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生态链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研究

摘要:传统产学研合作模式不能有效调动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在实践中存在着诸多弊端,造成合作创新的失败。

生态链与生态群落理论出发,为产学研合作创建成熟的生态,建立新型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将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关键词:创新生态链;产学研合作        1992年,在国家经贸委、部及中科院的共同组织下开始实施“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

经过十余年的实践证明,产学研合作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创新要素效率、缩短创新周期、满足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加速科技创新,提升企业核心能力的一条佳径,并有效促进了区域的快速发展。

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对企业技术与产品创新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现代经济中的创新竞争日趋激烈,创新已经从静态的链条式的竞争过渡到以动态的网络型为主的竞争模式,以往单一的、孤立的、短效的产品或能得到一时的技术突破,却无法经受市场的长期,唯有给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型产品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

因此,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深化均对传统产学研合作模式提出了现实的革新要求。

产学研合作的三大主体不能因循坐误,要合理配置资源,以变求新。

传统产学研合作模式必须在遵循市场规律,协同创新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生态型网络发展模式,从而确保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以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一、传统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及其弊端分析      产、学、研是三个不同的利益主体,在创新合作中有各自不同的利益需求,成功的合作需要合适的合作模式,以激励各主体充分发挥各自的知识潜力,参与机构、技术复杂程度以及背景等差别要求不同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一)传统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分析   在创新实践的基础上,国内外学者对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综合这些研究,祝东伟(2006)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把常见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是按照合作的紧密程度,分为技术转让型、委托研究型、联合开发型、共建实体型;二是按照合作的动力机制,分为自发型合作、政府计划型合作、混合型合作;三是按照合作的体制,分为单一管理型、多元参与型。

祝东伟对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分类比较宏观,是从整体上审视合作模式

但是,即使依照其管理体制中的单一管理型与多元参与型的区分,并没有描述合作模式的内部治理结构,而治理结构是合作模式的核心,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可以把传统产学研合作模式分为契约安排型、产权安排型和开发平台型三种合作模式

1.契约安排型。

契约安排型合作模式的治理结构是基于项目的委托(合作)开发,企业提出需求并提供经费,以契约形式委托(合作)高校、院所开发,产权归企业或在契约中约定。

治理结构的核心是契约产学研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委托关系,各自都是独立的主体,责权利在契约中明确约定。

2.产权安排型。

产权安排型的合作更为紧密,双方凭借各自的资源和能力以股权安排建立一个技术开发实体,这个实体作为一个单独机构运作,产学研三方以各自的股权比例享受责权利,股权比例分配由企业、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商定。

产权安排型实现了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市场开发的无缝对接,打造了一条完整的创新产业链。

3.开发平台型。

以研发基地为载体的开发平台型指的是根据技术发展需求,第三方(比如产业园区)或者产学研三方联合建立研发机构或平台,可以建在企业、高校、院所或产业园区内,开发平台型的主要组织形式有产学研战略联盟、松散型民间技术合作组织等,合作各方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开发平台重点围绕企业重大战略产品或重大项目开展长期稳定的合作,提升区域技术开发能力。

这个分类基本上概括了传统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的基本类型,从中可以看出,传统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侧重于强调产学研三方的合作方式及运作机制,忽略了产学研合作中不可缺少的环境因素以及中介机构、机构、政府部门等参与方的作用,不能把相关参与方纳入合作模式中,也就不能调动这些参与方的积极性,从而造成产学研合作生态环境恶化,导致传统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在实践中存在着诸多弊端,影响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实际效果。

(二)传统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的弊端   通过对传统产学研合作模式发展现状的考察,并对其模式分析的基础上,可以看出传统合作模式在运行中存在着以下几个弊端。

1.合作层次提升慢。

合作层次低严重制约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效率,各主体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和治理结构,造成交易高,影响合作创新项目的顺利实现,合作层次低还会造成“寻租”现象,一些劣质的技术机构通过暗箱操作容易获取项目,而一些优质机构被排除在外,造成整个社会科研资源的浪费。

2.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

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各方都存在风险,对于科研机构和高校来说,自身并不具备实现技术市场化的实力,开拓市场也不是他们的优势,专用性技术开发存在着企业违约的风险。

对于企业来说,面对承担市场开发风险的压力,他们希望合作方也能承担部分风险,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使得合作方之间的契约成本大幅度增加,也增大了合作失败的可能性。

3.利益冲突造成合作动力不足。

由于所处领域的不同,产学研合作各方追求的目标和价值观念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比如,高校、科研院所的教师和科研人员比较重视学术成就和价值实现,以学术水平为衡量标准,市场化动力不足,由于高校和科研院所体制约束,激励机制不完善,主动寻求与企业合作的活力不强。

对于企业来说,出于短期业绩的考虑和资本市场的压力,管理层比较重视技术开发的短期行为,只注重外围技术开发,缺乏对企业长远发展有利的基础技术或产品开发的内在动力。

4.产学研分离现象严重。

由于传统合作模式不能有效地把中介机构纳入到合作模式中去,造成中介机构发展不足,产学研之间不能很好衔接,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往往由于找不到合适的结合点,也不能有效利用游离于企业之外的大量科技资源,比如一些大型的实验设备和检测设备等,综合起来说就是产学研合作生态环境差,降低了合作效率,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合作的质量与成功率也大大降低。

传统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在运行机制上存在着诸多缺陷,造成产学研合作生态环境建设滞后,产学研三方以及各类中介机构之间链条容易脱节,实践中的大量事实也表明,由于忽视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参与方的作用,许多合作都失败于缺乏有经验的中介机构的积极参与,不能形成有效的责权利关系,增加了合作的交易成本,造成合作失败,反过来,这种状况又造成中介机构的发展缓慢,严重滞后于产学研合作的要   求,二者互为因果,使得产学研合作生态环境更为恶化。

由此,对传统合作模式进行创新成为必然,创新的关键是要优化产学研合作生态环境,从而调动各参与方积极参与到产学研合作中去。

传统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失灵的主要原因是生态环境建设滞后,产学研以及其他参与方之间不能形成互动、共生、共赢、牢固的合作关系,从而造成合作失败。

生态群落与生态链是自然界关于生态环境的基本概念,以此概念构建全新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能够把各参与主体吸纳进来,为产学研合作创建成熟的生态环境,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成功。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