解答了旅游领域的概念体系和研究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索了短期环境学习、旅游者空间认知旅游景观视觉评价和旅游地服务设施空间认知规律。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3.1 旅游者认知地图概念  相关研究中,研究者先后提出旅游者心理地图(Jenkins,1993)、旅游地意象(蒋志杰,2004)和旅游者认知地图概念(Young,1999)。根据上文认知地图概念界定,本文将旅游者认知地图定义为具有空间定位属性的、动态的、三维的、综合旅游环境表象,它是旅游者意象研究的组成部分。    3.2 旅游者认知地图研究进展  根据旅游活动特点,研究者运用城市认知地图理论方法和技术探讨了旅游者认知地图是什么、怎样形成等基本问题(见表2);并提出前者应具体研究旅游者认知地图的类型和空间结构(Walmsley,Jenkins,1992),后者应具体研究:1)旅游者最初知道哪些道路、标志物和其他环境特征;2)旅游者探路方式;3)旅游者空间认知的参照点或参照构架是什 么,游览过程中这些参照点或参照构架如何变化(Walmsley,Jenkins,1992);4)旅游环境变化导致的旅游者认知地图变化有多快(Jenkins,1993)。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