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应对“寒冬”的到来?|如何应对经济寒冬

近几年来,关于传统媒体报纸生存发展问题成了传媒界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

时代正在发生巨变,媒体结构正在发生巨变,报纸市场的蛋糕正在缩小,传统报纸的冬天会相当漫长。

处在媒体变局中的报纸,应当居安思危,求变图存,与时俱进,迅速行动起来,在报业的冬天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春天。

那么,面对“寒冬”时代的到来,作为生存环境本来就不宽松的地市级纸媒,又该如何寻求自己未来的发展之路?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应对:      提高新闻采编质量,做大做强现有品牌,努力提高报纸的市场占有率      相对中央和省级报业来说,地市级报纸有明显的弱势,地市报的区域性强,局限性大,生存发展空间有限,同时地市报的区域地位容易受到外来报纸的冲击,主要来自大的报业集团所属子报以及所办的地方版在地方上发行,瓜分当地报纸广告市场和发行份额,给地市报带来不平等的恶性竞争。

受经济因素和人力因素的制约,地市报的生存本来就很困难,再加上外来报纸的冲击,无疑会受到更加严峻的挑战。

原有的威胁没有减退,新兴媒体又如猛兽般降临。

面对如此局面,地市级报纸唯一的出路就是切实提高新闻采编质量,做大做强现有品牌,真正走向市场,让读者从内心深处喜欢并接受。

只有这样,地市级报纸才可能有立足之地,在“寒冬”中也才能多一些耐受力。

现存的媒体已经进入严重的同质化时代,在这个同质化时代,地市级报纸的优势在于拥有当地良好的人脉关系和各种资源。

和外来媒体比拼,地市级报纸除了在版面上、栏目上对国内国际新闻进行精编细选外,重点要做好本地新闻

地市级报纸要高瞻远瞩,舍得花本钱、投精力,留住人才,努力打造一支精锐的采编队伍,因为只有拥有了优秀的采编人员,才可能制作出高质量的新闻作品。

新闻的制作上,要百分之百“贴近”,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当地实际,增强新闻的可读性、服务性、趣味性,为读者提供更多更好更有用的新闻信息,让本地报纸真正在老百姓心目中生根发芽,让当地群众自觉自愿地为这张报纸“埋单”,而不是仅仅靠地方党委政府的行政命令发行报纸

在提高新闻质量的情况下,要树立品牌意识,通过对版面、栏目的包装以及为读者提供的服务,树立起地市级报纸在当地老百姓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只有把报纸办好了,读者才会接受,市场才会接受,广告客户才会接受,报纸生存能力才能得到加强。

面对新兴媒体的冲击,报纸的生命力也会显得更有韧性和持久。

加强内部改革,走产业化发展道路,为报纸寻求更大的生存空间      加强内部改革,最关键的是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

后勤上,要硬起手腕改变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问题,精简机构,把冗赘、过剩的人员精简掉,坚决不养闲人、多余人,坚持后勤为采编一线服务、为办报纸服务。

对于采编人员,要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全员聘用制,能干的人留下,不能干的人坚决让其离开;认真调研,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公平、带有激励的考核制度和分配制度,通过制度调动采编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要敢于用人、善于用人,对那些确实能为报社发展起到关键性谋划作用的帅才要不惜重金;减少“领导”岗位,淡化采编人员的做官意识,把采编人员的心思和精力引导到钻研新闻业务上来。

要高度重视经营工作,分配机制上可以向经营岗位上的“有功之臣”倾斜。

总之,通过用人机制的改革,使报社内部充满生机和活力,使每一位员工都能人尽其才、人尽其用。

面对新兴媒体的冲击,如果报社依旧把广告收入作为唯一的生存依靠,那将会非常危险,尤其作为地市级媒体,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加有限。

为长远着想,地市级媒体当前在做好广告和发行工作的同时,要尽早地千方百计地涉足经营领域,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譬如报社利用报纸发行的优势,积极主动地发展物流配送;利用报纸印刷设备资源,面向社会开展印刷业务;利用广告人力资源,大力开发户外广告;尤其可以利用采编人员的人脉资源优势和版面的宣传优势,有重点有选择地涉足房地产、餐饮、医药、会展等多项经营领域。

报社要积极探索多种经营模式,广揽贤才,搞活经济。

经过三五年的运营,最终培育出几个能赚钱的经营项目,使其和广告、发行一道,共同成为报社发展生存的支点。

转变思路,尽早行动,提高纸质媒体的数字化生存能力      与网络相比,报纸依然有着强大的优势。

经过多年的运作,报纸已经拥有了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记者编辑队伍,在公众中拥有一大批忠实的读者,在新闻的真实性方面也具有巨大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更为重要的是,在现有政策条件下,报纸等传统媒体握有原创性新闻的采访权和发布权,网络上传播的新闻及海量信息,几乎都是由报纸提供的,网络扮演的不过是“二次传播”的角色。

因此,在当前情况下,有人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双赢。

当前,绝大多数地市级报纸都建立了自营性网站,但对网站的重要性认识上还远远不够。

大部分报社对网站的态度是任其自行发展,经费上投入较少,人员素质相对偏低,网站内容只是原封不动地复制报纸,网络广告收费也是象征性的。

其实,从长远发展来看,网络不仅仅是报纸的延伸,更重要的,它将是报社今后发展存亡的重要依托。

因此,地市级报纸应把网站摆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投入人力物力,加快发展,做大做强,同时地市级报纸也应积极探讨纸媒的其他数字化生存途径,如与其他网络合作,开通手机报、电子报等,为将来储备后劲。

只有具备了前瞻性的目光,并尽早付诸行动,地市级纸媒才能迎来曙光一片。

(作者单位:开封日报社)   编校:郑艳。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