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提问教学策略的探讨

摘 要: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而教学策略的采用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教师提问策略性。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策略提问策略   1 前言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是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课程,也是培养和提高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能力的综合性课程。

该课程是学生积累基本词汇、巩固语法知识、提高、实践语言应用的英语学习主要阵地;应体现出高职教育突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特点,注重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习得,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和完成未来工作任务的能力。

其目的是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从而使得将语言交际能力使用到日后的工作中去。

但通过十几年高职院校的非英语专业的公共英语教学,发现他们中的大部分英语基础都很差:词汇量少,语音、语调不标准,不敢张嘴说英语,语法知识薄弱、不牢固,听力差。

教学内容只能理解和掌握一部分,对老师的提问没有勇气回答,甚至连学过的课文也没有几个学生能准确流利地读下来,而且很多学生并不重视英语学习。

所以,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 应积极探索并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 刺激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的视觉,听觉,思维等各种感官动起来。

如果每节课都使学生带着对学习的乐趣和对知识的渴望而结束,那么,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会令人满意。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关键在于根据教学实际,结合教学实体进行精心设计。

另外,现在的高职教育越来越注重专业的发展,所以大学英语教学也要根据教学的要求和不同专业的属性及学习要点,把英语教学与专业课教学进行整合,强化英语教学为专业课程服务的功能,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2 教学策略   要想有更好的教学方式,就得懂得教学策略

策略”一词源于希腊语,意为将才,指行为或行动计划,以及为解决某种问题或达到某种目标而有意识做出的一系列活动。

我国学者邵瑞珍曾提出:“教学策略教师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教学目标而采取的相对系列行为”。

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和。

它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典型的灵活性而不具有规定性。

教学本身来说没有任何单一策略能适用于所有情况,有效地教学需要有可供选择的多个策略,最好的策略就是在一定情况下达到特定目标的最有效的方法论体系,就是针对教学特点有意识地选择运用教学方法。

教学策略可分为普遍性策略和具体性策略

普遍性教学策略指适用于各种课型的教学策略

不管什么课型,都离不开教师的有组织教学教师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方式引导、激励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估等;作为师生交互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提问也是任何课堂都无法回避的教学行为。

因此普遍性策略包括:组织策略、激励策略提问策略和评估策略

具体性教学策略是用于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行为。

从根据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可分为词汇教学策略、阅读教学策略、听说教学策略、写作教学策略和语法教学策略

3 提问策略   提问是课堂教学最常用的策略之一,也是最富影响力的教学艺术,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提问策略性。

(一)提问的作用:   1.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2.启发学生思维;   3.激发、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4.帮助教师检查学生问题的理解和掌握;   5.帮助教师析疑;   6.帮助教师就某些细节性问题进行检查;   7.刺激学生的课堂参与。

(二)提问不当可能起到的反作用:   1.如果只提问主动的学生,课堂则有可能被几个活跃的学生所垄断,其他学生得不到锻炼的机会;   2.如果教师听到一个正确答案就立即转向下一个问题,那么挑战性再强的问题都无太大意义;   3.对学生回答的反馈方式不当,会打击学生参与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如:对于特别简单的问题回答的称赞,会给学生以错误的感觉,认为教师低估自己的能力,对自己不信任;而对错误的责备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会使他们对自己失去信心;   4.等待时间太短,学生难以作出恰当的答复,难以给学生以成功感,不利于动机的激发;   5.问题太难或太易,或不具有挑战性,学生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6.问题本身太长会增加学生记忆的负担,增加理解的困难。

(三)问题的种类:   形式分类:   1.Yes/No问题   2.连线匹配问题   3.选择性问题、   4.Wh—问题   5.How/Why问题   6.True or False 问题   7.填空的??题   8.翻译的问题   9.排序的问题   内容的分类:   1.信息性问题(Wh—问题)   要求学生能够再现事实、事件、地点或名字等。

2.理解性问题(Why问题)   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没有固定答案。

3.应用性问题   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新的情景。

4.分析性问题   要求学生分析、解释问题

5.评价性问题   要求学生对人物、事件等作出评价。

提问时避免的问题:   1.对问题的设计回答应内容丰富,不能只提问只需一个Yes 或No就可以回答的问题

2.问题应具体,不可太笼统。

问题最好能激发学生思考,进而讨论。

3.问题应有足够的弹性,以避免猜测。

避免使用Guess what I am thinking?之类的问题

4.问题不应包括答案。

4 总结   课堂教学英语教学的主要途径,教学策略的采用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其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教师提问策略性。

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基础又普遍差,所以注重提问教学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充分发挥课堂设计的教学功能,最终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和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魏书生,课堂教学的艺术[M].漓江出版社2000   [2]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3]李欣,英语教学当中提问策略的介评与例析外语教学研究[J].2010   [4]孟冬梅,中职英语教学与专业课教学之整合职业教育研究[J].2011   [5]宋金玲宋玉宇,浅谈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策略培养外语教学研究[J].2012。

6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