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思路与实践

摘要根据国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针对热能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践遇到问题和困惑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不相适应部分就改革原则、改革思路、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容、专业特色几方面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热能动力工程专业教学改革课程体系作者简介王玲花(965-)女河南唐河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电力学院教授;张川(97)男河南沁阳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电力学院讲师。

(河南Y郑州Y5005)基金项目系华北水利水电学院009年教改项目(项目编华水政[009]3)研究成。

图分类G60ͿͿͿͿͿ献标识码ͿͿͿͿͿ编0070079(0)090790随着我国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电力行业与高等教育也不断深化改革。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热能动力工程专业改革与发展程直存着很多矛盾和困扰[]及专业建设问题调整课程体系与教学容不适应部分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增强社会能力、深化教学改革、增强专业特色是非常必要和有益。

、改革具体原则与容改革原则以国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指导思想以专业规架构以专业几十年办学验积累基础充分调研基础上进步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补充环保、低碳、新能方面课程使专业建设再上新台阶。

改革具体原则()根据社会对人才形势变化进步明确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方案凝练专业特色深化专业涵建设。

()课程体系体现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教育思想。

(3)水动热动专业方向教学与管理、招生与就业方面存突出矛盾和问题。

()适当增加新能发电课程

改革容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目录下对人才培养方案体系做适调整()水动热动方向独立设置分开招生。

()人才培养目标独立要。

(3)教学指导性计划分方向独立设置

()课程容与教学纲做相应调整。

改革目标是水动热动方向公共课全部融合学科基础课部分融合专业基础课部分调整专业课与专业任选课独立设置师与教学充分共享。

关键问题是保持水动热动已融合和成熟不变基础上将两方向分开招生独立设置教学指导性计划。

二、改革具体思路专业定位热能动力工程专业对知识系统性和综合性要都较强涉及知识面较广(力学、热学、机械、电学及控制、计算机等)通识教育和专识教育都不可偏废。

课程设置以基础理论、基专业知识和基专业技能原则。

课程体系构建和教学环节安排必须进行总体设计有机衔接将“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工程技术型与应用型人才。

专业定位以水利水电动力工程热能动力工程专业方向以数学、力学、图学、计算机基础以水—机—电—控(水动)、热—炉—机—仪表与控制(热动)主线适增加新能课程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应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不仅要考虑到专业这学科复杂性和多样性必须兼顾我校实际情况及社会对人才新要使培养出学生激烈市场竞争具有生存和发展潜力。

因确定培养目标重视基础理论还应重视学生知识面拓展及补充新知识不然培养出学生专业面很窄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快速变化。

专业培养目标定培养具有流体工程、热能工程、动力工程与机电控制等方面基础知识掌握现代型发电工程核心技术与基技能能从事热能动力工程、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机电排灌及新能等相关行业工程设计、运行管理、设备制造和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型高级专门人才。

3课程体系我校公共基础平台上实行分专业方向设置课程还要考虑按专业方向对知识系统要科学地设置课程体系容相近课程设置尽量保持致。

课程体系总体结构体现公共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新能课程平台。

()公共课程平台该平台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完全相课程

其公共基础课按学校搭建统平台框架设置选择机电类基础平台;专业基础课专业规和方向对基础知识实际要构建。

公共基础课完全致课程如外语、政治、物理、数学类(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专业基础课完全致有三力学类(理论力学、材力学、流体力学)、图学类(图学概论、机械制图)、计算机与控制类(语言、动控制原理);专业课完全致有机械类(金属工艺学、机械设计基础、泵与风机)。

()专业课程平台对不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必须分开设置以保持专业课程优势与特色。

少数课程学分略微有异专业基础课部分不可将相课程学分、学、课程性质、考核方式、开课学期、实践性环节、教学计划、教学纲几方面保持致。

学分有差异可纲明选学容以保持纲完整性。

水动热动方向专业基础课不完全致有电类(电路、电子技术)、热类(热力学)学略微差异;专业课不完全致有电机学(学分、学及课程性质都不)、电类(发电厂电气部分)学略微差异;两专业方向不交叉课程有热类(传热学热动有而水动无)和电类(继电保护、水电动化水动有而热动无)。

水动热动方向专业两主要专业方向必须首先保证两专业方向知识结构以各专业核心技术原则设置专业课程

水动方向有6门核心专业课程即“水轮机”、“水轮机调节”、“水力机组辅助设备”、“发电厂电气部分”、“继电保护”和“水电动化”水动方向学生只有掌握了这6门课程才有到水电工作看领。

热动方向也有6门核心专业课程即“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热力发电厂”、“热工动控制系统”、“泵与风机”和“热工测量与仪表”。

外两方向还有些专业任选课程可根据实际分别设置

(3)新能课程平台充分调研基础上根据现有师力量定今专业选修课逐步增开些新能方面课程以进步拓宽专业知识面。

目前水动专业增设“可再生能技术与应用”、“风力发电”、“风测量与评估”、“风力发电规划与设计”、“电力工程技术”等专业任选课热动专业增设核电与低碳环保发电技术专业任选课具体“新能技术及应用”、“核反应堆理论基础”、“核电工程概论”、“核电厂系统与设备”、“电力系统分析”进步补充新知识与新技术紧跟专业发展前沿。

()实践性环节平台以厚基础、宽应用、重创新、强素质、重融合、增特色指导思想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

近年逐步加了实验教学主要有六方面)加实验室投入力逐步更新实验设备已获得国财政部对水电动力设备与数化特色实验室建设金助补充了批新专业实验仪器和设备。

)加实验室管理人才引进力以引进硕士或高级职称教师主。

3)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及基技能训练增加学生己操作实验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

)采取多种实习形式将校与校外实习结合将集与分散实习结合将生产实习与社会实践结合。

5)优选课程设计题目把科研与工程选题拿做增强学生创新识。

6)将校与校外毕业设计结合将常规与创新设计结合将手工绘图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结合。

加毕业论比重增强学生研究分析能力增加实际工程设计和实际科研课题。

外结合就业情况安排毕业生到就业单位做毕业设计并提前上岗以减少工作适应期。

三、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我校专业毕业生因能吃苦、肯学习、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上岗快而著称就业率始终保持90%以上省及国具有相当专业吸引力。

课程设置有特色也吸引了些工程单位人员前进修学习每年校其他专业学生想入专业学生人数很多。

因根据目前教育发展形势随着办学力量加强制定多种模式人才培养方案是很有必要主要有热能动力工程科、热能动力工程专业二学位、辅修制、进修制、函授、短期培训班等。

人才培养方案也有所不课程体系量身定做。

专业00年教学改革以我校教学实践程不断改进课程设置

根据学校总体框架要00、005级83学分006~008级87学分

009级80学分将“工程力学”(5学分)调“理论力学”(3学分)与“材力学”(学分)两门课程“工程图学基础”(5学分)调“工程图学概论”(3学分)与“机械制图”(3学分)加强了专业基础课程分量。

外还将专业课“水电动化”由5学分调3学分其他课程学分不变。

年实践发现80学分将两专业方向主干课程纳入再补充些新能课程就没有余地这也使两专业方向特色减色不少。

弥补学压缩对教学深及学生知识结构影响从00级起分水动热动方向设置课程补充了风能(水动)与核能(热动)选修课程学生可根据兴趣与就业向选取很程上完善了学生知识结构扩了专业口径。

二学位专业00年河南省教育厅批准开办热能动力工程专业二学位专业主要面向全校非工科二年级学生。

根据现有办学力量、验及社会对人才形势定人才培养目标按水动方向课程水动方向设置学分80学分

课程设置原则是将水动方向必须基础课程与主干专业课程保留适当减少选修课程

课程设置目是使学生通专业7门主干课程即“水轮机”、“水力机组辅助设备”、“水轮机调节”、“电机学”、“发电厂电气部分”、“继电保护”和“水电动化”课程学习训练能从事水电机电运行管理工作。

3辅修专业与进修水动热动方向设置辅修。

课程设置原则是水动热动方向分别设置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专业基础与专业主干课程专业任选课与实践性环节取消总学分要30学分左右。

课程设置目使两专业方向学生通专业5~7门主干课程学习训练能从事水、火电厂运行管理工作毕业可到水、火电厂及工程局(公司)等部门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

外工程单位进修人员可根据实际工作要从科专业选取要课程可因人而异制定详细课程计划。

四、特色()专业特色。

以水电与火电行业专业特色。

()特色课程

水动特色课程包括“水轮机”、“水力机组辅助设备”、“水轮机调节”、“发电厂电气部分”、“继电保护”、“水电动化”;热动特色课程包括“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热力发电厂”、“热工动控制系统”、“热工测量及仪表”、“泵与风机”。

(3)融进了新能与清洁发电类课程

水动方向新增了“风力发电”、“风测量与评估”、“风力发电规划与设计”等课程热动方向新增了“核反应堆理论基础”、“核电工程概论”、“核电厂系统与设备”、“煤烟气污染物控制技术”等课程

五、研究成实施情况次关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科)改革成已从00级开始实施水动热动方向分开招生、分开设置人才培养方案。

热能动力工程专业水动方向招生3班(90人)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热动方向招生班(0人)。

热能动力工程专业二学位改革成从009级开始实施设水动方向学生愿申报主要针对非工科学生开设已开班3人其学生修够辅修专业课程学分可获得辅修专业证。

专业多年良就业形势和行业优势尚有些其他专业科学生学有余力情况下报名辅修该专业

还有些工程单位技术人员前进修学习与短期培训。

参考献[]陈德新,王玲花热能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00,0(3)8386[]孙美凤,张利平,王玲花热能动力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容改革研究[]信息系统工程,009,()3638(责任编辑李海静)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