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能力的中国邮政发展战略的思考

[摘 要] 介绍了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分析了中国邮政现在形势下的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威胁,提出了中国邮政今后的发展战略方向。

[关键词] 核心能力 中国邮政 战略      一、引言   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如果企业不具备超出他人的竞争优势,就很难在市场上生存。

许多人都一直在理论界和实践中探寻如何获得并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经过多年的研究,理论界趋向于从企业内部寻找竞争优势的根源,而企业核心能力论就是这种内部能力论的代表观点。

而且,该观点自上世纪90年代提出以来就一直成为理论上和实践上探讨的焦点。

邮政企业在制定和实施发展战略的过程,要在分析企业现状的同时,必须要考虑自己的核心能力是什么,如何培育和发展自己的核心能力已成为邮政企业今后发展的重要问题。

二、企业核心能力理论介绍   自哈默尔和普拉哈拉德(Prahalad and Hamel,1990)在《哈佛管理评论》发表“企业核心能力”以来,核心能力企业能力理论在企业发展企业战略研究方面迅速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指导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显学之一。

关于核心能力的内涵,哈默尔和普拉哈拉德(Prahalad and Hamel,1990)认为核心能力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其后又认为核心能力是能使企业提供附加价值给客户的一组独特的技能和技术(1995)。

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认为核心能力是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能力(Hamel and Heece,1994)。

概括地说,企业核心能力是指提供企业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基础的多方面技术、技能和知识的有机组合。

企业核心能力企业的重要特殊能力,不仅覆盖了企业所有的非物质无形资源,而且具备把与企业相关的变化因素整合到核心技能中去的应变能力

企业长期竞争优势基础的核心能力必须具有如下特征:(1)价值优越性。

核心能力应当有利企业效率的提高,能够使企业在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比竞争对手更优秀。

(2)异质性

一个企业拥有的核心能力应该是该企业独一无二的,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核心能力异质性决定了企业之间的异质性和效率差异。

(3)不可仿制性。

核心能力企业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积累形成,深深地印上了企业特殊组成、特殊经历的烙印,其他企业难以复制。

(4)不可交易性。

核心能力与特定的企业相伴生,虽然可以为人们感受到,但无法像其他生产要素一样通过市场交易进行买卖。

(5)难于替代性。

和其他企业资源相比,核心能力受到替代品的威胁相对较小。

三、培育邮政企业核心能力的原因   1.邮政传统业务服务产品发展空间正在缩小,业务发展难度在增加。

一些工商企业发展不景气,造成社会对邮政业务的有效需求较小。

同时电信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改造、提升了邮政通信网络邮政借助电信新技术开发了新的业务种类,如绿卡、电子汇兑、电子商务等;另一方面,又无情地摧残着邮政传统业务,如信函、明信片等。

2.业务结构不合理。

中国邮政企业业务发展很不平衡,业务结构也是参差不齐。

不合理的业务结构势必会给邮政企业发展带来危机。

邮政储蓄、集邮两大类业务受政策、市场诸因素影响较大,其收入所占比重太大,企业经营风险也太大。

随着中国储蓄银行的成立,邮政储蓄这一支撑业务邮政中逐渐分离,也给中国邮政带了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3.网络运行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业务发展

中国邮政网络层次和网络组织上看,缺乏能够适应不同业务需求的灵活性,弹性较小,调整周期较长,不能满足竞争性业务发展需要。

投递网络的建设相对滞后,某种程度上削弱了邮政总体网络优势,不利于业务的长远发展

4.竞争对手日益增多,业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这主要体现在包裹和特快专递业务方面,因受竞争对手灵活的运营机制、先进的服务手段的影响,业务增长日趋困难。

5.消费者消费理念日趋成熟,给邮政企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市场角度看,随着市场竞争的逐渐增多,邮政业务市场供求关系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买方市场已经形成,特别是邮政超市、邮政物流——配送、直递,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日趋成熟和理性,客观上要求邮政能够提供更快捷、更高质量的服务。

6.组织结构机关化。

邮电分营后,邮政企业组织机构沿袭了邮电合营时期的模式。

这种组织结构类似于政府组织的内部架构,虽然很稳定,但适应性差。

它采取的是高度集权的管理方式,人、财、物三大调配权集中于省级邮政局,各地、市邮政局和各直属单位只是执行命令,不存在现代企业制度所要求的那种产权纽带关系。

这是一种准政府组织

具体来说,存在三个弊端:关系复杂效率低下;条块分割,利益不均;缺乏激励,队伍不稳。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