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探究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本地的工作情况,对农机技术推广工作进行了探究,以期对今后的工作提供帮助与参考。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农机化;技术推广;问题;建议   1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1.1农机技术推广人员专业知识水平需要增加,因为新老技术人员的交替较慢。

造成知识结构非常不合理,还有农机技术推广人员技术力量较弱。

农机技术推广缺乏专业知识与技术的保障。

因面临以上的问题,对农机技术推广工作产生严重的制约与影响。

1.2农场对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资金投入不够。

农机推广工作资金缺乏。

阻碍了推广工作的有效进行。

农机工作虽然在垦区农业各项专业资金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可因为有些种植户资金不足,收支不平衡,对农机的购买力不够。

是导致影响推广工作顺利进行的客观因素。

此外,也有个别的农机服务站办公经费不足,故推广经费就无着落,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经费通常是申请项目经费来代替。

特别是由于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与深入,农业向着低耗高产的方向发展,农机技术推广的力量显得不够,投入的费用无法满足农机推广的每个环节,影响日常进行农机推广工作

1.3农机技术推广意识及内容较落后,目前,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思想意识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长期以来,不够重视或忽略产后的深加工机械化。

仅关注水稻产前和产中的机械化。

这就造成实际需求与生产上所推广的产品相脱节,让推广的新技术无法应用到生产中,极大制约了此工作的进行。

1.4推广环境的营造与建立急需提高,农机技术推广工作是经相关部门一起合作方可完成的。

应该在农机技术推广、实验、研发及再适用的每个环节中相互配合。

此外,还应该有一个良好的技术应用与推广的大环境。

如对技术的宣传工作垦区有关部门制定技术推广的优惠政策和鼓励政策等。

2搞好农机技术推广的建议   2.1创新农机技术推广方式   首先,应定期地对种植户开展调查,全面了解种植户的需求,让之前的推广模式与需要传授种植户的技术相结合。

其次应打造新的农机推广技术宣传方法,开设技术咨询电话,使种植户能够及时向农机技术推广部门反馈农机技术方面的问题;通过建立业务网站,第一时间发布有关信息,解答种植户关于农机推广方面的问题,全面推动网站的实际作用,并开设种植户与推广部门之间的互动平台,如微信群、QQ群,以增加此工作效率。

最后,应实用地推动农机技术推广队伍的技术优势。

不定期与定期地指导、培训、巡视,让种植户可以正确操作、维修和使用农业机械。

2.2创新农机技术推广体系与制度   农机技术推广部门工作主要是公益性的推广工作,在公益性的前提下,应该适当调整经营方式,如增加与各农机研究院所、农机经销企业、农机生产企业、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及农机大户的联系,承担有关农机研究或农机技术推广相关的课题,将农业产业化的科学发展与农机技术推广融为一体。

进而增强自身的业务水平,更为有效地发挥农机技术推广的优势,推动种植户的增产增收。

2.3创新农机技术推广思路   推广思路上无创新,行动上肯定没有。

一支没有思路创新农机技术推广队伍,在工作上就不会是有建树的。

想落实推广思路的创新,应该完全转变之前的落后观念,完全转变为加强与政企联合,切实落实相关法规法律,做到种植户需要什么技术推广什么技术,千方百计为种植户服务。

2.4加强农机技术推广队伍建设   由于推广人才的严重不足。

间接或直接地制约到新技术推广工作的问题,垦区应在待遇、政策直至职称评定等方面采取扶持政策,提高引进专业农机技术推广人才的力度;农机技术推广部门应提高对在岗工作人员新理论、新技术方面的定向培训,并将培训长期化、持续化地保持下来。

并设立公正、完善的激励制度。

及时地考评推广人员的工作,增加其工作热情。

2.5加快农机农艺的结合   应设立农机农艺结合制度,让农机作业适合农艺要求。

为了落实农机技术推广农艺相结合。

应组织农艺农机部门增加协调和沟通,联合建立示范点,开展对比试验,以点带面,推动推广

应组织农机技术推广人员学习土壤深松、精量播种、保护性耕作、测土配方施肥等方面的知识。

并把所学知识应用在推广工作中。

落实农机农艺的有机结合。

2.6强化农机推广与购机补贴工作的结合   应运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制定合理科学的农机装备推广计划,优化装备结构,合理整合资源,全面发挥农机购置补贴在农业生产中的示范作用,给出具有导向性、前瞻性的建议。

每年增加农机新机具、新技术农业生产中的比重。

切实运用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促进农业生产力快速发展。

2.7加强农机技术推广与政府的项目规划相结合   只有紧切配合垦区的有关项目规划的落实,方可有效、快速地实现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和现代化农业的科学发展。

应运用项目的引领作用,提升农机技术推广部门的实力。

应全力组织人员制定项目计划,提升高标准、规模化的农机科技示范园区建设,落实多元化的园区投入机制,以农机推广技术人员和农机专业服务组织为主体,开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