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文章在分析动态能力的内涵、维度的基础上,探讨了动态能力知识转移的互动关系,并用动态能力理论分析了知识联盟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

关键词:动态能力知识转移知识联盟      一、 引言      知识联盟是战略联盟的一种,它是指企业企业或其他机构通过结盟方式,共同创建新的知识和进行知识转移的网络组织。

Inkpen把通过知识联盟转移知识称为“联盟知识”,这种知识不通过联盟无法接触到或获得。

近年来出现了大量的知识联盟,能否通过联盟合作学习联盟其他企业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已经成为了一个关乎企业长期竞争力的重要问题。

然而从实践结果上看,知识联盟中的知识转移在整体上并不成功。

在这一背景下,运用动态能力理论分析哪些因素影响并决定了知识联盟中的知识转移效果,给出提高知识转移效率的途径和建议,是一个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

二、 动态能力的内涵、维度      自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的《企业核心能力》(1990)一文发表以来,能力理论的分支—核心能力理论得到了重视和快速的发展。

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核心能力的局限性浮现了出来。

巴顿(Leonard Barton)于1992年提出了核心能力存在核心刚性的问题。

核心刚性的存在使得核心能力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企业原有的核心能力有可能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一个包袱。

核心能力的局限性使得能力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分支—动态能力(Dynamic Capabilities)理论得到了发展和重视。

Teece等人(1994)提出了动态能力的概念,认为动态能力企业整合、建立以及重构、企业内外能力以便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的能力

动态能力强调的两个关键方面是:第一,“动态”是指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必须具有不断更新自身竞争能力能力;第二,“能力”在更新企业自身能力(整合,重构组织内、外部技能和资源)以满足外部环境变化的要求方面具有关键的作用。

Teece(1997)提出了著名的动态能力框架中,把企业动态能力概括为过程位势路径三个维度

并对三个维度的构成要素进行了说明。

其中,过程是指企业内部处理事务的方式,它有三个角色。

首先是协调/整合(一个静态的概念)内、外部资源以适应变化,不断实施创新。

其次是对企业尤为重要的学习(一个动态的概念),企业通过学习能使任务完成的更快、更好,能创造动态性的例习, 防止出现战略盲点,同时提供新的市场机会;最后是资源重构(一个转变的概念),即适时根据快速变化的环境需要,重新配置资源结构,完成内部和外部的必要变革。

位势是指企业的专门资产,包括难以交易的隐性知识及其辅助资产、声誉资产、包括顾客和供应商在内的关系资产。

它和学习过程、内部与外部过程的协调性、激励机制共同决定了企业的战略态度。

路径企业的可选发展战略、路径依赖等。

企业当前所处的位置及它的发展道路决定了它今后的发展方向,而其以前的发展路径决定了当前位置。

路径问题是一个知识积累与判断过程

我们认为过程位势路径三者的关系可以表示为如图1所示。

图1过程位势路径三者的关系   组织在一定的位势和给定的路径的前提下通过过程(协调/整合、学习、重构)来更新组织的位势路径,新的位势路径使组织有更广阔的空间进行协调/整合、学习,这样位势路径又得以更新。

在这样的一个动态的演化过程中唯一的一个动态的概念——学习,就成了贯穿三个维度核心

从Teece提出的动态能力框架来看,动态能力演化的过程就是一个动态学习过程

董俊武等(2004)从能力知识构成与改变维度的角度探讨了知识能力变化之间的关系,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动态能力是为了响应变化的外部环境,重组和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学习组织外部的知识的一种集体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依赖于给定的路径位势

Zollo和Winter(1999)还从组织知识演化的角度认为动态能力是一种集体的学习方式,通过动态能力企业能够系统地产生和修改其经营性惯例,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率。

而这种改变经营性惯例、避免战略盲点学习的对象理所应当的是来自于组织外部的知识

知识联盟是有效的获取组织外部知识的重要机制,知识联盟成员接受来自其伙伴转移过来的知识就成为发展自身动态能力的一条捷径。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