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减压在临床应用中相关问题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关键词】 胃肠减压

胃肠减压是由鼻腔经咽喉部置管到胃内,是重症胰腺炎、肠梗阻、胃肠手术患者重要的治疗措施。有效的胃肠减压能及时缓解病情,但在应用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许多问题,为此,我科针对这些问题积极的查找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达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6年7月~2007年7月我科共有240例患者置胃肠减压,男180例,女60例,年龄3个月~86岁,留置时间最短的1天,最长的15天,胃管选用的是8#~20#的硅胶胃管本组患者共有96例在置管过程中和置管后出现一些问题,其中置管不成功9例,误入气管2例,呼吸异常1例,长度不够57例,堵管11例,型号偏小2例,自行拔管5例,脱落9例。

2 相关原因分析及对策

2.1 置管过程中相关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2.1.1 置管不成功 本组置管不成功9例,其中后鼻窦狭窄1例,昏迷1例;气管切开1例,极度烦躁不合作6例。胃管刺激咽部易引起恶心、呕吐以及恐惧心理,导致病员不配合及操作者技术水平不高,经验不丰富是胃管不成功的主要原因。

胃管型号、质地的选择,置管前细致的与病员沟通,介绍置管的方法,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取得合作是提高置管成功率的关键。置管前首先要根据病员的年龄及鼻腔的大小选择型号合适的硅胶胃管。橡胶胃管刺激性大尽量不选择。送管时胃管刺激咽喉部病员会出现恶心、呕吐,此时嘱病员深呼吸,大口吞咽,操作者配合病员吞咽的动作加快速度;昏迷病员应将病员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部通道的弧度。个别对刺激高度敏感的患者,可先在咽部喷洒1%丁卡因,降低敏感性后再置,对因操作者经验不丰富而导致置管失败的,则应更换经验丰富的操作者置管,同时加强操作者操作技术培训。长度到位后一定要妥善固定。

2.1.2 置管误入气管 本组出现误入气管2例,其中1例病员出现面部发绀、烦躁、呛咳明显;另1例病员无不适应表现,但置管末端大量气体溢出,回抽时无胃内容物。

胃管误入气管的几率较小,一旦出现不用惊慌,应迅速拔出胃管同时安慰病人,休息片刻后重置。本组2例病员重新置管后均一次成功。

2.1.3 呼吸异常 本组出现1例呼吸异常。置管后证实胃管在胃内,且引流物量多,但病员出现呼吸费力,口唇发绀,极度难受;主要原因是心理紧张、恐惧造成。在指导病员深呼吸、讲解置管的重要性及安全性后病员症状缓解。

2.2 置管后相关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2.2.1 长度不够 本组病员中因胃管长度不够而引流效果差的有57例。其中置管置入长度不够的50例,置管后因固定不牢而自行滑出一部分导致长度不够的7例。

置管前我们常规测量置入长度,按教科书的标准为发际到剑突的垂直长度,而实际上我们胃在腹腔内的解剖位置呈左倾斜的位置。若按照体表量的长度置入,则胃管刚过贲门一点,胃管前端不能充分接触到胃内容物,达不到彻底引流的效果。因此我们置入长度应该是在测量长度的基础上增加5~10cm。本组病员胃管再次置入10cm后引流量增加明显,病员自觉症状好转。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