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风帆 [民族产业扬风帆]

•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现代中国农业的发展在于品牌的创建。

历史为中国农业品牌沉淀了丰富的文化基因,这些基因的有效发扬需要与时俱进的创新,从而有效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宣威火腿是中国农业历史形成的一朵奇葩,在民族饮食文化方面均具有国际性,也是一方经济发展产业核心支撑。

一直以来,宣威火腿这样一个具有独特品牌资源的特色产业声名显赫,但却没有进入千家万户,细究其原因,并坚定信念完善产业品牌体系,将会有力促进这一产业的长足发展

品牌来自市场   “宣威火腿本是享誉海内的中华饮食名品,历史以来推动了滇派菜系及中国饮食文化发展

但与其它的优秀饮食品类相比,市场规模小,影响力不够,没有形成真正的消费品牌,这大大制约了这一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是品牌资源的极大浪费。

”宣泰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生向记者作了精辟分析。

张国生认为,说宣威火腿不是真正的品牌很多人是不认可的。

2001年、2009年宣威火腿分别获得国家原产地(地理标志)保护和中国驰名商标,这都是中国顶级的有影响力的品牌荣誉,如此荣誉能叫没有品牌吗?   大家都知道宣威火腿,但只有很少的人才知道宣威火腿是如何吃的,因为正宗宣威火腿还没有在市场上出现。

这样,如何吃推广不够,很多人在一次两次的尝试后,均因为太咸、或炒或煮不方便等原因,不再喜欢宣威火腿,正宗好吃成为了名气和传说,却没有变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同时,市场上充斥着一部分不是宣威火腿宣威火腿,甚至有段时间只要是云南的火腿就会被当成是宣威火腿来销售,这也导致了这个品牌的混乱。

市场表现不佳的直接反映就是在这个品牌时代的经济社会,宣威没有产生足够强大的有号召力的龙头企业,同时小企业又相对较多,这造成了整个产业竞争力的分散。

当然,这也只是表面的原因,我们更应该去分析历史以来人们为什么喜欢宣威火腿,这支腿的卖点是什么又应该如何让市场来认可,为这个产业提供丰富的品牌营养,促进产业发展

饮食里的火腿香   相传,明末清初,南明永历皇帝退居昆明后,终日忧愁,不思饮食,一位御厨别出心裁地选用宣威火腿精肉丁,混以蜂蜜、白糖包馅,称之为“火腿包子”。

因其香浓味醇、甜咸适宜,皇上品尝后,龙颜大悦,遂列为御膳。

南明王朝灭亡后,火腿包子的做法由宫廷传入民间,由蒸制改为烘焙。

最早在云南开糕饼铺经营糕点的是1858年(咸丰八年)前后,距今150多年。

后来,这种糕点曾由云南巡抚舒兴阿进贡给慈禧太后,大合慈禧口味,慈禧还御笔亲书了“合香楼”三字。

之后,经过后人不断努力创新,云南特有的硬壳火腿月饼因为入口酥、松、脆、软,香味独具、咸甜适宜、油润不腻而声名日重,一直为大众喜爱,成为了人们中秋节的必备佳品。

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宣威火腿在云南的饮食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中华饮食里,应该有宣威火腿更大的贡献和地位。

其实很多人都是喜欢宣威火腿的,梁实秋就是一位。

他在抗战时期曾寓居重庆,朋友邀饮于重庆留春坞。

他在文章中这样记述:“留春坞是一家云南馆子。

云南的食物产品,无论是萝卜或者白菜都是异常硕大,猪腿亦不例外。

故云腿通常均较金华火腿为壮观,脂多肉厚,虽香味稍逊,但是做叉烧火腿则特别出色。

留春坞的叉烧火腿,大厚片烤熟夹面包,丰腴适口,较湖南馆子的蜜汁火腿似乎犹胜一筹。

”   从饮食行业的大背景考虑,宣威火腿的品质和一直以来与其它各类食品的调和使用,为宣威火腿沉淀了丰厚的饮食文化,这是这个产业的最大品牌营养库。

挖掘、推广火腿饮食文化,是从健康、营养和中国饮食文化出发,在为社会带来一种有价值的饮食生活同时,也能使宣威火腿得到更大范围的使用,并走入平常百姓家的厨房。

一方水土的灵魂   这样优质的火腿,来自于中国西南边陲之城――宣威,这是一方连绵起伏的山川之地,自古就是承载农耕文化而又受到自然条件限制的地方,那些高海拔地区的山地里,只出产相对耐寒的玉米、土豆和荞麦,这有限的物产及山间的各种绿色植物,成为了养猪最好的原料。

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宣威人一代接一代,在这方水土上勤劳生活着,养猪成为了宣威人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甚至可以这样说,在世界上,没有哪个地方的人会如此忠实地饲养肥猪,也没有哪个地方的人如此认真地腌制火腿

这一方以高山为伴的勤苦聪慧之人,在这一片贫瘠之地,用一两年的汗水来饲养一头满山跑的乌蒙猪,并创造了以宣威火腿为代表的深蕴文化

腌制火腿几百年的宣威,同时也是一个文化比较发达的文明之乡,宣威人心胸开阔,闯荡四方,也把宣威火腿饮食文化传播到了更远的地方。

走近这方水土,关于火腿的故事,让人感动。

大概不知从何年何月开始,这里每一个人从生开始,就和火腿有着深深的联系,每一件新衣、每一个荣誉,每一次迈出深山的脚步、每一次款待深情的朋友,甚至每一次文明与进步,都有着火腿的身影。

历史上中原文化与边疆文化融合所产生的宣威火腿,在给这个世界带来美好的同时,也给这片神奇的土地创造了灵魂――不屈不挠、勤劳理性、包容进取。

在商业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这样一个区域的独特产业、独特文化、独特地理和独特风情,为宣威火腿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品牌发展基础。

如果说饮食文化是这个产业品牌发展的天空,那这方水土火腿一样的灵魂则为产业品牌发展的土壤,如果产业的阳光、水分充足,再科学施肥,勤于松土,建设好产业的成长环境,以火腿产业核心,一个集种植、养殖、深加工、饮食产业文化产业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将会兴旺发展

产业发展的根本   分析历史以来宣威火腿发展,其最大的推动力来自于产品的创新正好满足了市场的需求,这样创新使更多的人更方便、更容易体验宣威火腿的独特滋味。

这也正切合于以消费者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品牌发展原理,从这方面来说,宣威火腿发展,必须转变发展思路,以社会大众的饮食健康、营养健康为目标,以饮食文化的发扬为主旨,来导引产业品牌发展方向。

有了方向,我们须进一步加强产业品牌基础的建设,也就是宣威火腿生产链条的完善、标准问题,这包括场地、猪种、饲料、喂养方式、腌制等方面,从而保证火腿的营养、风味和品质。

方向、基础的确定,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定位:宣威火腿是中华饮食文化中的特色品类,是人类饮食生活中的珍馐,有了她,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空间更大,人们的饮食生活也会更加丰富。

基于此,宣威火腿从业者应该奉献给世界的,是这方水土坚守几百年创造的文化灵魂和饮食生活,而不仅仅是给别人感觉有些生硬的那几块火腿

这也是这个产业保护、创新发展的活水之源。

我们要保护纯正品质所需要的原料基础,我们要保护科学健康的生产方式,我们要保护一些体现人性优点的文化传统,我们更要创新产业品牌的传播方式,创新产品的表现形式,创新产业发展方式,创新组织的科学管理,并尽可能实现一些行业标准,如此,一个行业自律的产业将在饮食文化的大家庭中树立自己的良好形像,宣威火腿也将会与更多的特色饮食结合,成为消费者的喜爱之物。

过去,宣威火腿产业走过了一个销售为王的时代,拼命卖火腿成为这个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式,大家为了卖火腿而卖火腿

于是,产品同质化、价格竞争、甚至产品劣质化成为了这个行业的一大特色,这没有促进品牌发展

这样火腿,其实是本末倒置的。

立足于宣威火腿为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特色品类,立足于对这方水土火腿情怀,我们更应该在推动饮食文化发展中利用火腿来丰富人们的饮食生活,这是宣威火腿产业品牌发展的根本所在。

所以说,宣威火腿产业发展的根本在于品牌品牌的根本在于饮食文化的弘扬,有了这样的根本,这个产业将真正成为一个民族产业,永立于不败之地。

要坚持这样的根本,从政府到企业,都需要理性、心胸和眼界,形成合力,为这个产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共同建设一个健康完整的产业链。

这个产业链完善后,以宣威火腿、肉制品加工为体,以农产品和农业养殖为翼,农业大市宣威将会实现农业的转型和升级,并成为中国知名的特色饮食之乡。

可以肯定,把握了这样的根本,很多人要把“云腿”发展民族品牌的梦想,绝非镜花水月,但需要勇气、执着,把今天的憧憬变成明天的现实。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