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发展观指导“211”高校图书馆建设

【摘要】“211”高校图书馆建设应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与学校发展规划相适应的定位目标,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和服务理念,构建和谐、协调、可持续发展馆藏文献资源体系。积极发挥图书馆在“211工程”全面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全面、协调和健康发展,努力开拓图书馆建设的新局面。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211 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201—02。

1 制定与学校发展规划相适应的定位目标。

进入21世纪,传统与数字相结合的文献信息大环境使高校图书馆经历着如何定位,如何发展的选择。图书馆的定位应考虑学校发展的实际,应与学校发展规划相适应。我国21世纪高校建设的重点来说,其建设目标是:力争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及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在教育改革方面有明显进展,在21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大学的水平。这既给图书馆建设带来了较大压力,同时也给图书馆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因为培养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创造出一流水平的科研成果,要求图书馆必须提供丰富、方便、快捷的文献信息资源和系统、全面的文献信息保障服务

“211”学校的图书馆,应当进行高层次的知识服务和全方位的文献信息保障,将指导思想由“满足用户需求”转变为“让用户成功”,把知识服务贯穿于用户解决教学与科研问题的始终。这就对图书馆各方面的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样的图书馆必须具备“研究型、信息化、特色类、开放式”的特点,这应当成为“211”学校图书馆的定位目标。

研究型主要是指图书馆层次与功能的定位。图书馆不仅有为学校各院系研究课题提供文献信息的查新服务、咨询服务的能力;而且本身也具有较强的文献信息分析研究水平,积极参与各类研究课题和构筑学科基地的能力。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应当是一流的,必须拥有相当数量的具有研究生学历和多专业背景的学科馆员、参考馆员

信息化主要是指图书馆能够跟上计算机、通讯、多媒体、网络技术、超文本等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步伐,向数字化、网络化为特征的现代图书馆转型(复合型图书馆)。也就是不仅要重视数字资源建设(引进数据库、自建数据库、整合网上数据资源等),而且更要构建能将各种类型数据库的文献信息整合在一个平台上,用统一的界面进行快速检索的系统,也称一站式服务(0ne—stop)。

特色类主要是指图书馆馆藏包括远程馆藏、虚拟馆藏、临时馆藏等搜集整序的文献信息具有鲜明的特色。馆藏不缺重点学科的国内外专业权威性论著,不缺重点学科中具有代表性观点的论著,不缺重点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各阶段有影响的论著;对重点学科的专业前沿性论著,以及不同观点争鸣性的论著,要尽可能搜集齐全。拥有一流的自建的世界银行出版物数据库、重点学科文献信息数据库和学校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数据质量可靠、系统、完整。

开放式主要是指图书馆不再是一个藏书信息“孤岛”,而是一个开放的信息库,其局域网与地区网、上海教育网络图书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贯通相连。馆藏的、虚拟的、临时的、远程的中外信息资源进入学校各个地方,供用户检索利用。依托于电子网络,文献传递、馆际协调交流和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变得更加容易而富有成效。网络使图书馆变成因特网中的一个节点,更具有开放性。使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图书馆网络系统的最终用户

建设“研究型、信息化、特色类、开放式”的“211”高校图书馆任重道远。我们要解放思想,实是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图书馆一切工作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2 构建和谐、协调、可持续发展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体系。

馆藏图书馆最基本的要素,信息资源建设一直是图书馆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是图书馆履行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的物质基础。“211”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应该是一个和谐、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工程,是一个有目的、有规划的科学发展过程。

要客观、科学地论证与评估馆藏馆藏论证与评估是对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体系的状况、功能及其被利用的情况进行检测和评价,反馈各种信息,从而达到科学合理地规划馆藏,有效控制馆藏的目的。目前,我国相当部分“211”高校馆藏存在文献保障率不够,纸本文献数量严重不足;馆藏结构不尽合理,一些新学科文献种类偏低;藏书质量还不够高,有些图书更新不够及时;新书和核心图书还不能最大限度满足读者需求;数字资源宣传与利用还不够广泛等等问题。目前我们正处于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相结合的阶段,专家们称之为复合图书馆(Hybrid Library),并认为其将长期存在。因此,馆藏印刷型文献不可能完全数字化,数字化文献信息也不可能完全覆盖馆藏印刷型文献。这两种类型的文献各有所长,协调它们之间的互补性,对在网络环境下构建合理的、可持继续发展馆藏体系非常重要。

制定馆藏藏书发展政策纲要。在评估论证的基础上,图书馆要制定了藏藏书发展政策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目标、原则、任务、方式、步骤和措施等等问题,进行研究。内容包括:(1)馆藏发展目标。(2)馆藏发展原则。(3)馆藏体系的等级结构。(4)文献资源采访选择。包括管理机构,采访程序,人员素质,教授专家选书,网络搜索等;(5)财务控制。包括经费列入学校预算要达到国家教育部门的有关规定,财产登记制度,遵守国家财务规定等等;(6)各类文献采访标准(各类文献的比例、数量及复本等)。(7)接受馈赠。(8)文献交换。扩大与境外的教学和科研机构建立文献交换关系。

藏书发展政策纲要为图书馆馆藏建设提供了宏观指导和具体的规范及标准,将从根本上改变那种单纯凭经验办事的做法,避免了随意性和盲目性,馆藏建设将更具科学性和协调性、程序化和理性化,保证了可持续发展藏书发展政策是一个“弄清楚图书馆服务的人群的情报需求,制定规划搜集文献,克服藏书中的薄弱环节,保持藏书的活力,以满足用户使用信息资源的过程”。

3 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服务理念

理念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对图书馆来说,完成好任务中所扮演的角色就是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服务理念,使每个馆员都能履行自身的工作岗位职任,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产生最大的服务效益;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学生等用户的需求,使馆藏文献信息资源通过教师学生为教学科研作出贡献。

一是以馆员(工作人员)为本的理念。在1986年美国隆重纪念图书馆学教育100周年大会上,图书馆学家施莱格曾强调:“人本价值观念是图书馆职业的核心。”在现代知识经济社会里,知识资本是起主导作用的关键因素,而知识资本的核心是人力资源管理。广大馆员作为文献信息加工整序者、宣传传播者,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图书馆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必须依靠广大馆员。充分调动馆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提升图书馆自身竞争力的目的,这是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

二是图书馆服务要以教师、学生等用户为本。以用户为本就是要树立“用户第一”的服务理念,尊重用户,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这是“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整个图书馆业务工作的核心所在。现代图书馆的主导功能,实际上就是其服务功能,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已成为图书馆管理的核心理念,也是图书馆运作的目标和内容。而用户也不再是一般的借阅人,他们实际上是图书馆的真正主人,他们对图书馆的使用率、满意度将决定图书馆的生存空间和发展趋势。图书馆的所有业务工作应自始至终贯穿人本位的思想,提供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全方位、深层次的主体服务,也就是改变传统的办馆模式,变封闭为开放、变被动为主动。扩大文献开架范围、延长开馆时间。为用户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要为用户营造一个文明、人性化的服务环境。图书馆要营造文明、礼仪的形象,图书馆的内外环境设计要有浓厚的人文和时代精神。图书馆的各种可视性的外在形象,尽量使用户的视觉与心理感到舒适和满意。馆员着装整齐、大方,服务语言文明、得体。图书馆馆员良好的精神面貌、富有修养的谈吐,是尊重用户的表现,反过来也将使用户尊重图书馆馆员的劳动。从而使图书馆馆员用户在文明、良好、和谐的气氛中。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