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机病人的观察及整体护理探微

【摘要】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病人治疗方法和整体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该院1999年11月一201O年7月进行治疗的19例呼吸衰竭病人,机型为广东省普宁市医疗机械厂生产的HP—2000型呼吸机,所有患者都进行细致的整体护理措施,对其治疗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19例患者中,1例患者因破伤风致呼吸衰竭转传染病院,2例患者中枢性呼吸衰竭抢救无效而导致死亡,其余16例患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及精心护理均恢复了健康。结论观察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护理人员具体操作方法,并进行准确的培训,并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能够增加病人的康复几率。

【关键词】有创机械通气;观察;整体护理

有创机械通气病人的人 气道建立后,人工气道建立成为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唯一通道,它的护理就成为机械治疗中的重要环节,护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病人的转归。而病情观察又决定护理的方向。选取我院19例患者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该科自1999年11月一201O年7月抢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6例、哮喘急性发作3例,酒精重度中毒致呼吸衰竭2例,海洛因中毒2例,自缢窒息1例,严重电解质紊乱致呼吸衰竭1例,病毒性脑炎,昏迷原因待查,呼吸衰竭1例;一氧化碳中毒1例;破伤风致呼吸衰竭1例;脑溢血致呼吸衰竭1例。均适合使用呼吸机标准,无禁忌症。应用时间最长12d,最短4h。年龄最大71岁,最小29岁。有3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6.66%。

1.2方法采用积极治疗原发病;维持水、电解质紊乱;增加营养;提高机体耐受力等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呼吸机。对机械的操作进行观察,并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措施,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护理

2、 结果。

在进行治疗的l9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破伤风致呼吸衰竭从而转至传染病院,2例患者因为发生中枢性呼吸衰竭而抢救无效导致死亡,其余16例患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及精心护理均恢复了健康。有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1例是气胸,1例是皮下气肿,l例是气管套管移位致上呼吸道阻塞,通过及时发现处理并未给病人造成严重损害。

3、 讨论。

患者治疗过程中,要进行细致的观察并实施正确的护理措施,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观察机械使用呼吸机前应枪查呼吸机各管道连接是否紧密,预置各参数,摸拟测试正常后接病人气道。记录呼吸机的名称、型号、选择通气模式及各参数值,以便指导治疗观察湿化器的液量、工作情况,是否起到湿化作用。观察各参数是否适合病人,设置报警限。当高压报警时,检查是否呼吸道分泌物增加、痰液堵塞气道;当低压报警时,检查管道是否脱落、漏气、潮气量是否不足。以便及时针对原因处理。

3.2观察患者

3.2.1观察有无人机对抗 若病人安静,面部及肢体末梢红润。温暖,生命体征平稳,两侧胸廓运动对称,呼吸音一致,无呼吸肌和辅助呼吸肌的剧烈收缩,无高压报警,经测血氧饱和度正常则说明无人机对抗。若病人烦躁不安,呼吸肌和辅助呼吸肌剧烈收缩,病人呼吸与呼吸机不合拍,有高压报警则说明有人机对抗,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3.2.2观察通气是否合适 若通气时能看到双侧胸廓对称起伏,胸部呼吸音清楚,生命体征恢复并稳定表示通气合适;若通气不足可出现二氧化碳滞溜,皮肤潮红、出汗,表浅静脉充盈;若通气过度,病人可出现昏迷,抽搐等碱中毒症状。

3.2.3观察呼吸道分泌物的粘稠情况及量以便决定气道湿化 若分泌物粘稠,每次滴人液体的数量可适当增加,滴入液体的间隙时间也可适当缩短;分泌物相对稀薄的病人,每次滴入的液体量可酌情减少,有时甚至可以单纯吸引而不滴人生理盐水,以免因呼吸道水分过多妨碍病人的呼吸功能。

3.2.4观察病情有无好转 观察病人的神志、生命体征、皮肤颜色、温湿度、尿量、血气及电解质的变化情况。最初l5~30 min观察一次,病情好转后酌情延长时间。

3.2.5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 通常有气压伤、肺部感染、奇观食道瘘等。如果出现并发症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3.3整体护理患者出现恐惧、焦虑心理,通常与病情严重,缺乏机械通气知识有关,所以要采取措施使患者在几小时内恐惧及焦虑减轻或消失。所以要耐心听取病人及家属的倾诉,介绍我科使用呼吸机的经验,向病人及家属保证我院将尽全力进行抢救,使病人及家属具有安全感。需要告诉病人及家属应用呼吸机的目的、使用呼吸机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注意事项、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经病人及家属签属知情同意书后方可使用,以便取得病人及家属的积极配合治疗。医护人员经常巡视病房,备齐各种抢救药物及物品。通过以卜措施病人几小时内恐惧及焦虑消失。

患者自理能力低下,通常与体质虚弱、病情严重、带管不便有关。需要采取措施使其几天内恢复自理能力。经常巡视病房,协助病人处理日常生活;将传呼器及生活用具放于病人易取到的地方;鼓励病人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建立自信心。

患者出现潜在窒息,通常与机械通气妨碍纤毛运动,气管插管阻碍痰液排除有关。需要采取措施确保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期间无窒息发生。插管前应吸出口腔,鼻腔内的分泌物,有假牙者应及时取出。观察病人有无痰液,做到适时吸痰。出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应立即吸痰病人咳嗽或者有呼吸窘迫时;在病床旁边听到胸部、有痰鸣时、呼吸机气管压力升高报警时;氧分压或氧饱和度突然下降时;气管内注水后。吸痰前后给予高浓度吸氧各3~5 min。痰液粘稠时给予间断雾化吸入,必要时每12 h一次气道内0.45%无菌生理盐水3~5 mL,注水速度应缓慢,注水后及时给予吸痰

选择适当的吸痰管,吸痰管直径应小于气管内套官内径的一半,一般成人气管内套管直径为6.5~8 mm,吸痰管直径应选2—2.5 mm。

吸痰管插入长度应长于气管导管插入长度的1~2 cm。吸痰时间不宜过长,每次吸痰最多3次,每次1015 s,两次吸痰间隔2~3 min。气囊放气前应吸净口,鼻腔分泌物。而且如果气囊长时间压迫,翻身及吸痰操作不当,会出现气道损伤情况,需要插管动作应轻柔,合适。严格掌握气管插入深度,并做好标记,用胶布固定牢固。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