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社会背景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之路探析

【摘要】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所处社会背景入手,简要阐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历程,分析其现阶段特征与存在问题,提出发展之路。

【关键词】学习社会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发展之路。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C—0016—02。

一、学习社会背景简述。

早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为了应对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对教育提出的挑战,组织专家进行了世界教育的形势、观点和改革的调研,并且在此基础上公开发表了《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该书提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是教育发展的四大支柱,并且强调了学习能力培养是教育的首要任务。同时,该书对学习发展也作出精辟阐述,指出终身学习正在越出传统教育所规定的界限,逐渐在时间和空间上扩展到它的真正领域——关涉人的各个方面,即实现人、教育、工作和生活的整合。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需要,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建设学习社会,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中都强调要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学习社会学习即将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项常态化活动,是人们跟上时代步伐,做到与时俱进的必要条件。

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回顾。

(一)溯源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化。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有着渊源的历史文化,与中国实行千年以上的科举考试有颇多相通之处。自古以来,我国有学习成才的传统,并且将考试晋身作为正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从其目的、形式及作用上,都是以科举制度为原型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行学考分离,强调个人自主学习,然后由国家组织统一考试学习结果进行质量评估,这与科举的考试方式相一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不论职业,以考试成绩认定能力,与科举的“取士之道”相符。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异曲同工的是科举考试的私塾或书院。

(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形式与规范。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将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结合起来的高等教育形式。自1981年考试实施以来,运行模式已经基本成熟,现阶段关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纲领性文件是1988年3月3日国务院颁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其中对考试机构、开考专业、考试办法、考籍管理、社会助学、毕业人员的使用与待遇、考试经费、奖励和处罚等方面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各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进一步细化的考试办法。

(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四阶段”。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大学”,充分显示出其进入门槛低这一显著特征。大致说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30年,经历了补偿阶段、自强阶段、自发阶段和终身学习阶段。补偿阶段主要是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自考以返城知青和城市在职职工为主体,以补学历为主要目的;自强阶段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自考以高考落榜但仍然想取得大学学历的人为主;进入21世纪,随着就业压力增大,人才竞争的加剧,自考成为在校大学生丰富知识结构、加强自身竞争力的自发选择;如今,随着构建学习社会进程加快,终身学习已成为职工个人职业生涯顺利发展的必要手段,自考随之成为职工不断学习提高的一种有效途径。

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阶段特征与存在的问题。

(一)现阶段特征。

目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有相当部分生源是在校大学生,年龄结构明显下降,文化层次较以前有较大提高。很多在校大学生为了获得更强的就业竞争力,在校学习期间选择参加自学考试,取得双学历、双学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现阶段其他教育形式互补趋势越来越明显。由于专科学习层次的招生规模扩大,使专科起点本科学历的自学考试学生数量激增,并且已成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的强大动力。另外,与成人教育、电大等教育形式相比,自学考试文凭在社会上认可度更高。

(二)存在的问题。

与目前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势头相比较,自学考试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相关政策法规不尽配套;政府保障投入较少,就业不能真正实现与全日制学生同等待遇;社会助学基础设施体系不完善;考试管理制度不健全,专业建设和管理不适应需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及教材内容老化,陈旧现象严重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生存,并限制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进一步发展

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之路。

(一)以学分银行制为载体与终身学习相结合。

借鉴韩国终身教育经典做法,建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分银行制,并探索与终身学习相结合而设置全民终身学习账户。学分银行是继续教育的中央代理机构,是一种管理各种校内外学习经历和成果的开放式教育系统。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引入学分银行制,对自考学习经历进行记录,设定标准,对于参加自考学生在各种学习过程中相同课程学习成绩给予互认,将学习成果折算为学分,并进行规定学科的继续学习,当学分累积到一定数量的时候,就给予相应等级的自学考试学历证书。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分银行制的基础上,探索高等教育向非学历教育层级发展,设定在职人员终身学习账户制,在职人员终身学习账户将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结合起来,对在职人员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记录,作为其个人知识结构认定和知识更新的重要鉴证材料。

突破学历教育框架,突出终身学习特征,是自学考试发展潜力所在,也是自学考试能够区别于其他高等教育形式,凸显特色之处。

(二)全方位启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机制。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是政府业务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及个人等各种社会力量,按照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主管部门公布的专业考试计划和课程考试大纲的要求,通过面授、函授、广播、电视、录音、录像等多种形式,有组织地为自学考生创造学习条件,进行课程辅导和自学指导的活动。社会助学是提高自考学习成绩,增加通过率的重要手段。目前,助学以现有高校为主。利用现有师资、场地、设备,对自考生进行课程学习辅导和重点难点解读,指导考生完成自学过程。

在高校助学为主要形式的情况下,将自学考试深入企业和用人需求单位,积极开展企业助学,将越来越起到重要的作用。加强与企业联系,根据企业用人需求信息进行自考专业和课程设置的相应调整,融企业在职学习与通过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历进修为一体,使用企业培训场地和设备,就地组织人员,由高校派出师资进行辅导,实现企业、高校的联合助学。另外,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乃至广大的农民也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有可为的对象,开展社会助学辅导农民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可以直接提高农民工素质,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三)积极进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体系改革。

美国学者洛克希德认为,当前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有六个最普遍的目标:为高一级的教育选拔学生;认证学生的成就;检测成就变化的趋向;评价特定的教育项目和政策;促使学校、学区对学生成就负责;诊断个体的学习需要。提高自考生学业成就的社会认可度,不仅可以增强高等教育自考这种学习形式的知名度,而且可以切实增加生源。积极探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体系改革,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并且努力实现动态调整。根据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要求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自身特点,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系统,重点解决形成适合终身教育需要且能反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特点的专业和课程体系问题,并着重解决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促进素质教育发展考试手段现代化和管理法制化问题。根据教育系统和考试系统改革的要求,改革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业成就策评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根据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促进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改革面向社会需求,加快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并加强社会实践性环节考试,调整考试目标,满足终身学习需求。

(四)重视自考生自我效能感的提高。

自我效能感,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其社会学习理论研究中提出来的,指人们对自身完成某项任务或工作行为能力的信心和信念,是对自身将要完成既定行为目标所需的行动过程的组织和执行能力的判断。一般情况下,自考生多为高考落榜或者没有机会进入大学校门深造的人,他们怀揣理想却遭遇挫折,自我效能感普遍不强。自我效能感越强,付出的努力越多,持续的时间越长。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组织机构应该开展相应的活动以增强考生的自我效能感,如促进自考生增加成功的体验,定期与自考生联系并及时给予积极的评价与鼓励;指导自考生对成败进行正确归因等。

(五)呵护发展自考文化。

新世纪,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所面临的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共存,威胁与机会同在。学习社会的构建要求加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以满足更多人的学习发展需求;而高校扩招和其他高等教育形式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在此情况下,丰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内涵,培育自强、向上的自考文化显得尤为重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低投入、高产出”的高效性是其他在校高等教育形式所无法比拟的,在实现教育公平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所要求的自主学习、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与学习社会需求相吻合,并可以在学习的同时进行自考生意志力锻炼和培养,这都是自考文化可大力发扬的精华。

总之,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特有的高等教育类型,它的产生与发展高等教育领域的重大变化,是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教育体制改革和国家教育发展方针的反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既有开放性、灵活性、全民性的特点,又与构建学习社会的思想相符,具有更加灵活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的发展领域。把握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动态,积极调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其相适应,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壮大并且保持活力的源泉所在。

(责编 赵聃)。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