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省域经济结构现代化水平的研究

我国省域经济结构现代化水平的研究。

一、经济结构现代化  经济现代化是一个高度综合的概念,它包括国民经济的工业化和知识化,包括劳动生产率和国民收入的持续增长,经济福利的大幅改善、以及国内经济公平和国际经济地位的明显变化,世界经济前沿和国际经济差距的变化等。  而经济结构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再生产的各个方面的组成和构造考察,则包括产业结构、分配结构(如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及其内部的结构等)、交换结构、消费结构、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等。所谓经济结构现代化经济结构中的现代化指标所占的比例和程度。  二、经济结构现代化指标选取  根据国际惯例,经济结构现代化指标包括人均GDP(元/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用于反映经济发展水平。这个指标体系充分反映了经济人均水平和第三产业的发达程度,做到了从个体角度阐释经济平均活力和水平以及产业结构的平衡,总体测量标准还是全面的,但是随后我们会对这样一个体系进行信度分析,此处表1为阈值。  表2—1 阈值  三、我国省域经济结构现代化指标数据论文联盟以及信度分析 作文 /zuowen/   在我国省域经济结构现代化指标数据来自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  表3—1 经济结构现代化指标数据  根据SPSS19.0,进行描述性数据分析我国省域之间经济结构现代化指标发展极其不平衡,标准差数值为17536.53030。这充分反映了当前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也进一步说明了该指标体系的信度,为了更加权威的体现信度,下面进行信度分析。首先,本文将三个变量一起进行了信度分析。在相关性的结果中,各变量的相关结果也是非常理想的。Cronbach‘s Alpha的值却非常低,后来,经过分析,笔者发现由于三个变量的赋值区间差异明显,故而第一项的结果才会呈现异常。随后,笔者将第一项各地区人均GDP进行百分比转换,将各地区人均GDP/上海地区人均GDP,将该变量百分数化进行信度分析。这也间接体现了一个原则就是指标的度量尽可能采用一个赋值区间,即是如果使用百分数则几个变量都尽可能使用百分数,这样在赋值空间一致的情况下,信度分析才比较真实。  四、我国省域经济结构现代化的可信聚类分析  辑聚类分析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采用组间联接,度量标准为区间平方Euclindean距离,结果如图4—1所示。由树形图可知,各省域共可分为四类:  (1)北京、上海、天津为第一类。从各项指标来看,这三个地区经济结构现代化水平是全国最高的。 作文 /zuowen/   (2)江苏、浙江一类。这两个地区同样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尤其是个体经济和私营服务业比较发达。  (3)山东,福建,辽宁,内蒙古为一类。这几个地区人均GDP比较高,然而第三产业比重较低,经济类型依仗一二产业,经济结构类型比较单一。  (4)区域省份中西部省份一类。其余省份由于经济发展程度较低,产业类型落后,所以综合经济现代化属性较低。  据此分类,可以明显看出东部地区经济结构现代化分为三个梯队,北京、上海、天津作为大都会现代化城市已经比较高,而其它东部地区稍微落后但是差距并不明显。而广大中西部地区经济结构单一,产业落后的事实依然没有改观。因此对于我国中西部产业升级战略和规划具有积极的认识意义,西部大开放战略依然仍重道远。 论文代写。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