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代劣质平庸城市雕塑的再思考】 城市雕塑

摘要:多年来评论有关城市雕塑的文章很多,多半是针对城雕管理的缺失及劣质城雕对视觉的污染所发的议论,而关于劣质城雕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及资源浪费方面则谈得较少。

本文就在当前提倡低碳经济的环境下,如何看待劣质城雕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雕塑艺术;低碳经济;环境艺术;景观设计;劣质平庸城雕;生态社会;资源   中图分类号:J30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城雕大量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与欧洲相比,起步较晚。

但是,发展速度之快在当今世界实属罕见,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拥有城雕最多的国家。

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城雕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

在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住建部和文化部对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散布在中国660个城市当中的雕塑进行了普查,所建起来的数万件雕塑,进行了汇总,最后评出100件城市雕塑,其中有60件作品获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40件获提名奖。

但我们也发现在轰轰烈烈的城雕建设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

当今城雕建设的现状并不使人乐观,大量平庸城雕不断出现,一些作品还被称为“城市垃圾”。

如何看待劣质城雕是一个需要我们思考的新问题。

一、中国城市雕塑现状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如今的大中城市中让人过目不忘的城雕作品已然很少,给人心灵撞击的作品更是凤毛麟角。

而且,随意上马的工程和粗制滥造的作品正大量出现。

它们不仅起不到赏心悦目的作用,反而有碍观瞻,丑化城市

从以下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问题的严重性,从雕塑市场的无序状态里暴露出当今城雕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

1.劣质平庸城雕数量惊人   城市雕塑,可以说是改革开放30年中发展最快的艺术门类之一。

今天,大到北京、上海,小到县城乡镇,到处都在做城雕,中国的城镇几乎处处可以看到城市雕塑,遍及大街小巷、风景区、公园、学校、厂区、社区、广场,而且多数成为城镇的标志性建设,不少中小城市都有了雕塑公园,曾经有报道上海要建5000座城雕,这是官方的规划,如果有幸成为现实,恐怕是有史以来最为大胆的城雕大跃进。

这已是很吃惊的数字了,但民间无法估计的在建或待建的城雕想必会更让人吃惊。

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主任盛扬谈到“20年间,全国各地的公共环境雕塑加起来超过中国300年以来的积累。

尽管量的积累有目共睹,但是‘质’却参差不齐。

城市雕塑影响城市建设和发展,庸俗化的城市雕塑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垃圾,更重要的是影响公众对城市的认可。

”全国城雕委艺委会主任、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教授指出:题材上,几何化、概念化的东西比较多。

尤其是在强调经济发展的开发区。

用“托起的球”来表现“大有希望”主题的,遍地可见。

据不完全统计,近30年来全国各地的“托球”不下100万尊。

听起来不可思议,但仔细想想中国是一个13亿人口大国,城市也多。

每个城市多做一件精品雕塑,从全国的角度看,累加起来的数字是惊人的,如果每个城市多做一件劣质雕塑,那全国的总量数也是惊人的,所以全国现有100万尊托球造型的城雕就不足为怪了。

网上查查,实地看看,应运而生却先天不足,大批量的、短周期的、高速的作品太多,劣质平庸作品在泛滥,这是一个让人失望的“热闹”景象。

然而看到这么爆发式的发展,不由让人担心,忧心忡忡。

北京、上海等城市在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统计出这样的数字:在已建成的城市雕塑中,好的占10%,劣质的占10%,平庸的占80%。

基于这样的判断,首都尚且如此,何况其他中小城市呢?而据吴为山教授透露,专家得出的结论是,在大城市的已建作品中,优秀的实际还不足10%。

据估计,目前全国每年新增城市雕塑远在万件以上。

不过,由于缺少有效的统计和管理,没有人能说出准确的数字。

近年来许多专家一直在呼吁城市雕塑应控制数量,强调应本着“宁缓勿急、宁少勿多、宁缺勿滥”的原则,宁可建几座高质量的精品,也不要立起一大批雕塑垃圾

吴为山教授提出忠告,艺术创作不能搞“大干快上”,重要的不是数量,而是能不能留下代表城市精神的经典之作。

面对国内被认为是城市垃圾和视觉污染的城市雕塑,许多专家和群众纷纷呼吁拆除这些劣质城市雕塑,全国城雕委常务副主任、原建设部总规划师陈晓丽认为:“现在很多城市都在清理劣质雕塑

那些被称为文化垃圾雕塑,当年也曾耗费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现在拆除,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但如果不拆除,又是一种视觉污染。

”所以尽管呼声强烈,真正付诸行动的并不多。

拆除工作真正实施有许多困难,这里涉及到物权问题,有些是小区或企业自行建造的,如果拆除这些雕塑,有一定难度;这里牵涉到多方面的原由,也存在不同的意见。

2.城市雕塑市场的无序   造成城雕垃圾的大量出现其根本原因是城市雕塑市场的凌乱无序的状态,像北京、上海这些特大城市做得比较好,一般城市还处于初级阶段,往往是无规、无章可循、无法可依。

现实的状况是,创作人员的市场准入管理相当混乱,甚至一些包工头、民间石匠、美术爱好者,在利益的驱动下也在到处承接城市雕塑业务,大量不具备专业素质的人也“玩”起了雕塑,一些普通的工匠还直接参与雕塑的设计创作和大型雕塑建设

在这样的环境下,一批“批零兼营”的雕塑工厂、公司也随即问世,据有关统计,不少省会城市竟然有上百个雕塑类公司,难免恶性竞争。

乡镇不锈钢企业成批生产各种不同规格和造型的“定型”产品,低价出售,造成低劣城市雕塑的泛滥。

更有甚者,现在有些雕塑设计公司设计一批抽象雕塑稿子刊登在刊物上做广告推销,谁家愿买都行,甚至还上门推销。

这无疑使城市环境雕塑背离了城市文化内涵而沦为了普通商品。

雕塑公司在阿里巴巴、淘宝等网站上开店卖城雕,已经方便到像网购一条裤子和一双鞋子一样。

点菜式的选购也可由客户决定按图纸制作,明码标价也有议价,尺寸齐全,最大的有高10米以上,通过支付宝担保交易付款安全快捷,由物流公司送货,交货迅速。

足不出户就能搞定。

有的城雕竟然在网上按斤来销售。

这些批量销售的公司除了标有雕塑公司外,还有工艺品厂、广告公司、标牌公司、礼品公司、玻璃钢厂、景观照明公司,甚至还有装饰材料公司、成套家具公司都在销售、制作、设计城市雕塑一条龙服务,现在城市中不少劣质雕塑还未清理干净或根本没清理,大批新的概念化、类同化垃圾雕塑以惊人的速度如雨后春笋般地拔地而起,随意上马的工程和粗制滥造的作品正大量出现。

难怪有人不无担心地认为:现在的雕塑已经不是专家在做了。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袁运甫教授指出:要尽可能的拆除

国家成立城雕委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劣质雕塑的存在,雕塑应当是宁缺毋滥。

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雕塑也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来做的,这是一种严肃的事情,越是公众艺术范畴的东西越是要严格把关。

现在城雕似乎还成为一种“快餐文化”,有些雕塑家急于求成,过多考虑经济效应,静不下心来创作,不再像以前那样 花几年打磨一件作品,而往往在电脑中简单地设计一个轮廓,然后交给工人,在车间里根据效果图生产出来。

或者出个画稿,找一批石匠,就可以“雕塑”起来。

二、视觉的污染、环境的破坏、资源浪费      雕塑家刘开渠生前就提出了“好的城市雕塑作品,能够美化生活,美化城市环境劣质城市雕塑,会造成对城市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的警告!   现在某些所谓的“城雕”,不但造成了对国家资财的严重浪费,而且成为污染城市环境的“城市垃圾”,业已引起人民群众的严重不满。

依照一种说法,处于公共空间的城雕是一种“强迫”的视觉艺术,不接受也必须接受。

劣质雕塑每天竖立着,强迫你接受不舒服的感观和垃圾文化辐射。

特别是这类空洞、概念的雕塑大量涌现时,就会成为对于文化生态的严重破坏;破坏了当地的人文环境,没有起到美化城市的作用,给市民带来艺术灾难,成为难以抹去的“视觉污染”。

实际上就是一种精神污染,同时,这些拙劣的所谓艺术品,还会误导公众的审美取向,让那些缺乏艺术评判标准的人误认为这些东西就是艺术。

所以,劣质雕塑非但没有提升城市环境的美学价值,还成了城市环境的负担。

通常制作城市雕塑以不锈钢、铜、石以及混凝土等为主要材料。

而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大量劣质雕塑产生,挥霍浪费了有限的资源

金属材料在现代城市雕塑中使用最多,但现实情况是,地大物博的中国,缺铜少铁,我们用的铁矿石和铜矿石,大部分要进口。

中国的煤也不够用,我们还要进口相当数量的煤。

在过去20年,尽管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产钢国和第二大产铜国,但是中国炼钢,炼铜的能源和水的消耗水平高于世界的平均水平。

我国的铁矿资源相对较少,先天不足。

我国铁矿资源人均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按目前的开采强度,可供开采的保有储量仅可供开采20年左右。

同时,我国铁矿资源98%左右为含铁40%以下的贫矿,而且难采难选矿比例较大,这样的资源条件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铁矿资源的开发,对钢铁工业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制约。

要想解决铁矿资源不足的问题,只能大量进口铁矿石。

据统计,每炼1吨钢,要消耗0.6吨至0.8吨标准煤、1.50吨至1.55吨铁矿石、80千克至150千克废钢、3吨至6吨水。

中国的能源消费对煤炭的依赖度很高,煤炭占中国能源消耗的70%以上。

由于煤的碳含量很高,因此燃烧煤炭产生的温室气体量很大。

据计算,每燃烧一吨煤炭会产生4.12吨的二氧化碳气体,比石油和天然气每吨多30%和70%。

石料的城市雕塑需求量也很大,调查发现好多地方的劣质雕塑都来自河北省曲阳县,据曲阳某石雕厂厂长介绍:他家每年生产石雕有一千具左右。

按这么样的数据,那全国众多的石雕厂其生产总量就相当可观了。

大量开采石材必然破坏了环境

在炸山取石下,山体日渐遭到破坏变得千疮百孔,伤痕累累,植被造成一定损毁,景色遭到破坏。

全国又有多少已遭受“开山采石”的蚕食和威胁,有些人没有认识到,有些资源是不能再生的,失去了就永远不会再来。

城雕建设中也少不了混凝土的材料,在我国烧制水泥用的优质矿料已感短缺,配制混凝土的砂石在许多地方已十分紧张。

一些地区过分开采砂石已经严重损毁河床、破坏植被,沿海地区因滥用海砂已给一些工程带来了重大隐患。

制作雕塑的大部分企业都是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工厂,也是属于“傻大黑粗”的行业,有的公司为了降低成本选择一些小作坊来加工生产,在这种条件下生产出来的雕塑其生产过程已经对环境造成了影响。

据业内人士估算,这些年来,全国遍地开花的城雕建设,每年耗资成亿计算,但所建成的许多城雕却是好的少,占了其中的绝大多数的这些平庸劣质城雕在创建时一般都要花上万或数十万上百万资金,2004年,重庆市曾拆除了一批“垃圾雕塑”,价值上千万元。

而且在拆除劣质城雕的时候,还要花费大量资金,“减法”的成本高昂,于此可见一斑。

这些劣质雕塑作品不仅浪费大量能源、自然资源和纳税人的钱,给国家,给人民造成损失,同时产生出大量建筑垃圾,与拆除建筑造成的浪费一样,还带来的其他危害,造成了双重的浪费,这有悖于节约型的低碳建设发展的宗旨。

无论从哪方面讲,劣质城雕就是资源浪费

三、树立低碳理念、抵制劣质城雕

发展城雕建设      目前,能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将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如何发展中国的城市雕塑,有专家指出:城雕城市脸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城雕理应是精品的展示,劣质雕像是眼睛中的沙子决不能容忍。

出现劣质城雕的现象与科学发展观严重背离。

杜绝劣质雕塑,仅有拆除是不够的。

治标不治本,又会产生新的劣质雕塑

要杜绝劣质雕塑,建立完善的机制很重要。

加强监督管理,减少劣质雕塑的产生,实际上就是顺应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时代潮流。

群众热切期望能有大批的精品城雕问世,我们应本着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对城市负责、对艺术负责的精神,精心组织、精益求精。

但首先要树立低碳理念,应以建设“博物馆”之意识来进行“城雕建设城市应成为收藏经典雕塑的露天博物馆。

决策者要把城雕建设的着眼点要放在质量上。

树立明确的“收藏”意识,人们才有欣赏精品雕塑可言,要把每一个城雕项目都当做一件收藏品来对待。

管理工作的重点不在于上了多少雕塑,而是看有多少精雕细刻、精妙绝伦的精品,有多少神采奕奕、可以传世的佳作。

只有这样,城雕才有生命力,城市才具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才会成为城市的风景,而不是城市垃圾

也有专家提出了城市雕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现有城市空间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城市雕塑是百年大计,不要见缝插针,迫不及待地把所有闲置的空间用城雕填满,不肯留白。

应该为子孙后代留下发展和建设的空间。

规划可以有,留下位置,让后人慢慢创造,笔者赞同理论家陈履生先生在《应该鼓励没有雕塑的公共空间,让审美回归自然》文中的观点。

对于城市某一具体环境来说,雕塑的设置并不具备必然性。

在不适合安放雕塑的地方建造雕塑,只能是画蛇添足,非但不能美化城市环境,反而会使城市环境丧失原有的功能与目的。

历史和现实中,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由于现有的所谓城雕行内规矩已经难以发挥作用,针对现在城雕建设中相当混乱的体制,业界一直有人在呼吁,应该以立法解决问题。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魏小明教授就认为:城雕建设立法已显得十分迫切而必要了。

没有法任何事情都没法有效管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呼吁《全国城雕建设管理法》早日出台。

我们相信中国的城市雕塑一定会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责任编辑:帅慧芳。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