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理论在英语阅读中的应用

[摘要]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过分注重词汇与语法的讲解,忽略学生阅读过程中对语篇的宏观把握,从而导致阅读成绩不理想,阅读能力无法提高。

本文基于阅读理解教学模式的现状,以语篇衔接连贯理论为基础,提出如何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应用这一理论,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并且有效指导阅读教学。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阅读语篇衔接连贯   1、引言   韩礼德和哈桑(1976)认为,语篇是语义单位。

语篇离不开语境,离开语境语篇就失去了交际功能。

上下文、语篇使用的场景、共有知识都可以视为语境

语篇必须合乎语法,并且语义连贯,这种连贯不仅体现在语义层面上并且体现在语用层面上,还体现在语篇内部。

语篇特征可以体现在语篇的许多方面,例如衔接连贯就是语篇的重要特征之一。

2、语篇衔接连贯理论   Halliday于1962年首次提出衔接的概念,他认为从词义上所有的结构都应该是衔接的,并不是在语法层面上才有衔接力。

格莱姆斯(Grimes)于1975年在其《语篇经纬》中也提到了衔接,他认为衔接关系是累进的,直线的,包括如何保持已知信息和引入新信息。

对于语篇的另一重要特征连贯的研究,许多学者给出了解释。

胡壮麟在《语篇衔接连贯》中提出了语篇连贯涉及多层次的观点。

3、传统阅读模式   阅读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Goodman, 1967),是高度积极地创造性行为,是对信息进行选择、分类、解释的过程,是读者对所读文章的理解还原创作并通过语篇这一媒介与作者进行相互作用的交际行为。

在以往的阅读理解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对词汇句子的分析,把重点集中在词义辨析,分析句子语法结构,讲解疑难句等语言结构方面,忽视了语篇与整体理解的联系,导致学生阅读能力无法整体提高。

因此,利用语篇分析方法讲解阅读是必不可少的。

4、语篇衔接连贯理论在英语阅读中的应用   语篇衔接连贯理论强调运用所学语言知识,首先,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思路,其次,分段找出中心思想和重要信息,对文章进行表层理解,最后,学生对文章内容给出自己的观点并运用到实际中去。

根据以上三点的理解,教师可以把语篇知识有效地运用到阅读的三个阶段中去,即阅读前(pre—reading)、阅读中(while—reading)和阅读后(post—reading)。

在第一阶段阅读前,教师可以借助标题讨论、图片评说、文化背景知识介绍等方法导入阅读课程,使学生语篇内容有初步的了解,丰富和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引导学生思考,产生设想,激发其强烈的参与意识,从语篇中找出相关信息验证假设。

第二阶段阅读中,主要是对篇章细节的把握,主要包括对语篇的字、词、句、逻辑关系、段落层次的理解,帮助学生理解语篇中的语言点,寻找信息传递的逻辑方式,分析句子间和段落间的衔接方式,了解段落与层次的主题思想,利用推理方式理解课文的内涵,使学生了解词汇句子、段落在表达语篇整体意义上所起的作用,加深对语篇的全面理解

词汇是一篇文章的基础,一些词形的变化或是词汇的代替以及上下义的使用都会使语篇产生语义上的衔接连贯

例如,The old woman has a strange habit to keep over 100 cats in her house. Her neighbors all called her an eccentric lady.句中eccentric 和strange是同义词复现,尽管学生阅读过程中可能不了解eccentric的含义,但是可以通过同义词复现来猜测词义;而在词汇的同现关系上,反义词关系便是典型的同现关系。

例如,Lucy is a good student at school, but a bad daughter at home. Good与bad 这一对反义词从正反俩个方面描写Lucy的品质,使该句子上下衔接,同时增强语言表现能力,使读者得到全面而生动的印象。

教师应该通过词汇的复现培养学生的猜测能力,它对语篇衔接起着不可或缺的功能,有时正是词汇衔接手段才使篇章成为意义完整,上下连贯的整体。

教师应培养学生找出逻辑关系语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推理活动是阅读理解的核心,对推理能力的训练应重点放在语言的深层含义上,让学生依据特定的语境,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推理,理解语篇中蕴含的意义。

第三阶段阅读后,阅读后的活动与语篇分析本身并无太大的联系,它主要是引导学生思考所阅读的内容并将其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联系。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文章主题进行口头讨论,对篇章大意写一篇书面总结,复述文章内容并给出自己的观点。

阅读后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其他语言技巧,如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及总结概括的能力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而且可以深化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从而实现知识能力迁移。

5、结语   传统的阅读模式注重语言结构的分析,忽略篇章知识的运用。

语篇衔接连贯理论为阅读者快速获取信息提供了一个具体可行而又容易把握的操作方法,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所以有必要将其理论渗透到外语课堂教学中。

阅读理解要以扎实的词汇和语法功底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其它的语篇手段与技巧,使学生逐步获得较强的独立阅读能力,从而不断提高他们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Goodman, K.S. Reading: A Psycholinguistic Guessing Game [J].Journal of the Reading Specialist. 1976   [2]Grimes. The Thread of Discourse. [J] The Hague: Mouton. 1975   [3]Halliday, M.A.K.& Hasan. Cohesion in English[M]. London: Longman Group Limited. 1976   [4]胡壮麟.语篇衔接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5]张德禄.语篇连贯语篇的信息结构[J].外语研究第3期,7—11   [6]王宗炎.英汉应用语言学词典[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