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两个技术动作相关力学分析:羽毛球力学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10—000—01   摘 要 运动人体力学在人体结构的研究、测试方法和手段、测试数据处理的速度与准确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本论文是在羽毛球基础技术的力学特点进行归纳与总结分析,分析的技术动作扣杀网前搓球(皆为正手)。

关键词 运动生物力学 羽毛球项目 扣杀 网前搓球   从运动生物力学角度来看,羽毛球运动是通过羽毛球球拍位置的变化(平动和转动)与运动员机体的活动相结合的一项运动

运动员的击球动作使球拍和球碰撞后,击出的球以一定的动量、动量矩过网至对方场地范围。

归纳起来,羽毛球项目中的运动分类可大致包括:运动员的技术运动形成(动作技术)、羽毛球的碰撞运动羽毛球球拍碰撞)、羽毛球在空中的运动

此文献是集中在扣杀网前搓球这两个技术动作羽毛球的碰撞运动产生的效果。

一、扣杀   这种富有威胁性的进攻手段,从技术上看是一个上肢的鞭打动作,其技术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大力扣杀击球速度、高度、角度的解析   大力扣杀是教练员、运动员公认的杀伤力强的重要技术。

杀伤力的大小取决于击球速度、高度和角度。

三者相辅相成,紧密结合好将势必产生大力扣杀的最大效果。

其中击球速度是主要的。

(二)羽毛球扣杀上肢技术关键   羽毛球运动扣杀的目的是使拍头获得最大的打击速度和适宜的拍面位置。

由于运动员扣球动作前基本无助跑和跳起,所以球拍速度的获得是身体和持拍臂的协调配合和最大用力的结果。

影响羽毛球运动扣杀的效果的关键技术主要是手臂的鞭打动作,影响上肢鞭打动作末端环节的关键因素:①躯干向投掷方向扭转的时机;②上臂最大水平外展角;③上臂内旋角速度;④肘关节伸展动作开始时机;⑤出手(击球)时刻肘关节伸展角速度

二、网前搓球   搓球,就是在网前利用球拍与球的切击摩擦,使羽毛球球拍上获得极小的纵向(或称与拍面垂直方向)飞行速度,同时获得较大的翻滚和旋转速度,使球的飞行轨迹和飞行状态发生变异,迫使对方击球失误或延误其击球点高度或击球时间,从而直接得分或取得主动优势的一种击球技术之一。

(一)搓球技术及其分类   搓球按其转动方向和飞行状态,一般可分为两种,即翻滚式和偏轴旋转式。

翻滚式,即球搓出后,球的滚转动方向几乎是垂直于球的对称轴。

这种搓球,主要在对方回击球离网很近贴网而落,而自己上网速度较快,能在离网顶约10厘米处搓击时运用。

但由于这种搓球球翻滚时阻力矩大,球保持翻滚状态飞行的时间较短(一般翻滚不到两三周就恢复正常了)。

使用这种搓球时击球点一定要高,且离网顶近,才能保证球在短暂的翻滚过程中迅速下坠。

击球点低或离网顶远,则球只能在未过网前的上升阶段,飞向网顶过程中翻滚

真正过了网下落时,球的飞行已恢复正常,对对方也无威胁了。

偏轴旋转式搓球,即搓出球的转轴与球轴交角成30°—60°。

这种偏轴旋转式搓球,旋转时球头朝向飘忽不定,转动时的空气阻力矩较翻滚式小,球旋转运动时问也较长,飞行轨迹差距大。

当对方回球网前球离网较远或自己上网较慢、击球点略低时,照样有使用价值。

(二)影响偏轴旋转式搓球的力学因素   1.搓球时球拍切击方向与球轴的夹角   偏轴旋转式搓球,球拍切、方向与球轴的夹角是关键。

夹角过小,则可能出现羽球过网时转轴与对称轴基本重合,此时固然球的转动阻力矩为最小,但由于球头朝向和飞行轨迹比较稳定,对方容易还击,实战价值不大。

但上述夹角如果过大,则会因使球旋转的冲量矩(M•△T,M是使球转动的力矩,△T是作用的时间)远远小于使球翻滚的冲量矩,使球主要以翻滚运动方式过网,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技术效果。

因此,球拍切击方向与球轴夹角角度的控制是控制搓球的首要因素。

2.球飞行瞬时方向或球头朝向与球拍搓击方向的关系   众所周知,球速过快是很难运用搓球技术的。

搓球不仅有球拍切击方向与球轴夹角的控制间题,还有球与球拍撞击速度和反弹力的控制间题。

球速过快,球在拍面上停留时间短,球撞击速度不易控制,球易跳得高,这就失去了网前球的基本特点和作用。

就要解决一个如何适当“减速”以利控制的问题。

这里的所谓“减速”,是指减少球与球拍撞击速度或称缓冲作用。

球拍搓击方向与球飞行瞬时方向夹角大大超过90°并趋近180°时,球与球拍相对运动速度是相加,所以速度必然高,当球拍搓击方向与球飞行瞬时方向夹角只有90°或更小时,球与球拍相对运动速度是相减,搓球易成功。

成功的缓冲是控制搓球的第二个要素。

为了做到这点,当球过网后的横向速度(与球网平行方向)是由左向右飞来时(即通常对方将球从自己右场区击向我右场网前时),球拍也就应由左向右搓去,球较易控制。

虽然这种球多数出现在我们正手区,由左向右搓击手法有点别扭,只要多练,是可以掌握的。

反之,球由右向左飞过来时,球就容易控制了。

搓击动作要注意用手指及时调整拍面角度,效果会更好些。

三、总结   根据羽毛球运动专项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的现状、运动生物力学学科发展趋势以及羽毛球运动发展的实际需求,运用多种运动生物力学的理论力学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羽毛球运动中的多个领域进行分析和研究,例如上肢技术动作分类后的细节力学分析或者场地步法的力学研究。

这会将是运动生物力学羽毛球运动项目中的研究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刘延柱,洪嘉振等.多刚体系统动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2] 李良标,吕秋平等.运动生物力学[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1.   [3] 张术学等.羽毛球扣杀动作的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5(2):25.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