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媒人在新闻采写中的感性认知必要性探讨

【摘 要】 受到网络及新兴技术的冲击,纸媒需要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受到纸媒自身特殊性的影响,从事纸媒的人员必须充分了解自己的职责,在新闻采访中需要充分调动感性理性认识,挖掘专业内容。

本文从感性认知的角度来分析纸媒新闻采写工作,并对纸媒人新闻采写感性认知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 纸媒人新闻采写感性认知理性认知;必要性  前言:作为传统媒体的典型,纸媒与新兴的媒体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及时性差,表达方式也过于单一,版面大小固定,内容涉及面相对狭窄。

但是纸媒作为传统媒体的典型,必有其不可取代之处,相比较与图画,文字更加细腻,深刻,书卷香也是一种享受,而且纸媒携带更加便捷,阅读方便,这些特质决定其有自己特定的客户群体。

因此,纸媒人必须对自身的职责有准确定位,在新闻采写中要感性理性认知同时发挥作用,寻求准也内容,为受众提供专业新闻

1.感性认知提升纸媒人新闻敏感度  不能否认,新闻人的敏感度要高于普通人,他们对新闻的嗅觉异常灵敏,采访是新闻的关键,在这一过程中,纸媒人感性认知非常重要。

感性的认识对于提升纸媒人新闻敏感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感性的角度出发,寻找各种相关的材料与资源,才能写出更加专业新闻报道。

专业新闻报道不单单是指采写及写作的水平,更多的是指采写的内容是否具备领域的常识及专业知识。

新闻人是杂家,在工作中与各行各业都会发生接触,因此要掌握多个行业的知识,这对于新闻人是一个挑战,很多领域是自己从未接触过的。

媒人受到工作特征的影响会接触很多从未涉足的领域,相比较其他行业,新闻人已经算是见多识广的群体,但是却无法使其成为专家,此时要想做好新闻采写工作就需要感性认知的帮助,对行业的感性认知可以提高纸媒人采写中的敏感度,帮其找准切入点,写出好的新闻,为受众传达所需的信息

同时,感性认知新闻采写工作过程中还能体现出采访记者对新闻报道事件的一种专业态度,简单说就是记者的职业道德。

新闻要保证通俗易懂,因此,专业新闻报道中一些关键的要点必须进行必要的解释,便于读者接受。

媒人拥有采写与发布新闻的权力,这个权力是受众给的,因此,必须要对受众负责,这就需要媒体人在掌握情况后进行认真的组织与写作,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提高纸媒的竞争力。

2.感性认知的培养与利用  2.1 感性认识是工作中不断积累与培养所得  与感情一样,感性认知不是天生的,也不会突然出现,而是需要在实践中形成。

具体而言,纸媒人在接到采写任务后要通过具体的工作实践来积累感性认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感性认知的积累可以依赖网络来完成,可以搜索到一些相关事件,从海量的信息中去寻找对自己采写有帮助的知识,对相关事件的原因,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加深理解,并将其为我所用,形成自己的新的观点,这对后续的采写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也可以从同行业的采写中寻找灵感,对其采访进行深入的研究,不断地创新与突破,写出令人满意的作品,为受众提供有用的信息,发挥纸媒的重要功能。

但是采访中必然会出现一些预料之外的事情,此时就是对纸媒人应变能力的考察,作为专业的纸媒人必须要有良好的现场发挥能力,在面对突发状况的时候,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保证新闻采写工作顺利完成,突发状况是体现新闻从业者职业修养与从业素质的最佳训练方式。

2.2 感性认知中必须具备理性因素  人们一直认为感性理性是两个对立面,但是事实上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的联系,新闻采写中的感性认知不能仅是现场的看、听、闻、尝,必须具备理性因素。

单纯的感性认知是空洞的,只有加入理性因素的感性认知才是有生命的。

实际上,理性因素可以促使感性认知能力生长,也是将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的一个必然过程,现场的任何信息的搜索与采集都是为了为受众提供信息,都需要写成新闻,因此,新闻采写过程中,感性认知在形成过程中要逐步形成文章的思路与框架,在这一过程中理性因素就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理性元素是平时工作中对事物基础的认知, 同时也是对具体问题的分析与理解及应变能力,除了生活中对各类新闻报道进行深入的研究,还要对其采写的角度与分析问题的方式与方法进行研究,从中完善自己。

另外,在实际的采访工作中,还要善于运用纸媒人独有 “鹰眼”、“狗鼻子”和“马腿”获取信息,尽管这些词汇听起来不是褒义词,但是事实上却是对新闻人要求的最佳体现,获取信息后要对现场进行分析与判断,挑出重点,分类,形成思路,完成框架的构思,方便的时候可以记录,便于后期的写作,可以提高新闻的写作质量。

3.感性认知必须上升到理性认知的高度  职业的媒体人与普通人群的最大区别在于我们不能忽略感性认知,将其作为一种感受,在日常的工作积累与实践中,要加深对事物的看法,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纷乱复杂的信息中敏锐的捕捉到所需的信息,从重要的信息中选取最佳的新闻点。

媒人新闻的发布人,也是一个信息源,这并不是说记者制造信息,而是说记者必须具备搜索信息的能力,同时要对信息有一个良好的处理能力。

记者所采写信息来自百姓,但又区别与百姓的闲聊,要具有积极的社会现实意义。

当记者的感性认知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自然的上升到理性认知与观点,要保证这种理性认知符合社会的发展趋势,就要在感性认知的形成过程中把握好方向,避免偏颇。

感性认知需要不断地升级与提高,才能让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符合社会的发展趋势,在积极健康的认知环境中,才能真正的发挥纸媒人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对纸媒人新闻采写中的感性认知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过去我们一直提倡理智,但是在很多时候感性认知却占据主导位置,只要善加利用,感性认知同样可以提高新闻采写的水平,同样可以推动纸媒的发展,提高竞争力,向受众交出满意的作品。

参考文献  [1] 张礼伦. 新闻采写“九多”[J]. 新闻三昧. 2008(Z1)  [2] 陆永稳,郑火凤. 取恰当事实 作新颖构思——浅谈新闻采写中的“思”与“实”[J].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9(08)  (作者单位:牡丹江日报)。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