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甘草酸镁对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患儿肝功能生化指标的影响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异甘草酸镁对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患儿肝功能生化指标的影响。

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0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22例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患儿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使用更昔洛韦治疗,实验组使用异甘草酸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儿肝功能生化指标改善情况。

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及TBIL(总胆红素)等肝功能生化指标水平分别为(46.07±4.42)U/L、(51.08±7.28)U/L、(49.26±8.81)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81.05±6.73)U/L、(88.34±3.92)U/L、(117.61±11.85)μmol/L(P0.05)。

结论 异甘草酸镁对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患儿肝功能生化指标的影响较好,能显著改善患儿肝功能生化指标,提高其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使用与推广。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 异甘草酸镁;巨细胞病毒性肝炎肝功能生化指标   [中图分类号] R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12(b)—004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magnesium isoglycyrrhizinate on the liver function biochemical indicators of children with cytomegalovirus hepatitis. Methods 122 cases of children with cytomegalovirus hepatiti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0 to March 2016 convenient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61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ganciclovir, 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magnesium isoglycyrrhizinat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liver function biochemical indicator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levels of live function biochemical indicators such as ALT, AST and TBIL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46.07±4.42)U/L,(51.08±7.28)U/L,(49.26±8.81)μmol/L vs (81.05±6.73)U/L, (88.34±3.92)U/L, (117.61±11.85)μmol/L](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magnesium isoglycyrrhizinate on the liver function biochemical indicators of children with cytomegalovirus hepatitis is better, which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liver function biochemical indicators and improve the total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and it is worth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Magnesium isoglycyrrhizinate; Cytomegalovirus hepatitis; Liver function; Biochemical indicators   巨?胞病毒性肝炎发病原因主要是新生儿先天性或围生期出现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表现主要是黄疸、肝功能损害等,部分患儿则会发生生长发育迟缓及心脏畸形等等,严重影响新生儿的健康生长。

更替洛韦是临床治疗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主要药物,能抑制病毒复制,但是在胆汁排泄异常及肝纤维化方面疗效不理想。

甘草酸镁是一种肝细胞保护剂,具有良好的解毒、抗炎及保护肝细胞膜作用,在肝病治疗中应用较广泛,但是其应用于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治疗研究较少[1]。

该次实验研究通过对该院2010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22例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患儿进行观察,分析异甘草酸镁对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患儿肝功能生化指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122例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患儿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男68例,女54例,患儿年龄在5~65 d之间,所选病例都存在转氨酶及总胆红素升高等肝功能受损表现。

实验病例选取过程中应排除以下患者:合并患有其他类型肝炎患儿;合并患有心、肺、肾等其他脏器严重病变患儿;更替洛韦或异甘草酸镁使用禁忌者。

两组患儿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较大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依据病情需要都采用能量合剂及维生素C进行静脉滴注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使用更昔洛韦治疗,诱导期对患者实施5 mg/kg+10%葡萄糖注射液50 mL静脉滴注治疗,2次/d。

每次滴注时间不应少于1 h,对患者进行连续2周治疗;维持期时,对患者进行10 mg/kg+10%葡萄糖注射液50 mL进行静脉滴注,1次/d,每周治疗3 d,进行4周的维持治疗

实验组使用异甘草酸镁(国药准字号H20051942)治疗,将25 mg异甘草酸镁溶解在50 mL的10%葡萄糖溶液中对患儿进行静脉注射,1次/d,直到疗程结束。

两组患儿治疗疗程都为6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肝功能生化指标改善情况,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几率。

其中肝功能生化指标主要是: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等等。

1.4 ??效评定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如下:治愈: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患儿临床病症完全消退;显效:TBIL与DBIL(直接胆红素)比治疗前都下降超过60%,ALT、AST水平比治疗前都降低超过80%,临床病症基本消退;有效:TBIL与DBIL比治疗前都降低40%~60%,ALT、AST水平比治疗前都降低60%~80%,临床病症有改善;无效:肝功能临床病症都没有显著改善或者是病情加重。

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方法   此次实验研究使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资料,对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用t来进行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来表示,用χ2来检验,P0.05)。

3 讨论   巨细胞病毒性肝炎常发于新生儿,造成患儿肝细胞病变主要原因是CMV(巨细胞病毒)感染宿主细胞损害及免疫损伤[2]。

随着患儿病情发展,免疫反应及炎性反应有关多种细胞及病毒基因表达会增强,进一步使得细胞炎性反应加剧,促进肝细胞凋亡增加,严重者则会导致胆汁淤积与肝硬化,患儿生存质量及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影响[3]。

要想确保患儿生存及生长发育质量,应及时将其CMV清除掉,加快患儿肝功能恢复。

治疗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一线药物是更替洛韦,在细胞内能转化成三磷酸型活化物,能直接深入至病毒DNA,并发挥抑制CMV复制作用等[4]。

更替洛韦在抗病毒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是并没有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而相关医学专家分析道:细胞炎性反应持续加剧也会促使患者预后较差,因此治疗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过程中,应将抑制细胞炎性反应作为提升治疗效果的关键重要环节[5]。

甘草酸镁是一种治疗慢性肝炎的有效药物,具有较强的抗炎、保护肝细胞等作用,但是先前的三代甘草酸制剂会导致患者出现低钾血症、高血压等不良反应[6]。

由此研发出来了第四代甘草酸镁制剂—异甘草酸镁,属于单—18—α反式旋光异构体甘草酸,也是我国首个天然手性药物.其具有显著的抗肝损伤作用,在抗炎、保护肝细胞、解毒及改善肝功能等方面作用较好[7]。

甘草酸镁还能稳定患者肝细胞,清除其体内的氧自由基,并抑制肝炎病毒复制,明显减轻患者肝组织损伤,从而发挥出改善肝功能的作用[8]。

在何秀岩等[5]的研究中,观察组采用异甘草酸镁进行治疗对照组则使用复方甘草酸苷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9%,明显高于对照组84.4%(P参考文献]   [1] 闫怀莲, 晁占湖,秦凌阳.异甘草酸镁对巨细胞病毒肝炎患儿肝功能生化指标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6, 22(20):3138—3141.   [2] 张文娟. 更昔洛韦联合异甘草酸治疗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6, 8(11):72—75.   [3] 李璐, 蔡晓红, 陈伟富,等. 异甘草酸镁在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中的疗效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6(11):1570—1571.   [4] 熊德琴,谢南,敖琴芳,等.异甘草酸镁联合丹参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检验指标的影响[J].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2, 30(1):59—60.   [5] 何秀岩, 段海霞, 郭岩.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9):104—105.   [6] 方年, 杨朝晖, 沈杨. 异甘草酸镁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的影响[J].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2(6):44—45.   [7] 杨宁. 更昔洛韦联合异甘草酸治疗婴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疗效观察[J]. 儿科药学杂志, 2013, 19(4):20—22.   [8] 王惠.CMV—PP65抗原联合肝生化指标检测在儿童巨细胞病毒性肝炎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12):1985—1987.   (收稿日期:2017—09—16)。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