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村文化建设创新之我见:基层工作之我见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正走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但是农村文化事业仍然比较滞后,主要是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城乡文化状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农村文化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有些地方文化事业经费处于负增长:农村基层文化设施落后,难以开展正常的文化活动;农村文化机构不健全,基层文化队伍素质普遍偏低;农村基层文化资源严重匮乏,活动内容形式和手段单一;农村基层文化管理体制落后,不利于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发挥等。

因此,高度重视农村文化问题,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需要。

是努力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是树立农村“大文化”观念,保障和维护文化生活缺乏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

所谓农村“大文化”,就是公益性文体事业,高层文体事业和农民家庭文化的总和。

在加快农村文化建设的大战略中,农村文化建设应当跳出固有的、僵化的、封闭的“小文化室”。

“小活动室”的思维,确立建设农村“大文化”的思想。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总体是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立足新的发展实践,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单纯是个经济问题,它是树立科学发展观,增强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基础,维护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局面,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农村文明程度的大使。

随着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就必须清醒地认识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规律,解决好农村文化农村经济、政治的共进关系。

从改革开放的实践看,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道路,必须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包括文化在内的各项社会事业。

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把实现和保障农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作为基本职责,光大农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二是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建立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服务对象,以政府提供服务为主导方式,以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服务设施、服务机构和服务队伍建设为核心,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高效、优质服务、覆盖成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党和政府保障农村群众文化权益的重要举措,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

只有建立这样一个收益面广、较为完备的文化服务网络,才有可能把文化财富送到农民手中,实现文化资源和成果的共享。

基层文化阵地的建设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物质基础。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点,就是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场所。

到2010年,实现县有文化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室,基本形成适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的农村文化建设格局。

要使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由城市为主向更多地重视农村这里转变,推动文化设施建设的重点逐步向农村倾斜,就必须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布局,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切实加大投入,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是挖掘和保护优秀文化资源,激发农村文化的自身活力。

中华民族之所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在于拥有了体现民族精神,在人民群众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积累并绵延传承的民族民间文化

这是客观历史所形成的文化形态,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是文化发展和延续的根基,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

多年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文化大量流传于农村,这些民间文化保护主要靠传承人的口头传授,如果传承人消失,就意味着文化的消亡。

因此,传承民族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经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

为了避免和防止大量民间文化遗产失散,保存历史记忆,就必须高度重视民间艺术资源保护工作。

广大农村既存的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

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但更应该看到,农村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原材料”。

它是积淀着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失元素。

农村挖掘和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身就是一种物弃过程。

做好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变查工作,既是满足农村群众文化的需要,也是扩大地方知名度、美誉度的需要,必须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合用,继承发展”的方针,广泛深入地宣传民族民间艺术资源保护工作的意义,让广大群众懂得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承载着民族精神的文化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保护民族文化不仅是几台戏曲,几台雕塑,几台建筑,更是保留民族走过的痕迹,从而唤起的文化自觉意识。

通过普查民间文化资源,建立民间艺术保护名录,创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区,搭建展示优秀民间文化平台,评选特色文化村,开展优秀民间文化创作等措施,让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提升传统文化魅力,让饱含着中国人独特智慧的民间文化艺术找到永留后世的归宿。

四是转变农村文化活动方式和手段,开展创建特色文化村活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必须克服“乡镇所在地就是农村”这一认识上的误区,在这一误导下往往送文化到乡镇就是到了基层,也很难延伸到自然村,造成农村文化阵地不牢,文化生活缺失,文化土壤“板结”,文化建设远远落后于城市的现状。

改造农村落后文化,就必须明确农村文化建设的最基层是自然村,自然村才是聚族而居的最基层,那里存在着封闭、隔离、孤立等问题。

改造农村落后文化的出路在于文化创新,包括内容、形式、手段的创新,这种创新性的文化生活,就是不断赋予传统文化崭新的面貌,就是永远让农民群众怀着新奇、幻想和希望去体味文化生活的真正涵义,追求符合农民文化生活习惯的先进文化需要。

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的载体是创建特色文化村、建设农村文化室、举办农村文化节。

积极挖掘和开发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

将那些切合农村农民审美特点,为农民所喜闻乐见的地方戏、船灯、花灯、剪纸、舞狮、木偶戏等进行扶持打造,形成一批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在当地有较高影响力的特色文化活动品牌,使其形成一种文化现象,经久不衰。

五是努力创新公益文化活动机制,推动重大公共文化工程的实施。

创新公共文化机制,就是以政府为主导,抓好农村文化活动示范性和导向性的文艺展演和评奖活动。

充分发挥流动文化车、文化小分队的作用,使文化下乡活动小型化、经常化、多样化。

特别要加强流动文化服务,实现流动演出、流动图书馆、流动电影放映、流动公益讲座、流动培训和流动展览等服务网络。

在推动重大公益文化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扩大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资源开发、基层网络建设为重点,加大推进共享工程的力度。

继续实施“送书下乡工程”,由国家财政集中采购一批实用性强的图书,送到农村贫困地区的基层文化单位,扩大工程扶助范围和受益面,重点向国家、省扶贫的重点倾斜,解决农村图书陈旧、新书量少、农民“看书难”问题。

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坚持政府政策扶持与市场开发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努力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电影发展的新途径。

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进一步明确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方面的责任,将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所需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保证农村公共体系建设规划,保证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目标任务的实现。

(作者单位:松阳县剧院)。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