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病源候论》对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的贡献

作者:黄广平,谢晔莉,姜奕轲。

【关键词】 中医病因

《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病因病机学专著,由隋代巢元方编著。它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对病因病机理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发展,全书共五十卷,分六十七门,一千七百三十九论,内容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等科的各种疾病,对各种疾病病因病机都有论述,为中医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1 病因

病因是导致人体产生疾病的原因,又称“病原”、“致病因素”。它的起源很早,在西周时就已对“天之寒暑阴阳风雨晦明”及“人之喜怒阴阳”等因素的致病性有了一定的认识。春秋时代,秦国名医医和进一步指出“阴阳风雨晦明”是引起疾病的“六气”。《黄帝内经》不仅对六淫邪气、地土方域、时行疫疠等自然因素,情志内伤饮食起居失宜,劳役过度等生活因素的致病特点有了全面的认识,还对外伤、治疗失当、虫兽为害等原因以及病理性因素有所阐述。同时还将病因据其性质分为阴阳两大类。东汉张仲景则在《内经》的基础上,据各种病因致病途径及传变规律将其分为三类:一为内所困,二为外皮肤所中,三为房事、金刃、虫兽所伤(《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而《诸病源候论》作为第一部病因病机学专著,除了对前人理论的继承以外,还有了新的认识和发展。

1.1 《诸病源候论》对前人病因理论的继承。

1.1.1 六淫 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邪,是引起外感病的主要原因。风、寒、暑、湿、燥、火本是正常的自然气候,简称“六气”。人在长期的生命活动过程中,通过自身的调节产生了一定的适应能力,一般情况下,六气不足以使人发病,而当自然界的气候异常,出现太过或不及,或如《诸病源候论》(以下简称《病源》)之《时气病诸候·时气候》所言“时行病者,是春时应暖而反寒,夏时应热而反冷……非其时而有其气”,使机体不能与之适应,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此时六气就成为“六淫”。

六淫在侵袭人体时具有以下致病特点:(1)六淫之邪侵犯人体多从肌表和口鼻而入,由表入里,由浅入深。(2)每个季节有各自不同的主气,因此所感受的邪气也不同。如春多受风,夏易受暑热之侵。但是由于除了暑邪以外,其他各邪都没有绝对的季节性,因此六淫为病就没有绝对的时间界限。(3)六淫致病还与居处环境密切相关,若久居水湿之地,则常有湿邪致病;若常处高温之地,则常有热邪或燥邪致病。(4)六淫致病并不仅是单独为病,多数时候,它们相兼为病,共同侵犯人体,如《病源》之《风病诸候上·风湿痹候》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5)六淫致病后,在一定条件下,其证候可以发生转化,这种转化,多与体质和邪郁有关。六淫侵犯人体后,若不立即发病,而是郁而后发,则会发生转化,即如同书《伤寒诸候上·伤寒候》说:“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而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为杀厉之气也。即病者,为伤寒;不即病者,其寒毒藏于肌骨中,至春变为温病。”。

对于六淫而言,除了以上共同的致病特点以外,均有其独特的致病特点。现将《诸病源候论》中所描述的各邪气致病的特点和性质分述如下。

1.1.1.1 风邪 风为春时之气,故其引起的疾病以春季居多,但四时皆有。对风邪而言,它最突出的特点是“风为百病之长”,是指风邪六淫中最为常见,最易侵犯人体的邪气,其余各邪多依附于风邪侵犯人体致病。在“风病诸候”中专门论述的风病候就有六十个之多,除此之外,在该书中风邪致病还贯穿于外、妇、儿各科之中。另外风邪具有“轻扬开泄”、“善行而数变”及“主动”等特点。

1.1.1.2 寒邪 寒为冬季之气,故寒邪为病多见于冬季。《病源》之《伤寒诸候上·伤寒候》云:“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夫触冒之者,乃为伤耳。”若寒邪伤于肌表,郁遏卫阳,称为“伤寒”。若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称为“中寒”。寒为阴邪,易伤及人体阳气,使其温煦气化作用减弱,出现一系列寒象。同时,经脉气血失去阳气的温煦推动作用而凝滞不通引发疼痛,症见“头痛恶寒”,“腰背强重”,“胸中满闷”等。

1.1.1.3 暑邪 暑邪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于夏至以后、立秋之前。由于盛夏为火热之邪所化,故其性炎热,本书《热病诸候·热病候》谓之:“暑病者,热重于温也。”暑邪使机体腠理开泄而多汗,致使津液耗伤,同时气随津泄而耗气。另外,夏季除了炎热之外,还多雨潮湿,因此暑邪多与湿邪相兼为病。

1.1.1.4 湿邪 《病源》之《风病诸候上·风湿候》云:“湿者,水湿之蒸气也。”夏秋之交阴雨连绵,潮湿充斥,是一年中湿气最盛之时,因此湿邪为病多发于此时。同时久居潮湿之地也易患此病。湿邪侵犯人体,易留滞脏腑经络之中,阻遏气机的正常运行,而出现重浊、粘滞的特性。湿邪易于与风邪相合而为病,如“风病诸候”的“风湿痹身体手足不随候”、“风湿痹候”及“风湿候”。

1.1.1.5 燥邪 燥邪为秋季之气,与湿邪相反,易伤津液,表现出一系列干燥之象。同时,由于肺喜润而恶燥,而燥邪作为外邪又多由口鼻侵犯人体,因此燥易伤肺。

1.1.1.6 火邪 为夏季主气,但并不像暑邪那样有明显的季节性,且比暑邪热性更强,因此除了伤津耗气的特性以外,还会生风动血,扰乱心神。

1.1.2 七情 七情是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变化。这些本是人在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后,所引起的正常的心理状态,一般不会使人致病。但当外来刺激突然、强烈或持久不除,超过生理活动的范围,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病源》之《气病诸候·九气候》云:“九气者,谓怒、喜、悲、恐、寒、热、忧、劳、思。因此九事,而伤动于气。”。

1.1.3 饮食劳逸不当 饮食失宜是指饮食有背常规,引发或诱发疾病。其中主要包括饥饱失常,饮酒无度,饮食不洁。这些都会不同程度的损伤脾胃,使升降失司,而引起一系列胃肠症状。另外还有饮食偏嗜,过分的偏爱或拒食某些食物,都会使体内某些营养成分过剩或不足导致阴阳失调而发病。《病源》之《宿食不消病诸候·食伤饱候》云:“夫食过于饱,则脾不能磨消,令气急烦闷,睡卧不安。”而同书《血病诸候·吐血候》云:“夫吐血者,皆由大虚损及饮酒劳损所致也。”。

劳逸失当是指过度劳累和过度安逸。对人体而言,劳逸结合有度,是维持健康的条件。过劳或过逸均会导致脏腑气血的失调而引发疾病

1.1.4 其他 除了上述病因理论以外,《诸病源候论》还继承了诸如外伤、先天因素、病理产物等与发病有关的理论。外伤多为跌仆损伤及虫兽所伤,先天因素主要论及其母在孕期调养失当,伤及胎儿致出生后发病。如本书《妇人杂病诸候·癫狂候》云:“又,在胎之时,其母卒大惊动,精气并居,亦令子发癫。”病理产物主要有痰饮、瘀血、结石,都是人们在感受其他邪气后,影响了脏腑的功能,使气血津液代谢失常所致。

1.2 《诸病源候论》对病因理论的发展。

1.2.1 疠气 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在隋之前,关于流行性传染病就有论述,大部分都归于温病、伤寒之中,而《病源》之《伤寒诸候下·伤寒令不相染易候》则明确指出,伤寒之病,触冒寒毒之气,并无传染性,只有“感其乖戾之气”才会发生传染。乖戾之气致病,不仅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易于流行,且表现的症状极其相似。

另外,本书《疟病诸候·山瘴疟候》还提到了瘴气,云:“其状,发寒热,休作有时,皆由山溪源岭瘴湿毒气故也。其病重于伤暑之疟。”瘴气是山林间蕴蒸的一种疫疠之气,多见于岭南一带。由于岭南地区天气温和,时虽入冬,草木并不枯黄凋落,虫类也不伏藏,各种毒气易于因暖而发生,多生瘴气病,这是一种地方性很强的疠气病。

1.2.2 寄生虫 寄生虫是对动物类寄生物的统称。有关虫病的记载,除蛔虫在《内经》、《伤寒论》中已有论述以外,其余均论及不多,直到《诸病源候论》的《九虫病诸候·九虫候》归纳为 “九虫”:伏虫、蚘虫、白虫、肉虫、肺虫、胃虫、弱虫、赤虫、蛲虫,其中赤虫“状如生肉”的描述很类似于现代医学的姜片虫,蛲虫的形态与引起症状的描述,与现代所说的蛲虫部分相同,特别是对寸白虫的形态和发病原因,作了确切的叙述:“长一寸”能“相生,子孙转大,长至四五尺”,并且认为与吃不太熟的牛肉及生鱼有关,这与现代医学对绦虫的认识完全相符。同时伏虫的症状与现代医学的绦虫相类似[1]。

1.2.3 毒邪 在《诸病源候论》中关于毒邪的记载多而广,共计二十多种毒邪:蜂毒、寒毒、热毒、疫毒、湿毒、水毒、痰毒、毒气、阴阳毒、瘟毒、鬼毒、恶毒、蛊毒、酒毒、食毒、药毒、虫毒、漆毒等。用毒邪命名四十多个病名,为后世毒气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2]。

3 次访问