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棒球击球动作分解图_如何实现高效击球之三分解正手击球动作

完成一次底线击球的五个步骤分别是:预判、步伐准备、击球动作准备、击球动作以及回位。

我们在上一期中探讨了底线击球的最后两个步骤,而在这一期中我们将分解正手击球动作

让大家更直观的了解握拍、站位、引拍、向前挥拍至击球点、击球点以及延伸动作之间的关系。

握拍      虽然正手握拍的方式千变万化,但在当今顶尖球员中最为常用的还是半西方式握拍。

包括郑洁、李娜、克里斯特尔斯和小威廉姆斯在内的女子球员都是使用这种握拍。

在男子网坛中柏衍、德约科维奇、穆雷和索德林等球员同样也使用半西方式握拍。

这种握拍方式能够让球员底线击出有进攻性的回球,同时产生足够的上旋让失误率降到最低。

不乏有来自西班牙或南美的红土专家们会选择使用全西方式握拍去制造更为强烈的上旋,更高的回球弧线。

比如纳达尔的握拍就更靠近全西方式

当今职业网坛的趋势不仅是力量,还包括以低失误的击球持续性获得分数的能力。

因此像费德勒和一些球员就选择了在半西方式正手东方式之间的握拍方式。

这是一种混合式握拍,能够让他们击出球质更重的回球

这种握拍仍然保持一定旋转,但降低了回球的弧线,它适合于总是徘徊在底线附近、击球点比较早的球员,这显然都符合费德勒的技术特点。

我建议学员采用:学习混合式或者半西方式握拍。

东方式握拍带来太多局限性,而全西方式握拍又太过极端。

引拍      在球员引拍准备击出一记正手回球时,他们的动作也不尽相同。

有的球员拉拍到头顶之上,以几乎圆弧形的轨迹进行引拍;不过更多的球员都是采用扁椭圆形的引拍轨迹。

这种扁椭圆形的引拍动作能够让球员保持移动的连续性,同时让拍头高于底线来球。

在引拍的途中(大概动作完成1/4之前)非持拍手应该保持握住拍喉。

这一点经常被忽视,它的重要性在于确保了足够的肩部转动动作

当双手都握在球拍上时,躯干的转动就成为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躯干的转动是一次引拍的开始,同时为向前挥拍积蓄足够的力量。

当来球继续靠近球员,他们的非持拍手离开球拍,并且决定击出一记什么样的回球

在向后引拍时球拍的正面通常都朝向下方,这时对拍头高度的调整将决定挥拍之后击出回球质量。

大家常犯的错误是将球拍呈直线向后拉拍,甚至将球拍下降到腰部和膝盖高度。

这样就迫使球拍挥出向上的轨迹,虽然这对非常低平的来球并无太大影响,但大多数击球动作都是在臀部以上的击球区中完成的。

我们经常观察到有球员在引拍时。

肘部明显偏高。

有时候缺乏经验的教练会使得球员的引拍与躯干分离。

在缺乏躯干转动的情况下,无法调动身体的发力链条,会造成只有“手臂击球”的情况。

站位   如今的底线击球趋势是运用角度动量(angular momentum)。

在多年之前选手使用传统式站位或中立式站位时,更多的是运用到线性动量(liear momentum)。

被当今的ATP和WTA职业选手运用的最广泛的是半开放和开放式站位

这种站位能够使躯干进行完整的转体动作

正手为例,能够提供给球员180度甚至以上的旋转角度。

半开放和开放式站位同样能够在球员在不靠腿部(站位靠前的一只腿)的辅助下,产生躯干的转动。

握拍、引拍、站位准备这三个步骤综合起来,成为了正手击球下一步――“触球点之前的挥拍路线(racquet path to thecontact point)”的必要前提。

触球点之前的挥拍路线      有许多教练和球员不明白这点:当来球接触球拍之前,球拍的挥拍路线是相似的,甚至很多时候是相同的。

我提到过在底线击球的引拍时,将拍头保持在预测击球点以上的高度。

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这个动作球员了广泛的回球选择性。

一旦球员决定要击出怎样的回球(力度、弧度或者角度),挥拍向击球点的路线是相似的,只是在到达触球点时才开始变化。

球员即将打出一记进攻球,那么他的挥拍就会是有些平行的;当球员决定击出一记弧线球,那么他会首先降低拍头至来球下方,继而呈弧形或彩虹形的轨迹挥拍。

触球点和延伸      球拍上的球线会在触球的一刻被挤压到倾斜。

在触球点来到,正是大多数球员环绕着身体进行“扫拍”动作之时。

然而,在对顶尖球员的慢动作回放时,我们观察到他们在完成手臂、肩膀和躯干转体之前,都有明显的延伸动作

这种动作是对之前球拍挥动轨迹的延伸,延伸的方向是球员希望回球到达的方向。

一旦延伸动作(费德勒拥有最完整的延伸动作)完成,继而球拍开始做球拍包裹身体的动作,同时躯干也完成了转体动作

随挥      总共有四种随挥的方式。

与其跟大家探讨每一种的利弊,我更倾向于列举出它们,然后重点介绍最常用的一种,以及介绍它为何在球员的初级和进阶学习时需要被强调。

这四种分别是:高抬式(高于肩膀),水平式(环绕身体然后停于胸侧)。

反转式(手腕收于腰际、拍头收于膝盖处)以及顶点式(纳达尔常用的过头随挥)。

大多数杰出的球员都是使用水平式随挥,原因在于回球飞行的轨迹是由球拍挥动路线决定的。

当今的球员都倾向于击出大力的旋转和上旋球。

类似纳达尔这样的选手倾向于回出更高的弧线球,但对大部分球员来说,我推荐他们首先学习水平式随挥

所有种类的随挥在实战中都有用武之地,并且在特定的击球中可以对其进行调整。

但对于基本的正手底线击球来说。

首先学习水平式随挥和握拍的准则才是最为重要的。

7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